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孙子兵法分析,楚国是如何消灭庸国的?

  说到楚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孙子兵法》第五篇当中就有写到军形这一篇。这一篇第一段当中主要讲的就是,想要赢得一场战役的胜利,首先你要让自己利于不败之地,随后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并且快速的出击击败对手。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结合自己的是资源,兵力和战斗力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形成的“势”。

  那么在《孙子兵法》原文就讲了“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不可为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从前善于打仗的人,一开始各种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使得自己总是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只能耐心地等待并且寻找战胜敌人的机会,但要使得自己不被战胜,就要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还要判断敌人是否能够被自己战胜,关键就在于是自己能不能找准机会。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但不能说敌人一定就会被我战胜。且胜利我们可以提前知道,但是却不能强求。

image.png

  在这里孙子就讲解得透彻了,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不被战胜从而有反击的能力,但是却不能一定保证战胜对方,虽然我们知道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可是却不能过分的强求而来。而且一定要根据当下的情况和时势去分析战局,从而找出敌方的弱点。就跟我们想要找朋友借一样东西的时候,虽然我借这个东西是有用的,但是朋友不借给你,你就不要去强迫对方借给你。然后你就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借用这个东西,比如说请他吃饭或者唱歌,让对方产生一种不借给你都不好意思了,且这个时候的你就已经掌握了主打权了,那我们想要的目的就达到了。

  那么在战国时期的时候,楚国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戎人趁机攻打楚国,当时楚国的附属国庸国家趁机背叛了楚国。这个时候的楚国腹背受敌,大夫建议楚王立即发兵攻打庸国。这是得楚王面对国家的危难还是采取了大夫的建议,直接发兵庸国。楚国进攻庸国的一路上十分的艰辛,当大军达到庐地的时候,自己携带的粮食已经用完了,只好打开一些地方粮仓,取用了一些粮食来维持困境。

image.png

  当楚国军队达到庸国边缘的时候,却遭到了庸国的偷袭,楚将子杨窗被俘,后又在三天后逃了出来。并向楚国的君主说到:庸人的兵十分的多,还有许多的蛮人联合,不如我们先暂且回国修整再来攻打庸国也不迟。这时候楚国的大夫就说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好像是对我们不利的,但我们要有“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因此我们还有继续攻打庸国。这个建议遭到了很多将领的反对。 大夫就解释到,我们现在继续攻打庸国不是要取胜而且还要战败,敌人肯定会以为我们战斗力已经衰弱了,如果我们再打几次敌方会认为我们不堪一击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寻找时机,从而对地方发起真正的攻击一举歼灭敌人。

  楚王听了后觉得十分的有道理,随后在此期间三年打了7长败仗,此时的楚军就在仔细观察庸军的动态,正如大夫所说的那样,庸军开始对自己大意了,楚军马上就抓住这个机会,兵分两路一起包围了庸军,庸军看见这浩大的气势随即就纷纷归顺了楚国。在这一场战役中楚军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确地运用了孙子的军事思想才便被动为主动一句消灭了庸国。

image.png

  由此可见,在《孙子兵法》当中,这些谋略在历史上被那些军事家运用得多么到位。而且在这篇章的开头,孙子就有强调如何在一场战争中抓准时机。因为时机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所以要善于等待和分析,设法找出敌人的破绽,从而扩大自己的优势。一旦找到了敌方的机会我们就可以一招制敌,取得胜利。但其实这些谋略,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也可以使用上比如你碰上了一件难题,可能当时自己没有反应过来而已,但只要你冷静下来慢慢的去分析和思考,从而扭转局面,把自己从被动的情况化为主动。但在此期间跟为重要的是你要保存好自己的实力,稳住局面,这样子你才可以绝地反击,从而反败为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