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楠是什么身份?一位被史书忽略的皇子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第二十六子朱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生育能力比较强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拥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朱元璋的儿子中有一代圣君成祖文皇帝朱棣,有一代贤王蜀献王朱椿,有臭名昭著的代简王朱桂,有自取灭亡的谷庶人朱橞。其中最小的第二十六子,历来在史书中都是一笔带过的人物。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不起眼的皇子,却给我们揭开了朱元璋之孙建文帝的丑恶嘴脸。

  正史记载:

  《明太祖实录》是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生平事迹及洪武朝事实的史书,共计二五七卷。但是在这样一本煌煌巨著之中,提到皇子朱楠的只有一处。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癸酉,皇第二十六子楠生。—《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

  但是这位皇子什么时候去世的呢?遍查《实录》,却没有一星半点的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非常重视亲情以及子嗣的皇帝,如果朱楠是在洪武年间去世,《明太祖实录》没有理由不予记载。此前老朱唯一夭折的儿子赵王朱杞,《实录》虽然没有记录他具体几月几日去世,但是在第五十九卷之中还是补了一句:“是岁赵王杞薨。”

image.png

  既然《实录》中查不到,我们把目光转向“我大清”编纂的《明史》,看看这本被称为二十四史中质量最佳的史书有没有收录朱楠的信息。一查之后,虽然内容很简单,但确实有。

  皇子楠,太祖第二十六子。洪武二十六年生,逾月殇。—《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这样一看似乎就破案了,皇子朱楠在满月的时候不幸夭折。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么?既然夭折,《明太祖实录》为何不予记载?不就一句话的事么!

  野史记载:

  《弇山堂别集》,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是一本记录明朝史事的私人著述,成书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全书共一百卷,其中保存了大量明代的原始资料。而在其中的第八十八卷之中,我们发现了皇子朱楠的蛛丝马迹。

  至于二十五弟,死则焚其躯、拾其骨沈于江。—《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八·诏令杂考四》

image.png

  先说一下背景,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率领的靖难大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为了离间在京亲王、公主和皇帝朱允炆之间的关系,朱棣写了一封信,然后用弓箭将其射入城内。而上文那一段一段惊世骇俗的内容,则出自于这封信中。

  我们先来确定一下文中的“二十五弟”指的是谁。可能会有人说朱元璋第二十五子是伊王朱,朱棣对朱楠的称呼应该是二十六弟。首先伊王朱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才去世,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的时候他还好端端地活着。其次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指出朱元璋第九子赵王朱杞早夭,按照习俗朱杞将不会计入朱元璋子嗣的大排行之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名鼎鼎的宁王朱权明明是朱元璋第十七子,但是由于赵王不算伦序,在他去世时《明实录》就将他记为太祖第十六子。

  (正统十三年九月)戊戌,宁王权薨。王,太祖高皇帝第十六子,母杨氏。—《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

  而在朱权墓中已经出土的《宁献王圹志》之中,对朱权的记述也是第十六子:“王讳权,大明太祖高皇帝第十六子,母杨氏。”

  由此可见,朱棣信中的二十五弟就是指朱楠。那么问题就来了,从朱棣控诉朱允炆对朱楠“焚其躯、拾其骨沈于江”来看,朱楠至少活到了朱允炆登基。因为如果这是朱元璋时代发生的事,这口锅怎么也轮不到朱允炆来背。

image.png

  如果王世贞收录的这封书信属实的话,第一倒是可以完美解释为何朱楠的去世时间既不见于《明太祖实录》,又不见于《明太宗实录》。第二如果以朱楠去世于建文四年来计,其去世时的年龄也不足10岁。在建文朝削藩的大背景下,朱允炆没有追封这位二十五叔为亲王,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三皇室成员去世居然采取火化的措施,已经使人难以理解。至于将其骨灰撒入长江的行为,则尤为令人莫名其妙。

  朱棣既然将其写在给兄弟姐妹的信中,大概率这件事是真的,不然这封信岂不是毫无意义。难道朱允炆私底下仍然信奉明教?从他走投无路时选择自焚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首先可以确定《明史》对于朱楠的记述是完全错误的。其次朱允炆对这位二十五叔的行为,完全称得上无耻。从善意角度出发,朱允炆是明教信徒,因此对朱楠采取火化,但这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人的普遍认识。从恶意角度出发,朱允炆可能是借着朱楠的去世采取某种巫蛊的方式来诅咒燕王朱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