袁绍是《三国演义》 中着墨不多但形象却十分鲜明的一个人物。他是汉末士族地主和豪强军阀的代表,是群雄角逐中失败者的典型。
东汉末年,封建皇朝内外交困,濒临危亡,阉宦专权于宫内,军阀割据于四方,互相兼并,展开角逐,袁绍代表封建权贵和士族豪强活跃在这一纷乱的历史舞台上,暴露出极端腐朽的本质,任人唯亲和浓厚的门第等级观念,就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他出身高贵,是所谓“四世之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与这相联系,他在识人用人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保守性、落后性。本来,人才是群雄纷争中成败得失的重要关键,可他却没有认识到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仍以亲疏远近、门第高低的陈腐标准来待人、用人。当他刚刚当上十七镇诸侯盟主,屡屡被董卓部将华雄打败,关公要求出战时,袁术大喝:“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他还说:“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横加阻拦。对身为平原令的刘备则说: “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处处以门第等级取人,和曹操“得功者赏,何计贵贱”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态度适成鲜明对照,表现出他士族地主迂腐的阶级偏见。另一方面,他却任人唯亲,纠合袁氏集团。当上诸侯盟主后,就命其弟袁术总督粮草。在磐河战公孙,继而取得北方四州地盘后,又分别任自己的长子袁潭为青州刺史,二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形成了一个纯属血缘关系的政治网络。他自以为这样的安排,坚如磐石,万无一失,不料在与曹操的角逐中,很快就土崩瓦解,彻底失败,充分显露了以亲属关系为支柱的士族统治集团的脆弱性。
袁绍作为士族大官僚和割据群雄之一,有着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的本能及野心。他本为十七镇诸侯之一的渤海太守,是所谓“孤客穷军”。当上诸侯盟主之日,也就是他野心开始膨胀之时。知道孙坚匿藏玉玺就想当面获取,没有成功后,又命荆州刺史刘表截夺,暴露了他觊觎皇位的用心。诸侯联盟散伙后,他巧取冀州,吞并青、幽、并三州,占领了北方大块地盘,还企图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他的野心是大的,但目光却十分短浅,心胸也非常狭小。董卓在诸侯联军的沉重打击下,被迫从洛阳迁都长安,狼狈西逃,曹操建议“乘势追袭”,袁绍作为盟主却按兵不动,说什么“诸兵疲困,进恐无益”,因此贻误战机。后来与曹操相争,当曹操东征徐州的刘备,后方许昌空虚时,他的谋臣田丰认为这是一个大好的战略时机,主张立即偷袭许昌,他自己也说:“吾亦知此最好”,可是他是如何对待这个绝好的建议的呢?只见他“形容憔悴,衣冠不整”,还自叹:“我将死矣!”原来他最称意的小儿子患了疥疮,使他心中恍惚,忧愁不堪,以致说出:“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的话,并决意不肯发兵。为儿子生疮的芥豆之微而失千载难逢的战斗良机,使得“大事去矣”,这突出的表明了袁绍的鼠目寸光和狭窄胸襟。曹操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曾评袁绍说:“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可谓一针见血。袁绍目光的短浅,心胸的狭小,是导致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猜忌多疑,好谋无断,是袁绍另一重要的性格特征。他遇事往往犹疑不决,决而不当,疑其所不该疑,信其所不当信,正如曹操所评:“事多怀疑不决”,郭嘉也说:“绍性迟而多疑。” 他处理起兵助刘备、攻曹操这一大事时,手下田丰等四个谋士各执一辞,争论不休,他就“踌躇不决”。后来决定攻曹,可是又从八月守至十月,“心怀疑惑,不思进兵”。官渡决战,截获使者,搜得其所带曹操给荀彧的催粮书信,明明是真的,他却怀疑是曹操的诱敌之计,看到审配告发许攸的信函,明明是进谗,他却深信不疑;被拘禁在军中的谋士沮授提醒“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显然是正确的主张,他却疑为“妄言惑众”;郭图说张郃、高览“素有降曹之意”,“故意不肯用力”,显然是谗言,可是他却信以为真。在这一系列的真假是非之间,袁绍不对事情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听取多方面不同的意见,经过研究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是仅凭主观臆想,随意猜疑,因而造成一次次的信假为真,疑真为假,判断接连失误,显得极其愚蠢。毛宗岗曾对袁绍的善疑和曹操的善疑作过比较:“袁绍善疑,曹操亦善疑。然曹操之疑,荀彧决之而不疑,所以胜也,袁绍之疑,沮授决之而愈疑,所以败也。”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袁绍当断不断,疑忌成性的性格弱点。
在汉末群雄中,有许多是求贤若渴,从谏如流的,如刘备、曹操、孙权等都是如此。而袁绍则正相反,常常是拒谏信谗,固执己见。他虽然也是谋士如云,可是非混淆,一意孤行,不能很好用之,结果忠言逆耳,听谗惑乱,一再作出错误决策,造成失败,这一点在官渡之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官渡之战前夕,田丰在狱中就上书谏阻妄兴大兵,可是他信了逢纪谗言,不听劝告,起军七十万,枉自出征,种下了后来大败的根苗。开战之前,沮授在分析了双方力量对比后提出“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的正确战略思想,袁绍不但拒不采纳,反而把沮授锁禁军中,然后主动出击,导致整个战略决策的原则性错误。战争进行中,先是审配提醒袁绍:“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袁绍却不予重视,只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去把守。后来沮授又连夜求见袁绍,再次提出“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他又没有接受,反倒把沮授怒叱一场,构成后来乌巢军粮被劫烧,双方力量的对比开始发生变化。乌巢有失后,张郃提出速往救之,郭图建议先击曹操之寨,袁绍听信郭图的错误判断,结果大败;后又为郭图的谗言所惑,逼得张郃投降了曹操。袁绍就是如此屡拒忠谏,屡听谗言,固执己见,一误再误,致使他的七十万大军被曹操的七万人马击垮,造成了强兵败于弱军的结局,最后连他自己也一命呜呼。
《三国演义》善于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来刻划人物形象。毛宗岗说:“文有正衬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是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三国演义》在塑造袁绍这一群雄角逐中失败者的典型形象时,主要采用反衬的手法,始终把他放在和曹操的对比衬托中去进行描写。曹操的谋士郭嘉曾对袁绍和曹操作了全面的比较,发表过著名的十败十胜之论,他对曹操说:“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侵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可以说,书中对袁绍的刻画就是围绕着这十败十胜之论,在与曹操的反衬中展开的。曹操的举贤任能,唯才是举;雄才大略,气度恢弘;多谋善断,果敢斩绝;礼贤下士,善于用人,更加衬托出袁绍的任人唯亲,观念陈腐;目光如豆,胸襟褊狭;好谋无断,猜疑成性;拒谏信谗,固执己见。尽管袁绍只在全书的32回以前出场,涉及他的篇幅也并不多,但仍然写得十分鲜明。人们从这个失败的反面形象中,能够吸取深刻的教训,得到有益的启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们知道吕蒙白衣渡江夺荆州杀关羽,之后为何突然暴毙?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详情
曹魏大臣桓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古装详情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大明王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详情
江表虎臣,百骑劫魏营的甘宁,为何能被蛮将沙摩柯一箭射杀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慈禧把持朝政47年那么久,原因到底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详情
你真的了解霸王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详情
关羽被动应战,于禁也没瞎指挥,是谁害死了庞德?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26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甚至连朱棣都选详情
对长坂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杜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752年的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备起事之初,详情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均田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邑之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朝与匈奴详情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房产限购令。 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认为家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魏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夷陵之战后,蜀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备兵败后并不详情
荆轲刺秦王后,蒙氏一族为何会差点被灭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爽权倾朝野不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龙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龙且和韩信都曾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说到隋朝的太子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长城被称为中国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备是三国时期详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以少胜多的战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详情
利萨海战简介:利萨海战过程是怎样的?利萨海战的结果如何?利萨海战的意义是什么详情
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第乌海战背景是什么?第乌海战过程是怎样的?第乌海战的意义详情
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阿克提姆海战经过是怎样的?阿克提姆海战有什么影响?下详情
勒班托海战简介:勒班托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勒班托海战有什么重要意义?下面趣历详情
希波萨拉米斯海战简介:萨拉米斯海战谁赢了?萨拉米斯海战有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详情
英法特拉法尔加海战简介:特拉法尔加海战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特拉法尔加海战?详情
对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垓下详情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官渡之详情
对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汉末三国详情
对河西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河西之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其实诸葛亮的详情
耶律阿保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中国历详情
对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都说古代做详情
对慈禧身边的侍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刘太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太公其详情
你真的了解吕布和貂蝉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吕布和貂详情
你真的了解关羽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关羽可能是三国里唯详情
对安德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安德海曾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说到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交税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国详情
马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很实用的交通工具和战略物资,而且古人对马的喜爱尤为特别,更详情
还不知道:胡椒的起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选择太子一事上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嫡长子就是皇帝的继详情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用自己以前的爵位作为新兴王朝的国号,比如隋失详情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八仙过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详情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不高,大多数女性是没有工作的,她们的任务就是相详情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金榜题名时”,古代的知识分子将科举视为自己唯一的详情
我们经常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一种特殊的兵器,只要有这个武器就能先斩后奏,甚至详情
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月英,并对她忠贞不二!详情
看《三国演义》时,关于关羽斩颜良这一段的描述:“只见关羽倒提青龙偃月刀冲下山详情
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刚伐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很多人大概详情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详情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详情
【原文】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详情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详情
【原文】 (序) 初,张衡作《定情赋》 ,蔡邕作《静情赋》 ,检逸辞详情
【原文】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详情
【原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 详情
【原文】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详情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