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时期的三位“扬烈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扬烈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朝时期,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自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为重号将军。与此相对应的是,因为重号将军的官职相对有限,而需要册封的武将却越来越多,所以在西汉进攻匈奴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不少临时设立的杂号将军。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扬烈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共有三人担任,其中,一位是董卓部下,两位出自曹魏。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扬烈将军:郭汜

  郭汜(?-公元197年),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在东汉末年,郭汜一开始是董卓的部将。公元189年,郭汜跟随董卓进入东汉都城洛阳,帮助其篡夺朝廷大权。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随后牛辅也被杀,郭汜等人归来时无所依托,本欲逃归家乡,又怕仍得不到赦免。于是,在贾诩这位谋士的劝说下,郭汜和李傕决定起兵反击长安,从而击败了吕布,挟持了汉献帝刘协

  在此基础上,汉献帝册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当然,对于郭汜来说,显然不满足扬烈将军这个杂号将军。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九月,汉献帝又进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兴平二年(195年),李傕等人相互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激化。兴平二年(195年)八月,郭汜欲劫汉献帝刘协返回长安,计划败露,郭汜弃军逃奔南山。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汉献帝回到洛阳,董承暗中召兖州牧曹操,曹操率军过来迎接天子,曹操以洛阳残荒为由,让汉献帝移到许都居住。建安二年(197年),左将军刘备诱杀杨奉。汉献帝在曹阳逃过一劫后,贾诩离开了李傕,投奔段煨,不久后又归张绣。郭汜则被自己的部将击杀。

image.png

  扬烈将军:公孙渊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孙渊(?-238年),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一带的诸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曹叡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之所以将公孙渊册封为扬烈将军,目的自然是为了笼络这位诸侯。不过,对于野心极大的公孙渊,却想着在曹魏和东吴之间谋求更大的利益。

  太和七年(233年),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其为外应。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以下等举朝劝谏,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没有被孙权采纳。等到东吴的使者来到辽东后,公孙渊将其斩杀,从而献给魏明帝,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不过,后来公孙渊还是谋求割据一方,最终遭到了曹魏的讨伐。

  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认为形势对己方十分不利,便退兵了。在取得胜利之后,公孙渊于是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并联系鲜卑人去袭扰曹魏的边境。并且,公孙渊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同年六月,部队到达辽东。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的军队到了辽隧,公孙渊命令卑衍挑战。司马懿派胡遵与之对阵,卑衍大败。不久之后,司马懿率领大军包围了公孙渊,并最终消灭了这位三国之外的一方诸侯。而这,促使辽东等地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中。

  扬烈将军:王昶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王昶是太原郡晋阳县人。他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

  魏明帝曹叡即位,将王昶册封为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在此基础上,王昶逐渐成为三国后期的名将。齐王曹芳即位,王昶迁徐州刺史,拜征南将军。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对于司马懿来说,成功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从而执掌曹魏大权。值得注意的是,太傅司马懿掌权后,王昶深得器重,奏请伐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升任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王昶这位将领,显然站到了司马懿家族这一边。正元年间(255年),王昶参与平定“淮南三乱”有功,迁骠骑大将军,这让王昶更加受到了司马懿家族的信任和重用。甘露元年(256年),诸葛诞举兵,王昶占据夹石,逼近江陵,牵制着施绩、全熙,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诸葛诞被杀后,朝廷下诏,为王昶增邑千户,加上以前所封,共四千七百户,又升至司空,仍持符节,都督诸军。

  甘露四年(259年),王昶去世,谥号穆侯。由其子王浑继承爵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王昶的儿子,参与了公元280年的晋灭吴之战,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对于王昶、王浑来说,自然可以称之为一对父子名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