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中期,能力压秦楚的齐国,为何下场会那么惨?

  说到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前343年,不可一世魏国为了重新树立自己作为天下霸主的形象,趁刚刚经历了申不害变法的韩国国力衰弱之际,对其发动了战争,一度包围韩国国都。韩昭侯一边组织韩军坚持抵抗,一边遣使向齐国求援。

  面对战斗力极强的魏武卒齐威王君臣再度故伎重施,调集齐军主力直扑魏国本土,迫使庞涓与魏太子申撤军,结果在马陵遇伏,魏国主力全军覆没,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

  经此一役,魏国赖以维持霸业的军事力量被摧毁殆尽,从此跌落霸主神坛,齐国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天下霸主。

  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祖孙三代的率领下,国力日益鼎盛,先后在桑丘之战、函谷关之战中重创秦国,迫使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父子割地称臣;在垂沙之战中,一举歼灭楚军主力,迫使楚怀王割地称臣;在子之之乱中,几乎攻占燕国全境;而后又多次击败三晋,使得天下各国不敢东向。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强国,为何会在战国末期偏安一隅,最后无声无息地走向了灭亡?

image.png

  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齐闵王在将齐国推上巅峰的同时,也在齐相苏秦的教唆之下,惹恼了天下各国,齐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可是,此时的齐闵王竟毫无察觉,认为各国不敢也不可能联手进攻齐国,还肆无忌惮地吞并了列国眼中的肥肉——宋国

  宋国占据淮泗之地,土地肥沃,商业发达,因为各国皆不愿看到对手吞掉这块肥肉,所以宋国得以在战火纷飞、列国争雄的年代里苟延残喘,可是齐闵王这一次却直接出兵灭亡了宋国,一举吞并淮泗之地,引起了各国的不满。

  不久,因当年子之之乱与齐国结仇的燕昭王登高一呼,而后秦昭襄王、赵惠文王推波助澜,秦、燕、赵、魏、韩五国结成攻齐联盟,而楚国虽然没有加入联盟,却也在齐楚边境集结了军队,随时准备杀进齐国去打秋风。

  公元前284年,济西之战爆发,齐军主力全军覆没,齐闵王逃亡到了莒城,却被楚将淖齿所杀,齐国几近亡国。

  所幸有田单、貂勃等人力挽狂澜,以反间计挫败燕军,齐闵王之子田辟疆于公元前279年才得以回到国都临淄,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可是,经此一事,齐国国力大损,已然不复当年的强盛,而且,经过这一次被列国围攻,齐国上下在处理对外关系上,陷入了迷茫之中。

  在田单、貂勃等人的主持下,齐国在短时间内收复了全部失地,并且初步完成了战后的重建工作,田单因功被拜为齐相,受封安平君。

image.png

  田单是战国后期一位具有天下视野的战略家、军事家,如果齐国能够一直按照他设定的路线走下去,不说能够重新问鼎霸主之位,至少也能够在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

  可是,问题就出在了齐襄王身上,因为田单立有复国之功,将其称之为“再造齐国第一人”也毫不为过,已然威胁到了齐襄王的王位。而且此时还有奸臣在一旁挑拨齐襄王与田单的关系,期间虽有貂勃居中调和,但是经过了灭国之祸的齐襄王已经再难以完全信任任何人,一来二去之后,齐襄王疏远了田单与貂勃等能臣。

  田单心灰意冷之下,接受了赵惠文王的邀约,去了赵国。至此,齐国不仅失去了最后一位具有天下视野的战略家,而且也失去了最后的复兴机会,再也没能从迷茫中走出来。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病逝,年仅十六岁的太子建登基即位,是为齐国末代君王齐王建。因其年幼,其母君王后临朝听政。

  此时,列国逐鹿中原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天下战火纷飞,君王后面临着在这乱世之中,带领齐国何去何从的选择。

  在时人眼中,摆在齐国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如同此前齐闵王一般,与秦国连横,不断蚕食各国,要么与三晋、燕、楚五国合纵,抵抗强秦。可是,君王后却走出了第三条路——坚决不介入列国纷争,与各国修复关系,讲求诚信,签订条约,互不侵犯。

image.png

  君王后如此做法,虽然给齐国带来了四十余年的和平时光,但是却如了秦国的心意,使其能够从容对付其余五国,更何况在大争之世中,如此长的和平时光,又与慢性毒药何异?

  可是,齐王建亲政后,选择继续推行君王后执政期间制定的国策,结果就是坐视五国覆灭,最后在秦军的兵锋之下,齐国只能不战而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