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枭雄们的临终遗言分别是什么?

  梦回三国狼烟四起。枭雄们带着面具在烽火连天的乱世中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乘伪行诈。平生真伪,死见其性,今天就让我们重拾枭雄弥留之际的肺腑之言,窥探他们情感世界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刘备—最哲理的遗言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

  刘备从布衣起身创业,自少年就任侠好士,仗义疏财,在多年闯荡江湖过程中他深谙人心,洞察人情,总结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御人之术,使天下贤才为其所用,终成帝业。伐吴失利后,他简居白帝城,回味自己一生从布衣到帝王的起伏坎坷,面对死亡反而多了一份释然,多了一份沉淀。

image.png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番直到现在仍备受推崇的人生哲言实际蕴含了刘备如何能够成为乱世人杰的最大智慧,涵盖了其白手起家,化弱为强最大的人格魅力。也正是靠着“以德服人”的巨大感召力,刘备才能屡战屡败而队伍愈大,屡败屡战而斗志愈昂。

  其后,刘备要求刘禅要对诸葛亮视之如父,把蜀国未来的托付诸葛亮,表现了对他的绝对信任。这一番遗嘱,将刘备的个人魅力和品德重新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子女的慈爱与眷恋,君主对臣子的信赖和嘱托,真情感人,催人泪目。

  二、司马懿—最狡诈的遗言

  “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常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

  司马懿可以说是三国里最老谋深算人物之一。他一生戎马,征战四方,为曹魏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人深沉有谋,心狠手辣,在计杀曹爽之后,为了巩固在朝廷中的地位,又肆意杀害曹氏旧臣,排除异己。司马懿倾尽毕生心血,终使得司马式在朝中执掌大权,后被司马炎追封为宣武帝。

  作为晋国社稷当仁不让的奠基人,司马懿却在临死之时告诉自己的孩子:虽然别人一直怀疑自己,但自己并没有图谋不轨,要求后代谨慎辅佐皇帝平定九州,遗嘱中透露出的是满而惧溢的忧惧和死而后已的忠心。那么深沉老烈的司马懿为何要对自己的儿子讲这番遗言呢?这个问题要从当时司马懿在当时魏国百姓眼中的形象说起。

  回顾司马懿一生,他军功卓著,历事三世,英名远扬。晚年的他,挫败诸葛亮的北伐之举,擒斩妄自尊大的公孙渊,诛杀奢靡无度的曹爽,进一步提高了其威望,魏国子民已然视司马懿为曹魏江山的守护神。就连后来毌丘俭讨伐司马师仍称“故相国懿,匡扶魏室,历事忠贞”。

  司马懿这番遗言恰恰体现了这位大枭雄内心的矛盾重重的心理:既想取而代之,创出一番大业以留子孙,又怕背负不忠不义的骂名而顾虑不已。况且当时的议论已普遍倾向将司马懿与诸葛亮做对比,司马懿害怕因为自己野心家的“瑕疵”在后世的评价上输给自己的宿敌诸葛亮,更害怕自己的儿子“篡权玷污了自己的声誉,真可谓是心计算尽,做了一辈子的“戏精”。

  三、曹操—最动情的遗言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繐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世枭雄临终之际,他的遗令却“婆婆妈妈”起来。和其他英雄人物死前慷慨激昂的壮语相比,曹操的遗言更加普通而接地气。

  他一边吩咐将自己遗下的熏香分给各位夫人,另一边又告诉婢女下人要做鞋营生,这番“分香卖履”的嘱托让后人感叹不已。这也让我们见识看到了一个铁血柔情的曹操,在弥留之际,他也“俗气”一把,念起自己的亲人和歌姬,不禁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曹操还要求自己死后,每月两次歌姬们要对着自己铜雀台的灵帐歌舞,儿子要多去铜雀台看看自己的陵墓。此时此刻的曹操已走下神坛,如普通人一样细细料理起自己身后的家务事,正如唐朝罗隐诗中所说“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曹操的这番真性情,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体贴、细腻、可亲,可谓人之将死,其言可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