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宗当了26年太子,为何登基半年就让位?

  唐德宗在上位之初栽了一个大跟头后,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韬光养晦,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宦官的权力,更挖空心思的横征暴敛。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面对唐德宗的所作所为,朝野难免会出现各种反对力量,而太子李诵就是这些力量的代表人物。

image.png

  当太子流露出类似的倾向后,他的智囊就提醒道:“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你是太子,如果你公开反对你老爸的政策,你这是想干什么呢?更主要的是,如果反对现在政策的人,都表示支持你,你就更危险了。因为面对此情此景,你老爸肯定会害怕提前退休。”

  虽然这个智囊所说的话非常含蓄,但是太子一想也就是这个道理,于是就为自己轻率的想法感到非常后悔,更把这个智囊当成心腹来看待。

  太子尝与侍读论政道,因言宫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见上,当极言之。”诸生称赞其美,叔文独无言。罢坐,太子谓叔文曰:“向论宫市,君独无言何也”?叔文曰:“皇太子之事上也,视膳问安之外,不合辄预外事。陛下在位岁久,如小人离间,谓殿下收取人情,则安能自解?”太子谢之曰:“苟无先生,安得闻此言?”由是重之,宫中之事,倚之裁决。

  在这种背景下,太子虽然选择了韬光养晦。但是谁也知道,他就是等着老爸一死,然后开始大干特干。

  所以,太子身边很快聚集起一个激进的政治集团,他们都跃跃欲试,就等着老皇帝一死,然后开始对帝国进行全面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太子、太子身边的亲信比较幸运,因为唐德宗不久后就死了。

  如果唐德宗如唐玄宗一样长寿,他们这一群人估计都要被杀头了,就是太子恐怕也难逃一死。

  就他们这种表现,往温和了说,肯定都是希望唐德宗赶紧退休;往激进了说,肯定都是盼着唐德宗赶紧死。

  唐德宗寿命不长,所以他们的愿望,用极度温和的方式实现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太子和他身边的人也实在是不幸。

  唐德宗终于被太子熬倒了,但是太子本人的身体也快不行了。事实上,老皇帝还没有死,太子就因为中风,连话都不会说了。

  这一下问题就来了,话都不会说的太子应该继位吗?

  基于大道理,自然应该让太子继位。但是基于现实道理,太子都成这副德性了,还继啥位呢?太子的弟弟英明神武,直接让他继位不就得了吗?或者说,皇太孙早已成年,而且英明神武,直接让他继位不就得了吗?为什么非要让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太子继位呢?

image.png

  太子成为唐顺宗后,类似的争论也一直存在:皇帝连话也不会说了,他还应该继续当皇帝吗?

  皇帝的嫡系成员自然认为,皇帝再怎么样,他也是皇帝,只要皇帝一息尚存,我们就应该忠于他。

  问题是,反对派显然认为,皇帝都成这样了,还怎么主持帝国工作?关键是,你们这么拥戴这样一个皇帝,是不是就为了方便你们假传圣旨啊?

  唐顺宗多少有些高估皇权的力量,唐顺宗身边的东宫集团,也多少有些高估皇权的力量。皇权的维持,永远需要强大的力量支持,而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都是一些缺乏资历背景的人。

  唐顺宗的东宫集团领衔人物,一个是王叔文,一个是王伾,这就是传说中的二王。他们之所以进入权力中枢,一个是因为字写得不错,一个是因为棋下得好,所以有幸陪太子学习。

  初,翰林待诏王善书,山阴王叔文善棋,俱出入东宫,娱侍太子。

  唐顺宗东宫集团八个核心成员,后来都被唐宪宗贬为偏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司马。

  他们都是一心上进的中下层官员,只因为跟太子走得近,所以唐德宗一死,就迅速的进入了权力核心。

  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淳、吕温、李景俭、韩哗、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死友。

  没有背景和资历,那他们的改革怎么样呢?

  第一威胁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因为唐德宗执政的弊端,重用宦官通常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威胁了那些资深的高级官员权力,因为任由唐顺宗这样发展下去,东宫集团的核心成员就会取代他们地位。

  第三威胁地方藩镇的利益,因为唐德宗执政的弊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藩镇太过妥协。

  既然如此,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那必然是有些凶多吉少了。

  宦官集团掌握着禁军和决策权力,资深的高级官员控制着帝国中央政府,而藩镇大佬控制着地方的军事权力。

  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到底有多少筹码?他们最主要的筹码,大约就是自己的领衔人物是皇帝,而且所有的改革,有可能获得底层社会的支持。

  问题是,皇帝的称号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对于经常看我文章的人,肯定不会高估的。

  底层力量呢?在一个交通媒介落后的小农社会中,他们通常就是一盘散砂,而且皇帝也不可能发动底层力量支持自己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失败只是分分钟钟的事。

  唐顺宗的疾病,对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来说,是不幸的事,因为这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他们的幸运,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反对派让唐顺宗下台时,相对就比较容易,于是这场政变变得相对温和。否则,他们可能会失败得更难看。

  看到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这样无法无天,利益受到威胁的人自然开始编造各种段子,丑化他们。

  因为类似的原因,当时有一种流传非常广泛的说法,那就是唐顺宗为代表的东宫集团,卖官卖疯了。

  换而言之,他们之所以大肆清理异己,就是为了卖官;换而言之,他们这样胡折腾,哪是为了帝国的根本利益啊,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敛财。

  其党或言曰,“某可为某官,”不过一二日,辄已得之。于是叔文及其党十余家之门,昼夜车马如市。客候见叔文、者,至宿其坊中饼肆、酒垆下,一人得千钱,乃容之。

  于是,一个普遍史书都记录的经典段子是这样说的,太子的主要智囊王伾,在家里放着一个大柜子,卖官的钱全放在这里,到了黑夜,夫妻两个人就睡在这个大柜子上。

  尤茸,专以纳贿为事,作大匮贮金帛,夫妇寝其上。

  这一切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真的,这就非常危险了。

  唐顺宗被迫禅让后,他一系的八个骨干成员,都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副市级官员(司马)了。

  这八个骨干成员,有两个后世非常著名,一个是刘禹锡,一个是柳宗元。这两个人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们的文章都入选了我们的中学课本。

  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司马。

  所谓的二王,就是唐顺宗最核心的两个王姓骨干,他们没有那么幸运,王伾被贬后很快病死;王叔文被贬后赐死。

  二王八司马(唐德宗时代的太子党),在太子成为皇帝后,折腾了一百多天,就被清出了政治舞台。

  从此就进入了唐宪宗时代,我把这段时期的改革,称之为大唐版本的“百日维新”。

  唐宪宗上位后,因为唐德宗留下了不错的家底,所以难免会想着做一番大事业。

  而且,因为唐德宗后来的20年时间里,对藩镇比较宽容,所以藩镇多少有点认不清自己,于是宪宗刚上位,就有三个不知死活的小藩镇,跳出来对抗中央政府。于是,让唐宪宗占了先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