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死后的10年,司马懿都在干什么?

  高平陵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十年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除掉政敌曹爽,掌握曹魏大权,架空魏帝曹芳。那么,为何司马懿要在曹叡死后十年,才发动高平陵之变呢?在这十年期间,司马懿到底忙啥了?

image.png

  个人认为司马懿之所以在曹叡死后十年,才发动政变,有三个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四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多次击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进攻。由于曹叡目睹亲生母亲被赐死的过程,成长很快,他在即位后,大权独揽。此时,司马懿官拜骠骑将军,和大将军曹真一同抗蜀。他一心一意为曹魏办事,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大忠臣。

  曹叡也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将军队交给他,充分信任他。如擒杀孟达、平定辽东公孙渊,就是司马懿作为主帅,领兵远征的。因此,曹叡和司马懿配合默契,相互信任,是一对好君臣的典范。

  其次,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一直被政敌曹爽压制,韬光养晦。

  直到公元239年,曹叡病重,再一次面临他父亲的抉择,就是将小皇帝托孤给那些大臣,选谁为辅政大臣?刚开始,曹叡任命自己的叔叔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想将自己的养子曹芳托付给他。后来,由于刘放、孙资的阻挠,曹叡才改变了主义,将托孤大臣改成司马懿和曹真。

image.png

  在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为帝的十年内,大将军曹芳一直压制着另一个托孤大臣司马懿。如曹爽听从亲信丁谧之计,将司马懿由实权的太尉升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司马懿看到曹爽如此对待自己,再加上年岁渐长,只能装病,回家养老。

  实际上,他是暗中积蓄力量,联络朝中重臣,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曹爽雷霆一击,铲除权臣曹爽,还曹魏一个朗朗乾坤。如司马懿联络朝中另一位重臣四朝元老蒋济,结成反对曹爽联盟。因此,这十年期间,司马懿刚开始,还能参与朝政,勤勤恳恳与大将军曹爽一同辅佐魏帝曹芳,后来被曹爽架空。他只能退居二线。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帝不能禁,于是与爽有隙。五月,帝称疾不与政事。

  最后,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后,才抓住机会,一举除掉政敌曹爽。

  转眼间,到了公元249年,这一年,曹爽还和往常一样,陪着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给魏明帝曹叡扫墓。曹爽还不听劝告,他和曹羲、曹训兄弟三人都陪着曹芳出城了,这才给了司马懿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只要曹爽三兄弟中有一个在京城坐镇,在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就不会那么被动了。当时曹爽等兄弟掌握曹魏军权,将京城洛阳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被打下来的。当时司马懿赋闲在家,他的盟友蒋济也没有兵权,只能靠家族的力量发动政变。当时司马懿仅有3000死士,而曹爽兄弟掌握京城禁军及武卫军,最少数万。这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三国志》:十年正月,车驾朝高平陵,爽兄弟皆从。宣王部勒兵马,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

image.png

  如果曹爽一直防备司马懿,不给司马懿钻空子,再熬个几年,就可能把司马懿熬死了。当时司马懿已经70岁,他还能活几年啊。而曹爽正值壮年,还有大好时光,多等几年又何妨。

  总结:司马懿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大忠臣,在曹叡死后的十年内,被曹爽架空,是一个退居二线的老人。这十年中,司马懿大半时间赋闲在家,教育子孙,修身养性,暗中积蓄力量,时刻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曹爽致命一击。在公元249年,司马懿才抓住机会,趁机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政敌曹爽,夺取了曹魏大权。

  因此,司马懿能够发动政变,并成功,是需要一定运气的,如果他不是那么长寿,如果没有遇上曹爽等兄弟都陪着魏帝曹芳前去给魏明帝曹叡扫墓,那么司马懿就不一定会发动这次政变。即使他发动了,也不一定会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