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哙为什么会产生禅位的想法?为什么说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2021-05-11 11:18:05 燕王哙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燕王姬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11世纪,周代商而立。周武王分封天下,弟弟召公封于燕地,这就是燕国。在《史书》中,燕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它出身高贵、血统纯正,但700年来几乎无人知晓,俨然一个世外桃源,直到第38任国君的时候,燕国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第38任国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王姬哙。燕国的创建者召公以贤能而为世人称道,作为召公的后裔,燕王姬哙也是个品行高尚的人,他体恤百姓、反对征战、为君正直,同时,也是一个彻头彻脑的“理想主义者”。

  时值春秋礼乐崩坏,战国虎狼硝烟四起。天下财富有一半之多在齐国,姬哙担心齐王田辟彊称霸,威胁燕国,整日忧心忡忡。燕国相邦子之进言道:“(齐王)必不霸。”燕哙不解,遂问为何,子之便说:“不信其臣。”子之的目的很简单,为了使燕哙信任他、尊重他,将大权交到他手里。而燕哙的个性注定他一定会上当,所以“而听其所使。”

image.png

  战国中期,在各国相继完成变法以后,燕国也开始改革。各国无一例外是加强王权,而燕哙的想法则完全不同。上面讲过了,燕哙是一个彻头彻脑的“理想主义者”,在硝烟四起的战国,他依然走春秋道路,甚至效仿尧舜,禅让王位。

  在燕哙之前,尧舜禅让是传说;在燕哙之后的2000多年,再也没有一个君王主动让出王位。燕哙禅让,目的是使燕国强盛,可禅让这种超前的想法和行为,在战国是万万行不通的,仅三年时间,燕国大乱,百姓恫恐。

  燕哙禅让,最大的受害者是太子姬平。趁国乱,姬平联合将军市被、燕国部分贵族欲对抗子之。 齐湣王听说后,暗中联系太子平,表示一定会支持太子平。在这场斗争中,胜利者自然是齐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齐湣王带着大军收获了利益,控制并统治了燕国人民长达2年!

  700年来燕国第一次遭此大难。追根溯源,大难的起点却是燕哙的“王位禅让。”燕哙的思想超前千年,孱弱的共和之花还没有来得及开放就枯萎了。那么,燕哙是如何在乱世之中产生这种超前的思想呢?

image.png

  第一,是因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曾对太子平说:“燕国的天下是所有燕人的天下。”听听这话,耳熟不?当时变法是为了中央集权,为了加强权力,可这位爷呢?剑走偏锋、想法超前,终成泡沫。

  《韩非子·说疑》中说:“燕君子哙,邵公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挥戈田猎,又亲操耒以修畎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淮南子·人间训》中也说:“燕子哙行仁而亡”。

  由此可见,特殊时期,只有“枪杆子下出政权”才是唯一道路。燕王哙是一位励行节俭,反对奢侈,爱惜民力,提倡耕作劳动而“苦身以忧民”的君主,其“勤身而忧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古代的“圣王明君”,却因此受到天下人的耻笑。

  第二,也因为他是“理想主义者”,或者说他“死板”,甚至“虚伪”都不为过。燕哙除了以上所说行为思想外,一向尊崇尧舜的大德。大夫鹿毛寿、相邦子之就是抓住了他这种心理,才“篡位”成功。

image.png

  大夫鹿毛寿曾向燕王进言:“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於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再加上子之以齐王不能称霸的原因是由于齐王不信任部下造成的,燕哙自以”圣人在世”,最终决定走神话传说中的禅让之道。

  也正是由于这个决定,使燕国遭遇自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大难!由此可见,时势很重要、历史的潮流更重要,包括特殊时期“枪杆子下出政权”一定比“仁政”更有效,想法太前卫,从而脱离现实,更是万万不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