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想一统天下,却在止步于关中的原因是什么

  气吞万里如虎,意欲一统天下的刘裕,为何最后却在关中止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416年初,后秦文桓帝姚兴病逝,随即后秦便陷入了诸子争立的局面之中,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姚泓登基即位,是为后秦末帝。因姚泓能力平庸,后秦诸多大臣对其不满,后秦政局动荡。

image.png

  见后秦陷入乱局之际,刘裕与心腹刘穆之商议之后,制定了攻灭后秦,而后以关中为根据地,然后再出兵逐一灭亡胡夏、北魏、北燕等国,最后统一天下的“三步走”战略。

  于是,同年八月,刘裕拜刘穆之为尚书左仆射,代替自己总揽朝政,并且负责北伐大军的粮草、辎重、兵员等后勤工作,随即前往北伐大本营——彭城,整顿兵马,准备趁势攻灭后秦。

  同年九月,刘裕完成了作战前的一切准备,命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分别率本部兵马作为先锋进攻后秦。因为后秦末帝姚泓在国内不得人心,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镇恶便率军收复了西晋故都洛阳城,檀道济也进逼潼关。

  次年正月,因北魏介入,派出了十万重兵时常威胁王镇恶、檀道济两路大军侧后,晋军粮道被阻,使得先锋大军无法全力进攻后秦。于是,刘裕命其子刘义隆坐镇彭城,自己亲率晋军主力北上迎击北魏大军。经过了一番大战后,刘裕于四月中旬进抵洛阳,七月中旬彻底击溃魏军,抵达潼关近郊。

  此时,檀道济、王镇恶率领的先锋大军在关中百姓的帮助下,已经攻入关中,包围了长安城,后秦末帝姚泓开城投降,随后被压往建康斩首示众,刘裕灭后秦之战落下帷幕。

  公元417年冬,刘裕率晋军主力抵达长安,长安百姓喜极而泣,盼望了多年的王师,终于又回到了关中。可是,关中百姓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支王师并不会在关中逗留太久。

image.png

  看到这,或许就会有同学发出疑问:“前面不是说刘裕会以关中为北伐基地,进一步北伐,完成统一吗?”

  的确,刘裕最初的计划是这样的,就在刘裕进入长安接掌关中政务之时,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计划却永远也赶不上变化……

  同年年底,一个噩耗从建康传来——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突染重病,不治身亡。

  刘裕与刘穆之的关系,就好像是刘邦萧何刘备诸葛亮曹操荀彧,是刘裕集团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刘穆之的死,对于刘裕来说宛如晴天霹雳——虽然刘穆之在死前命徐羡之暂代自己坐镇建康,但是徐羡之毕竟资历尚浅,无法控制局面,刘裕的老巢建康将陷入无得力人手镇守的窘境,而刘裕又不愿放弃北伐,错失一统天下的良机。

  于是,刘裕召集随军出征的文武大臣,将刘穆之病逝的消息与自己矛盾心理告诉了他们。此时,大多数的文武大臣皆认为此时暂代刘穆之留守建康的徐羡之威望不足,恐怕难以控制局势,遂建议刘裕南撤巩固后方。

  无奈之下,刘裕只能留下了幼子刘义真以及出身关中士族的王修、王镇恶以及在灭后秦之战中居功至伟的沈田子坐镇关中,自己则南归巩固后方。

  就在此时,野心勃勃的胡夏国赫连勃勃趁机攻打关中,一举攻陷潼关,切断了关中晋军与刘裕大军的联系,刘裕本想凭借着王修、王镇恶、沈田子三人,再加上关中的北府精锐,解决胡夏问题应该不大。

  可是,刘裕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关中却发生了内乱——沈田子设计杀害王镇恶,王修随即擅杀沈田子,刘义真又听信谗言诛杀王修,关中一片混乱。得知消息后,刘裕急调大将朱龄石率军北上策应刘义真,命刘义真迅速南撤。

  哪知刘义真贪图金银财宝,撤退速度极慢,被胡夏大军追上,无奈之下,朱龄石只能主动攻打胡夏大军,最后,朱龄石战死,刘义真仅以身免。

  虽然长安失守,潼关以西皆落入胡夏手中,但是刘裕仍旧控制着潼关以东的部分关中地区以及整个河南地区,同时手中的主力并未有太大的损失,可为何刘裕后来没有趁机发动北伐了呢?

image.png

  关于这个问题,胡夏国主赫连勃勃的谋臣王买德认为此时的刘裕想要凭借着攻灭后秦的巨大军功,急于篡晋自立,这一说法也被部分史学家援引。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好像确实是这样,但是只要一推敲,这样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在关中失守后,因为刘裕后方不稳,加上他早已为经略关中准备好的人选(如王修、王镇恶这一批出身关中士族的文臣武将)悉数在此战中死伤殆尽,一时之间就算是刘裕收复了关中,也面临着无能臣经略关中的局面。如果自己北上,亲自经略关中,那么又有一个问题——谁来坐镇建康?

  更何况,如果刘裕急于篡晋自立,又为何不在王镇恶等人灭掉了后秦之时,直接携灭国之功南归建康,逼迫晋安帝禅位呢?又为何不在此前统一南方之后便篡晋自立呢?

  还要多此一举,先在关中摆出了一副继续北伐的样子,然后遭遇了大败,声望受挫再回去篡位?

  要知道,就算是没有攻灭后秦之前的刘裕也已经立下了攻灭桓楚、先后平定孙恩卢循、司马休之的叛乱,数次挽救晋室于水火之中,而后又灭掉了谯蜀、南燕,声望极高。无论是比起此前篡位的曹丕司马炎,还是比起此后的宇文泰高欢萧道成等人,作为他们的“同行”,刘裕的功绩早就甩开了他们十条街。

image.png

  不仅如此,刘裕在铲除了一些蠢蠢欲动之人,巩固了后方,并且亲自主持了刘穆之葬礼后,又再度北上彭城,处理北伐事宜。按照王买德的说法,总不可能这个时候的刘裕又突然不急着篡位了吧?

  有人或许会问,可刘裕不是在攻灭后秦两年之后便篡晋自立了吗?

  请别忘记这个时候刘裕已经五十多岁,快要到耳顺之年了,而他最大的儿子刘义符尚未到束发之年。如果刘义符能够如同曹丕、司马炎一般,有着一批效忠自己的班底,刘裕或许也会做一辈子东晋的“顺臣”。可是,很可惜,刘义符没有(如果有的话,也不至于后面被徐羡之、谢晦等人轻易罢黜了),如此一来,刘裕只能趁自己在世之时,篡晋自立,完成权力交接。

  而且,在刘裕建立刘宋政权后,他并没有放弃北伐,反而一直都在关注着北方的局势,甚至于公元422年三月、四月两度准备御驾亲征,皆因染病作罢,最后因病情恶化,刘裕于同年五月二十一日病逝,享年六十岁。

  随着刘裕的去世,一个属于刘裕的时代走向终结,另一个属于一代雄主拓跋焘的时代来临了。在这个属于拓跋焘的时代,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