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王禀是怎样的?其实并不是水浒传中的奸臣
2021-03-26 09:52:47 王禀 完颜宗翰 宋钦宗

  说到王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公年1005年,历经长达二十五年的战火,北宋和辽国签署了“澶渊之盟”,宋辽以白沟河为界限,宋每一年赠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结成“弟兄之国”。自此宋、辽中间近百年间未战端,彼此以礼相待,通使殷勤。对宋来讲,以“很小”成本换得近百年和睦,好像是非常值得的,可是有一个心病一直压在宋廷心头近百年:幽云十六州。

image.png

  大宋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时机,可是怎奈国防孱弱,自始至终打不赢辽国,因而只有想,却做不到。马植,籍贯幽州,曾在辽国做了光禄卿,之后因事被贬官,对辽国心存芥蒂,伺机报复。政和年间(1111年),童贯代表着北宋起兵辽国,马植密秘晋见童贯,明确提出了一个更改北宋与辽国运势的提议:联金灭辽!为此为“投名状”纳给大宋,欲赢得一番鱼龙舞。

  徽宗心动了,宋金彼此快速签订“海上之盟”,强强联手向辽国宣战,并最后取得成功消灭辽国。殊不知宋徽宗想不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背叛交好百年的辽国帮扶粗暴的金国,是在自弃屏藩,为金国铲除南进安全通道。果真,最终在金灭辽后,金国顺带就弄了一出“靖康之耻”让北宋也灭亡。

  靖康年间,金国大军兵分东西两路,东路军由完颜宗望领着,飞赴北宋国都汴梁;西路军由完颜宗翰领着,兵锋直取北宋边防重地山西太原,放眼望去锐不可当,北宋江山摇摇欲坠。当年十二月,完颜宗翰部攻击到太原城下,严严实实遇到了一块啃没动的硬骨头。太原守将王禀、县令张孝纯,信心以死报国志,领着军警民拼命还击,进行了一场长达九个月的太原争夺战。

image.png

  王禀多次破碎了金军的攻击,金军只好屯军太原北陈村,围而不攻,提前准备围点打援困毙城中心军警民。太原军警民风雨同舟、同心协力,金兵围住日复一日,看不到有些人来救场,尽管士气昂贵,无可奈何谷物将尽,巨魔乏力、饥饿难耐。伴随着时间的变化,“阖城的人,愈更忧疑”。兵力“先食牛、马、骡,次烹十字弩筋甲”,城中心老百姓烹煮树根、草糠果腹,艰辛度日。

  最激烈的是坚持不懈到最终,确实找不着食材,只能“尽杀老弱饷军”,食人族度日,太原城变成了人间地狱。殊不知令王禀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立誓守护土地的她们,却会被身处汴京的宋钦宗所抛下。宋徽宗赵佶见金军靠近汴京后,赶忙禅位给大儿子宋钦宗赵桓。殊不知没什么风骨的宋钦宗竟将名城太原割让给金国,以求息事宁人。

  宋钦宗派重臣前去太原城下向王禀宣旨。王禀在获知宋金和谈,并割让三镇的信息以后,在太原城上仗剑而起讲道:“君主应保国爱民,百姓应忠君守义,宁死不做金鬼”,并一声令下太原军民拼死守城,最后在固守了九个月以后,太原城被金兵攻克,张孝纯被金兵战俘,王禀带领剩下的残军,和金兵开展丛林战,最后身中数十枪,携大儿子投汾河而死。

image.png

  王禀用性命贯彻了自身保卫祖国的承诺,无愧一代贤臣民族英雄之头衔。缺憾的是,王禀那样的英雄人物,现如今却遭受很多人误会,乃至被嘲笑几百年。原因非常简单,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比较严重扭曲了王禀的形象。不清楚王禀如何惹恼了施耐庵,在水许传书里,王禀别描绘变成一位心胸狭窄、贪鄙软弱无能、陷害忠良这些奸人之徒。

  结语

  《水浒传》中,梁山许多人视死如归战胜方腊阮小七天性调皮,拿着方腊的皇袍蒙在了的身上,结果被王禀恰好看到,那时候骂阮小七:“你这厮难道说得学方腊,做这等模样”,阮小七气恼但是,差点儿和王禀火并一场。自此王禀心存芥蒂,将这事报给官府,诬陷阮小七有造反的心。

  最后阮小七被夺走官诰,贬为庶人。在他的甜言蜜语下,立了奇功的梁山好汉不但没有得到 官府重赏,反被猜疑有越矩造反的心。可以说,水许传里的王禀彻底是一副贪名好利、不顾一切的奸佞丑恶嘴脸。尽管《水浒传》仅仅演义小说集,可是在民俗商品流通极广,知名度极大,伴随着《水浒传》的散播,王禀也慢慢被别人误会,确实让人感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