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公孙家族建立的政权,为什么不被承认?
2021-04-03 12:07:29 公孙越 田丰 袁绍

  说到公孙瓒,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所谓三国,指中国汉朝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汉失天下,群雄逐鹿之”,逐渐形成的魏国、蜀国、东吴三个影响力最大的集团,主导了华夏沉浮,后人通常以这三国来代表这一历史时期,而不代表当时中国只有这三个国家。

  事实上,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还有一国与他们短期并存,因此准确的说三国时代应该是四国并存。那么,这个一直被人遗忘的国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image.png

  01

  东汉末年,在河北与辽东地区,有两个同姓之人开始崛起,一为活跃于河北的公孙瓒,一为活跃于辽东的公孙度。与公孙瓒相比,公孙度名声不显,但政治手腕更为高明。

  公孙瓒是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人,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两人是不是族人,《三国志》等史书没有说明,或无关系,或出于同一家族。所谓公孙姓氏,多源于诸侯国王族的后裔,王公子弟的后代以此尊贵身份为姓,因此公孙瓒与公孙度未必有亲缘关系。

  公孙瓒与公孙度两人发迹路线非常相似,都是靠“身体本钱”发迹。

  1,公孙瓒母亲身份低微,在“王侯将相还有种”的时代,公孙瓒只能做小吏。但公孙瓒“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就被太守看中,将女儿许配给了他,还送他拜师卢植,与刘备成为同学。

  2,公孙度父亲叫公孙延,逃官到玄菟郡,公孙度在玄菟郡做了郡吏。玄菟太守公孙琙之子公孙豹,十八岁时去世,而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之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

  于是,河北公孙瓒与辽东公孙度,非常神奇的都以本钱发迹。

image.png

  02

  上头有人好做官,公孙琙的赏识,让公孙度迅速飞黄腾达,很快就被推荐为尚书郎(后汉书为郎中),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

  到了刺史这一级别,想要官复原职甚至再往上升,仅靠公孙琙的赏识已经不顶用了,关键需要更大靠山,或者是好运气。董卓进京之后专断朝政,公孙度迎来好机会。董卓手下一个中郎将叫徐荣,深得董卓信赖,而徐荣与公孙度是老乡,公孙度走了徐荣路线,于是在徐荣推荐下,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

  东汉时期,个人家世与身份非常重要,刘备为何一直强调中山靖王之后,曹操为何一直说是曹参之后……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没有显赫的身世,别人不仅看不起你,还不愿跟你玩。由于公孙度是从玄菟郡的小吏发迹,因此辽东郡的豪强非常瞧不起公孙度。于是,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诛灭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个个惊恐万状,渐渐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

image.png

  03

  掌握辽东郡后,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征乌桓、安抚夫馀、打击山贼、吸收流民等,很快让辽东成为世外桃源,吸引了中原诸多名仕前往避祸。

  《三国志》记载:时衰世弊,识真者少,朋党之人,互相谗谤。自避世在东国者,多为人所害,(王)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简而言之,中原乱成一团,名仕都不能保命,但在“东国”却能安居乐业,且社会上“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与中原相比,辽东犹如世外桃源。

  公孙度何时建立“东国”,史书并无记载,但诸侯讨董之后,公孙度曾说“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掌控辽东,公孙度举止行卧皆是皇帝规格,官渡之战后曹操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

image.png

  04

  公孙度去世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公孙康,曾被曹操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但公孙康英年早逝,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年幼,于是众人推举公孙度第二子公孙恭为辽东太守,魏明帝拜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

  公孙恭患有男性隐疾,而成为阉人,身体虚弱不能治理国家。公元228年,长大成人的公孙渊逼迫公孙恭退位,于是公孙渊成为辽东王,魏明帝曹睿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魏国承认公孙渊的割据地位。

  由于公孙渊担心魏国对其不利,企图向孙权称臣,以其为外应,而孙权也想在魏国背后埋下一根钉子,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公元233年,孙权欲封公孙渊为燕王,并遣甲士万人携珍宝前往辽东。谁也没想到,孙权的高度重视,反而让公孙渊害怕了,担心魏明帝以此借口讨伐,而孙权远在江南无法救援,但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于是就斩杀吴使,吞没吴方的“兵资”,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

  但已经倒向魏国的公孙渊,既胆小怕事,又野心勃勃,很快与魏国又闹翻了。对魏国而言,公孙渊犹如背后芒刺,迟早必须要解决,只是公孙渊割据辽东,而魏国又面临蜀吴夹攻,一时难以彻底消灭公孙渊,所以才一再使用怀柔政策。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蜀吴渐渐消停,于是魏明帝有空处理公孙渊的问题了。

  公元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去征召公孙渊,表面是征召,实际是讨伐,公孙渊打败了毌丘俭。打赢之后的公孙渊非常兴奋,立即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相当于这时出现了一个“燕国”。

  不过,第二年魏明帝就派司马懿率军四万进讨辽东,公孙渊抵御失利,与其子为魏军所斩。至此,割据辽东半个世纪的公孙家族宣告落幕,曹魏政权真正统一北方。

  三国时代,公孙氏辽东郡一共传了四代,即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其中后三人都曾接受曹魏册封,名义上是曹魏的臣子,公孙渊是晚年自立为王。因此,整个辽东郡正式自立为王的时间很短,尽管作为一个国家的确存在过,但由于时间过短,加上影响力不足,于是一直不太被主流承认,更不被魏国承认。

  简而言之,无论是东国,还是燕国,的确短暂存在过,只是公孙度家族一直被看作曹魏政权下的割据军阀。司马代魏之后,继承的是魏国政治遗产,自然也不会承认公孙家族建立的国家,加上魏晋掌握历史话语权,于是公孙度家族在辽东郡建立的国家就被无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