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和陈平原本都是项羽手下的 两人为何到了刘邦那才得到重用
2021-03-10 14:22:45 王温舒 来莺儿 樊崇 杨喜 何休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陈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终于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在楚汉战争中,他再展雄风,击败项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其实,刘邦的成功与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

image.png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image.png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刘邦在用人方面确实有他独到的地方,连韩信这样带兵多多益善之人也为之所“禽”。的确,在谋略方面,他比不上张良、陈平;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韩信、彭越;在治理国家上,他不及萧何。然而,刘邦能够“将将”,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之道。

  刘秀的用人之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image.png

  第一:不拘一格用人才。

  刘邦知人善用,而且极为大胆和创新,他的人才团队里,各行各业的各类型人才都有,比如说贵族出身的张良,游士出身的陈平,当屠夫的樊哙,做车夫的娄敬,为强盗彭越……他们看起来行行色色,凑在一起像个杂牌军,但他们各有所长,各有特色,能相互弥补,发挥各自最大的能量,最终汇集成天了刘邦夺取天下的力量。

image.png

  第二,以诚相待换真心。

  一方面,刘邦对下属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将心比心,以诚交友。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对刘邦提问题时,刘邦不会遮遮掩掩,而是如实相告,不说假话。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尊重和信任对方,也得到了对方的信任和尊重,于是更加死心塌地尽心尽力地帮他卖命效劳。

  另一方面刘邦是个眼光独到的人,善于察颜观色,他能及时掌握和了解下属的基本情况 ,比如说下属有什么性格,是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等等。然后,他再根据各个人的特点,而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是证明刘邦知人善任的最好体现。

image.png

  第三,用人不疑获回报。

  一方面,刘邦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疑神疑鬼,背后堤防,而是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然而刘邦还是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为了让陈平能够成功的实施反间计,刘邦拨款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并且不问出入,可以想见刘邦对陈平的信任。这也使得他逢凶化吉,大难不死。

image.png

  另一方面,刘邦还比较大肚,他能做到不计前嫌之举。要知道,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比如说韩信和陈平等人就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人,后来历为得不到重用而投奔刘邦。刘邦不计较他们的过往,对他们重用有加,使他们安心留下来,更好的为他效命。

image.png

  第四,奖罚分明得人心。

  刘邦纪律严明,能做到奖惩分明,一视同仁。有贡献的人刘邦按规定给予奖励和奖赏,功劳大贡献大,奖励多少也是有区别的,这样更能增加部将的积极性。同时,对有过错的,也根据过错的多少和大少,进行相等的处罚,真正做到了赏罚分明。论功行赏,也成了刘邦吸引人才相投的一个重要原因。

image.png

  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终于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在楚汉战争中,他再展雄风,击败项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此后,他完善了政治体制,削夺了异姓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的这一切成就与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刘邦可以说是很懂得领导艺术的典范,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地加以防范和控制,从而把当时天下的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优化组合,这样一来,他夺得天下也是必然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