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何会让太监出身的郑和成为明朝正史?

  大家好,说起郑和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从开创性来看,郑和率领的船队早在十五世纪之初便开拓了从中国到非洲东部的航线,甚至数十年后的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也是多亏了这一航线才从非洲到达印度,完成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重要成就。

  如今,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郑和曾经到访的国家都能够看到以其别称“三宝”、“三保”为名设置的寺庙或塑像,这体现了当地人对他的尊敬和纪念。不过,我们也都知道郑和原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因此也常被称为“三宝太监”。作为一个太监,郑和是凭借着什么才得以被任命为代表明朝官方出使各国的“正使”的呢?

image.png

  关于郑和的生平,其实历来争议颇多,一种说法认为其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是云南昆阳州,也就是今云南昆明晋宁区人。据清末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及一些相关文献记载,郑和的祖先是元朝初年曾担任云南行省首任平章政事的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所谓回回,就是我国古代对穆斯林及穆斯林地区、国家的一种泛称。

  和先祖一样,郑和也从小便信奉着伊斯兰教,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着“哈只”的称谓——这意味着他们都曾经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过。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兵剿灭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而郑和便于战乱之中被明军俘虏。后来,郑和被带回南京,并入宫成了太监。只不过仅仅一年之后,他又被带到北京,并进入了燕王府。

  十余年后,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而郑和也参加了这次战役,并且立下战功。一种说法认为,郑和正是因为在“郑村坝之战”中立功,才被赐姓为郑。总之,郑和能够在靖难之役中立功,至少体现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郑和有资格随军出征,说明他在燕王府地位不一般,绝非普普通通的小太监;其二,他本人应当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否则很难立下足以被《明史》记载的战功。

image.png

  值得注意的是,郑和于永乐元年(1403)自己出资刊印了《佛说摩利支天经》,并邀请僧人出身的姚广孝为其撰写题记。在题记当中,姚广孝称郑和是“菩萨戒弟子郑和法名福善”,这里又透露出两个信息:其一,郑和此时已经皈依了佛教;其二,郑和能够请动朱棣帐下地位非凡的姚广孝为自己写题记,再度说明了其身份非同一般。

  永乐三年(1405),郑和领受朱棣之命,作为正使率领船队从苏州出发,先是来到福建,随后便正式程,开始了下西洋的宏大旅程。之所以是郑和带队而非其他人选,其实从上文就可以得出大体的原因:首先,郑和自小接触伊斯兰教思想,祖上世代皆为穆斯林,而他自己后来又学习了佛教思想,这一丰富的宗教背景为其下西洋时与不同信仰的国家打交道提供了便利。

  其次,郑和在靖难之役中展现出了优秀的军事才能和统率能力,下西洋时难免会遇到危险,由作战经验丰富的他来带队能够尽量减少可能面临的风险。据《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曾生擒海盗陈祖义,剿灭其部下五千余人、也曾趁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派兵五万攻打自己时出其不意突袭王城将其直接擒获。这些战例都印证了让郑和担任正使的正确性。

image.png

  另外,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在燕王府侍奉多年的郑和深受朱棣的信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毕竟,要是船队的领袖效仿当年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却一去不回的徐福,带着装满金银财宝的庞大船队远渡海外建立国家,那明朝方面只能是蒙受巨大的损失却无计可施

  最后,袁忠彻曾在《古今识鉴》中描写郑和道:“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由此可见,郑和身高体壮、五官分明、仪态俊伟,再加上和人们印象中太监不同的洪亮嗓门,可以说是很符合当时审美的。如此外表,也算配得上大明王朝的对外形象了。

  综上所述,太监出身的郑和之所以能够被选为正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并非是人们普遍印象当中那种没有什么能力,只知道勾心斗角、媚上欺下的太监,而是一位德才兼备、仪表堂堂、深受信任,完美符合“正使”需求的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