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手下有三位名将,他为什么放着不重用?

  朱元璋朱标去世后,一顿操作猛如虎,把手下能打仗的将领,该收拾的都给收拾光了。尤其是在收拾蓝玉的时候,一口气带走了1.5万人,其中一堆能打仗的猛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么做,美其名曰,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扫清障碍。可是同时,这么做也给朱允炆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那就是他无人可用了!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后,朱允炆傻眼了。周围没什么可用之才啊!所以他只好把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派上了战场。

  结果李景隆倒是很客气,先后出兵累计100万人,差点被朱棣打成了光杆司令。很显然,这哥们不是去讨伐朱棣,而是给朱棣送兵马去的。那么朱允炆身边真的无人可用了吗?其实仔细找找,还是能找到那么一两个的。

image.png

  一、老将耿炳文。

  别以为朱元璋一个能打的都没给孙子留下,耿炳文其实就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重磅武器。不过这个时候的耿炳文已经65岁了。

  年轻的时候,耿炳文的战斗力,那是相当强悍的。耿炳文在长兴与张士诚大战十多次,从来没有过败绩,死守长兴长达10年之久,愣是没让张士诚前进一步。

  由于耿炳文功劳甚大,所以在安排功劳簿的时候,耿炳文和徐达一样,位列一等,由此可见耿炳文有多牛了。

  这次靖难之役爆发以后,朱允炆的确也用了耿炳文。首次出征,便让耿炳文带队。耿炳文带着13万大军到达真定,在滹沱河两岸扎营。

  结果朱棣突然袭击耿炳文大营,剿灭了9000人的先锋部队,而且还斩杀了潘忠、杨松两位大将,导致莫州失守。

  甚至耿炳文的部将张保主动投降了朱棣,并且作为内应迫使耿炳文再次战败。连续多次战败后,耿炳文只好龟缩进了真定城中,坚守不出。

  其实这个时候耿炳文手里还有10万大军,完全是可以翻盘的。只要等到他调整好战术以后,朱棣就占不到便宜了。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居然把耿炳文给撤了下来,让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成为了大将军,取代了耿炳文。

  这一重要的无脑命令,使得耿炳文部,在李景隆的指挥下,几乎全军覆没。李景隆倒是跟个没事儿人一样,又从朱允炆那儿拿了60万大军。

  可以说,如果继续让耿炳文与朱棣交战,那就不会有后来那么颓败的场景了。至少光靠拖就能把朱棣给拖垮了。

image.png

  二、后起之秀盛庸。

  盛庸在朱元璋手下,做到了都指挥的职务。到了朱棣谋反的时候,盛庸本来是跟着耿炳文讨伐朱棣的,结果李景隆来了以后,他又跟李景隆后面混了。

  1、大败燕军,夺回德州。

  不过盛庸真正爆发,是在跟铁铉合作的时候。当时李景隆已经第一次战败,逃亡到了济南。这个时候盛庸和铁铉主要负责防守济南。以至于朱棣连续攻打济南长达3个月,都没能把这座城给啃下来。

  而且盛庸趁着朱棣心浮气躁之际,在夜里偷摸着出城偷袭,大败燕军,顺便收复了德州。此后盛庸便被任命为平燕将军,主要负责前线作战。

  2、斩杀张玉,重挫燕军。

  当时盛庸驻防德州,和徐凯驻防的沧州互为犄角。结果朱棣二话不说就攻占了沧州。盛庸倒是不慌不忙,和朱棣正面打了一场。

  朱棣想要在侧翼骚扰盛庸,结果人家不吃这一套。无奈朱棣只好正面冲锋,却被盛庸的人马包围了起来。

  在突围的过程中,大量燕军被火器打伤,最可惜的是,朱棣手下大将张玉,居然在突围中战死了!这一战中,朱棣的精锐部队基本都给折损光了,朱允炆总算松了口气,认为有盛庸在,他的江山不愁了。

  3、斩杀大将谭渊。

  朱棣休整好人马以后,再次出兵。盛庸则与朱棣正面交锋,朱棣作战很有章法,先用步兵在前推进,再用骑兵在侧翼突袭。

  盛庸力战之下,居然还斩杀了对方大将谭渊。甚至连朱能和张武都差点把小命丢在那儿。盛庸这边也很惨,手下大将庄得、皂旗张都战死了。

  双方损失都比较严重,不过燕军似乎更加受挫,因为他们没有退路,除了造反成功,就是全家被诛,你说他们有什么退路呢?

  所以第二天双方又硬碰硬杀了一阵,结果还是忽悠身份。就在这天下午,刮起了沙尘暴。燕军趁乱突袭盛庸部,盛庸不敌,最终惨败。

  此后盛庸就没什么斗志了,在淮河南岸战败,退守长江后,在六合与浦口都相继战败。等到朱棣攻克南京后,盛庸只好选择了投降。

  其实盛庸是被朱允炆给害的,当初盛庸将朱棣大军重重围住的时候,如果用强弓硬弩和火器交叉出击,肯定能宰了朱棣。可惜朱允炆有令:不允许伤了我的叔叔!

  三、先锋大将平安。

  这个平安可不是唱歌的那个明星,他也是明朝的一位大将。在靖难之役中,平安的表现也是相当出色的。

  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后,平安便成为了先锋大将。早在建文二年,平安就曾经带着一万多骑兵击败过朱棣。

  建文三年,平安得知盛庸兵败后,在单家桥和朱棣大军交战,结果大败燕军,还抓了燕军大将薛禄。

  薛禄跑了以后,在滹沱河之战中,平安再次击败薛禄。等到朱棣打算出兵大名的时候,平安切断了燕军的粮道,使得朱棣十分头疼。

  此后平安更是从真定出兵万余,直奔北平府而来。可惜朱棣的援军来得快,要不平安能破城。不过这一战也迫使燕军提前北归,不算无功而返。

  建文四年,朱棣再次来袭,平安带着4万骑兵与之交战。平安斩杀了对方大将王真,逼迫朱棣亲自出战。可惜这次没能捉到朱棣。

  两军对峙多日后,平安斩杀朱棣大将陈文,此还差点当场诛杀朱棣。可惜朱棣命大,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况且朱允炆的那道命令还在呢!

  最终平安在灵璧之战中,由于南军听错了信号,导致大乱,从而被朱棣活捉。平安的确是先锋大将里比较优秀的一位了,可惜他上头没有一个好领导。

  总结:朱允炆手里能人不少,他偏偏要用李景隆。

  除了耿炳文、盛庸、平安以外,其实朱允炆手里还有不少人才。你比如说徐达的儿子徐辉祖也是一位人才,而且对朱允炆死忠。

  不过由于徐辉祖的妹妹嫁给了朱棣,所以导致朱允炆并不能彻底相信徐辉祖。其他人也有这么个情况,谁让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呢!

  所以朱允炆只能信任李景隆这样的少年玩伴,甭管李景隆的才能如何,就冲他的忠心朱允炆也足够放心。结果带头给朱棣开门的,恰好就是这个李景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