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吴贤妃与汪皇后是如何被废黜的?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贤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吴氏,南直隶丹徒人(今江苏镇江人)。《明史》对她的介绍很简单,称她在宣宗朱瞻基为太子时被选入宫。宣德三年生了宣宗次子朱祁钰后被封为贤妃。而吴氏的墓志《荣思贤妃圹志》则称其入宫时间为永乐十年。

  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吴氏入宫的时间为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或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而她生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27、8岁的年纪入宫似乎太迟。

  最为离奇的记载则出自查继左所著《罪惟录》,在本书中吴氏被称作汉王宫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汉王谋反,宣宗御驾亲征将其平定。此后汉王全家及宫人被迁往北京,而宣宗在人群中看到吴氏后惊为天人,当即赦免其罪,将其收为己有。

  由于吴氏罪人的身份,宣宗回京后不敢将其纳入宫中,只能让宦官陈符代为照顾,宣宗本人则经常微服出宫与吴氏相会。哪怕到宣德三年8月3日,皇子朱祁钰出生之后,宫中上至太后张氏,下至皇后孙氏,都对吴氏母子一无所知。

  直到宣德十年(公元1434年)正月初三,宣宗在临终之前在向母亲张太后坦白此事,并清太后照顾其母子。张太后虽在震惊之余,还是答应了儿子最后的请求,没有让吴氏为宣宗殉葬。

  那么吴氏究竟是否汉王宫人呢?笔者以为从吴氏墓志来看,其中还是有蹊跷之处。《荣思贤妃圹志》称“妃出自名族”,但是却“父不详”,从这个角度来看,吴氏的生父很有可能是汉王逆党的重要成员,故而在墓志中才会隐去其真实信息。如果此事属实的话,吴氏即使不少汉王宫人,也一定是罪臣之后,宣宗确实不能公然纳其为妃。

  “土木堡之变”,命运的转折点

image.png

  宣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当年二年封其弟朱祁钰为郕王,命兵部拨京卫官军三百人、校尉五十人给郕王使令。由于宣宗子嗣稀少,从已知史料来看,朱祁镇对弟弟还是相当不错的。

  正统元年宣宗小祥,正统二年宣宗大祥之时,朱祁镇都会带着弟弟一起在几筵进行祭祀。正统二年(公元1436年)4月2日,英国公张辅持节为郕王行冠礼。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8月25日,英国公张辅为正使,吏部尚书王直为副使,持节册中兵马指挥汪英女为郕王妃。

  如果一切正常,郕王朱祁钰和郕王妃汪氏将在几年之后就藩,吴氏则会在宫中孤独终老。但是发生在正统十四年8月15日的“土木堡之变”,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由于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为瓦剌人俘虏,皇太后孙氏(宣宗皇后)出于多方考虑,最终奉朱祁镇为太上皇帝,改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

  即位之初小心谨慎的朱祁钰,在主持工作击败瓦剌人对京师的进攻之后,声望达到了顶点。他不再甘于只做孙太后的牵线木偶,他要让自己这个皇帝能够长久的做下去。12月1日,朱祁钰向三朝老臣、礼部尚书胡濙提出两宫并尊的想法,并得以顺利通过。

  12月4日,孙太后被尊为上圣皇太后。12月7日,皇帝生母贤妃吴氏被尊为皇太后。至此吴氏终于完成了一场完美的逆袭,从罪臣之女,到身份卑微的皇帝外室,现在终于成了堂堂皇太后。

  “夺门之变”,命运再次转折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只维持了七年,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被软禁在南宫的太上皇帝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上帝位。彼时重病缠身的景泰帝朱祁钰被送往西内静养。经过对朝局的重新梳理,大权稳固的朱祁镇在2月1日借着上圣皇太后的懿旨,废朱祁钰仍为郕王。说来朱祁镇母子也是够阴毒的,按理朱祁钰被废之后,皇太后吴氏应该也一起被废。但是2月3日是孙太后生日,母子二人故意留着吴太后的封号,就是要看一看这位没有皇帝支持的皇太后,看着孙太后风光过生日的时候内心有多么煎熬。

  满足畸形愿望的孙太后、朱祁镇母子,在2月6日废去吴氏皇太后的尊号,仍称宣庙贤妃。吴太后的兄弟吴安由安平伯将封为府军前卫指挥佥事。其他几个兄弟侄子南京前军左都督吴敬、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吴智,府军前卫指挥同知吴喜山,指挥佥事吴广林,锦衣卫正千户吴诚则全部革职回原籍闲住。

image.png

  2月19日,朱祁钰去世,朱祁镇给了一个“戾”的谥号,称其为郕戾王。对于吴贤妃来说,儿子死后她在人世间再无任何牵绊。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12月17日,吴氏去世,享年65岁。

  对于这位废帝之母的去世,朱祁镇仅辍视朝一日,赐谥曰荣思。天顺六年葬于金山,不知是否葬于其子朱祁钰和其孙朱见济边上。墓志上说她“安享富贵,寿考令终。生荣死哀,无遗憾焉。”真是这样吗?

  说来也是讽刺,成化十一年,当年被朱祁钰废去皇太子身份的侄儿宪宗朱见深为叔父恢复了皇帝身份,给了他一个“恭仁康定景皇帝”的谥号。虽然依旧没有庙号,不能祔享太庙。但是荣思贤妃吴氏的皇太后身份,被所有人遗忘在了角落之中。直到南明弘光帝即位之后,为吴氏上尊号为孝翼温惠淑慎慈仁匡天锡圣皇太后。这迟到了两百年的皇太后尊号,聊胜于无

  一念之善的福报

  汪氏,北直隶顺天人(今北京人),正统十年八月册为郕王妃。土木堡之变后郕王登基,汪氏作为原配王妃,身份自然也要升格。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12月8号,靖难功臣中唯一幸存的老臣太保、宁阳侯陈懋作为正使,礼部尚书胡濙作为副使,持节册封郕王妃汪氏为皇后。汪皇后祖父汪泉被封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生父汪瑛为锦衣卫指挥使。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汪泉升任中军左都督,汪瑛升任中军右都督。

  仁厚刚烈,力谏景帝

  对于这位汪皇后,《明史》给出的评价为“后有贤德”。正统十四年瓦剌人进攻京城之时,在彰义门、西直门等处连场激战,军民死伤惨重。当时朝廷千头万绪之间,无暇无力对军民遗骨进行掩埋。汪皇后得知此情之后,让内官兴安向锦衣卫指挥使刘源传皇后懿旨,命锦衣卫旗校于各处战场捡拾遇难军民遗骨,合计约5800余人。

  景泰帝知道皇后的善举之后大为赞赏,下旨将这些遗骨埋葬于内官享堂之西,又令僧道建斋醮普度。锦衣卫拾骨官人每人赏银一两,旗校减半。

  此前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的同时,册封太上皇帝朱祁镇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以期朱祁钰百年之后,皇位可以重回太上皇帝一脉。但随着景泰帝在朝中的权力越来越稳固,他已经不甘心于死后将皇位再还给侄子。景泰三年四月,朱祁钰下旨就改易太子之事举行廷议。

image.png

  当时景泰帝仅有一子朱见济,生母是贵妃杭氏。如果朱见济顶替朱见深成为皇太子,他的生母杭贵妃往哪里摆?大明朝上一位皇太子生母非皇后的,正是现在的太上皇帝朱祁镇。当年宣宗皇帝为了立朱祁镇为皇太子,逼着原配胡皇后退位,立太子生母孙贵妃为皇后。现在同样的故事,又要在汪皇后和杭贵妃身上上演么?

  事实上汪皇后的性格除了仁厚之外,还非常刚烈,她可不想效仿当年的胡皇后那样去做个什么静慈仙师。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想法,汪皇后对景泰帝改易太子的想法提出了激烈反对。景泰帝只有一个儿子,皇帝又一心想把皇位留给自己的子嗣,再这种情况反对易储会有什么下场,相信汪皇后非常清楚,但她依然义无反顾地提出反对。

  5月2日,景泰帝下诏立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废皇后汪氏,立皇妃杭氏为皇后。可惜强扭的瓜不甜,景泰四年11月19日,皇太子朱见济去世。景泰七年2月21日,皇后杭氏去世。

  因祸得福,免遭殉葬

  杭皇后去世之后,景泰帝并没有复立汪氏的念头,没想到汪氏因此却逃脱了杀身之祸。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太上皇帝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2月1日景泰帝被贬为郕王,2月6日废后汪氏被复封为郕王妃。2月17日郕王去世,朱祁钰先期所封的贵妃唐氏等后宫妃嫔均被勒令殉葬。当时在讨论汪氏生死的时候,大学士李贤提出“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英宗也挂念汪氏当初力保自己儿子皇太子之位的恩义,特旨允许汪氏免于殉葬。

  汪氏复封王妃之后,自然是不能再在皇宫之中居住。从后面的史料来看,汪氏应该搬到了明朝安置未就藩亲王的诸王馆居住。(宪宗继位之后,其弟德王出府,当时宪宗的叔祖襄王朱瞻墡提出汪氏若和德王同住诸王馆,似为不妥。宪宗则认为汪氏孤女寡母,实在可怜,不必搬走。)

image.png

  宪宗是个非常重情重义之人,也许是从小见惯了人情冷暖,宪宗对每一个曾经对他有过善意的人都非常照顾。不管汪氏当年抱着什么目的,毕竟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和景泰帝争执过,宪宗对这位废后则“事之甚恭”。宪宗之母周太后也时常召汪氏入宫,双方相得甚欢。

  我们上文说到汪氏刚烈,史书中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汪氏搬出宫去之后,有一次英宗找一条玉玲珑系腰一直找不到,太监刘桓告知被汪氏带走了。英宗让刘桓去讨,汪氏闻言大怒,把这条玉玲珑系腰扔到井里,然后告诉刘太监:“我这里没有!”随后更放出一句狠话:“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数片玉耶?”英宗无可奈何,也只能随她去。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二月,汪氏去世,享年80岁。对于她的葬礼规格,朝堂之上也有不小争议。汪氏虽以王妃身份去世,但她毕竟是景皇帝原配,与普通亲王妃不同。最后大学士王鏊提出“葬以妃,祭以后”,并与景皇帝合葬。意思就是汪氏的葬礼规格在皇后和皇妃之间,同时当朝皇帝朱厚照辍朝三日,太皇太后王氏(宪宗继后)、皇太后张氏(孝宗皇后,武宗生母),皇后、在京亲王、公主等各有祭。

  正德二年,朝廷为汪氏上尊谥为“贞惠安和景皇后”。南明弘光帝即位后,改谥为“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汪氏共生两女,其中一女早夭,另一女在景泰朝封固安郡主,成化五年下嫁仪宾王宪。宪宗皇帝命资送悉如制从厚,以故尚书蹇义赐第改赐为郡主府邸。弘治四年2月16日,固安郡主去世。孝宗皇帝命司礼监官董丧事,祭葬恩典视嘉祥公主例。

image.png

  结语:吴太后和汪皇后这对婆媳,成为大明历史绝无仅有的一对惨遭废黜后宫妃嫔。但是吴太后寿至65岁,汪皇后寿至80岁,也算是寿终正寝

  对于吴太后来说,虽然作为罪臣之女没能在皇帝生前入宫,但由此逃脱殉葬,何尝又不是一种福气。对于汪皇后来说,虽然其皇后位置被杭氏取代。但杭氏之子无福消受太子之位,杭氏本人以皇后身份入葬寿陵,可却在大伯朱祁镇复位之后被毁去陵寝,废去皇后名号。终明朝一世,再也无人想起这位肃孝皇后,日后南明弘光帝连吴太后都追封为了皇太后,独独对这位曾经的正牌皇后视而不见。人生如戏,百年之后谁还记得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