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 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生于1311年7月1日,卒于1375年5月16日,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个人能力十分的强悍,他精通天文学、兵法、数理和号称帝王之学的奇门遁甲之术,著名的《烧饼歌》预言书据说也出自他的手。每当朱元璋向他讨教计策时,刘伯温总能够迅速地给出相应的计划,当时的人们都评论他神鬼难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image.png

  刘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彪炳史册,名垂千古的人,晚年却过得并不如意,他死亡的真正原因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是在朱元璋默许下被胡惟庸害死的,其实不然。

image.png

  朱元璋

  认为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有意除掉的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朱元璋非常忌惮刘伯温。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刘伯温担任的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在建国后,有一次刘伯温预言要下雨,结果过来一个多月都没下雨,朱元璋很高兴终于抓到他的把柄了,勃然大怒,恰巧此时刘伯温的妻子死了,正好辞官回家了。回家之后的刘伯温不跟当地官员接触以达到避祸的目的,因为他知道皇帝忌惮他。之后朱元璋多次给他加官进爵,他都没有接受。但是朱元璋将锦衣卫派往青天,时不时的和刘基家里接触一下,传个旨意什么的,从而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正因如此,刘伯温最后还是回京城做官了,因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是最安全的。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刘伯温多么忌惮。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朱元璋在后期为朱允炆扫清障碍时把他杀了。

image.png

  朱允炆

  第二、刘伯温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在李善长回家养老之后,朱元璋曾问刘伯温谁适合当宰相。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等到李善长退休后,朱元璋想要让杨宪当宰相,但刘伯温说杨宪有才能却没有气量,当不了宰相;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刘伯温认为他比杨宪气量还小,又问胡惟庸,刘说乘坐胡惟庸驾驶的车子,要担心他把车辕搞断了。朱元璋就说宰相非你莫属了,而刘基认为自己嫉恶如仇、不耐繁琐所以拒绝。

image.png

  杨宪

  杨宪

  实际当刘伯温否认杨宪时,皇帝是很满意的,因为杨宪是他的学生,但当否定胡惟庸时,皇帝的不满就已经很明显了,这也是人们认为刘伯温失去了皇帝信任的一大依据。

  第三、胡惟庸对刘伯温恨意十足。

  胡惟庸属于淮西勋贵,而刘伯温属于浙东集团,两党斗争十分激烈,刘伯温本身不结党,但在淮西勋贵的打压下,相当一部分的人被迫团结在一起,聚集在杨宪门下,而杨宪时刘伯温学生,因此刘伯温也被当成浙东集团首脑。

image.png

  胡惟庸

  其实上面的理由看似很充分,实际是将刘伯温的档次拉低了,一个能和张良齐名,功压诸葛亮的人,又怎么会是贪权好利之徒。恰恰相反,他淡泊名利,一直都想归隐,只是朱元璋需要用他打压淮西勋贵,所以没法归隐。朱元璋忌惮刘伯温是真,但是他的忠心和志向朱元璋也是了然于胸的,还有一个就是刘伯温没有兵权,他根本就没有造反的资本,他和淮西勋贵的对立也让他不可能给那些人出谋划策。所以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杀他的理由。他的死着实是胡惟庸一手操作的,就是为了除掉一个巨大的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