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的出身是怎样的?他经历过怎样的挫折与崛起?
2021-06-22 10:16:39 李泌 唐代宗 李隆基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泌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我姓李,但我的李却不是唐李,乃前朝隋李。吾六世高门望族,七岁与张九龄称友,九岁与太子交……”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出场第一幕,即自报家门。从姓氏到身世,再到极其相似的名字,可精确定位到一位历史真实人物--李泌。

  世人皆知,大唐乃李氏天下,开国皇帝唐高祖姓李名渊,李渊的父亲是西魏陇西郡公、北周唐国公李,而李的父亲,又是八柱国之一的李虎。

  何为八柱国?说的是西魏王朝八位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北魏太武帝初创这个官职时,其位在太尉(西汉最高军事长官,没有授权时,不领兵)之上,掌管国家军事大权。后来随着皇权不断弱化,柱国成了权臣。

  西魏,北周,隋,唐的开创者,都是从八柱国家族中走出来的,这么一说,这八位有点“上古大神,远古传说”的意思。

  注意到,其中有一个叫李弼的,他的六世孙,就是唐代李泌。这也能解释,为何《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说自己的姓是隋李,不是唐李。因他非李虎一支,其祖先却与李虎比肩,可谓贵族中的贵族。

image.png

  玄宗时代,正好赶上了唐朝这条巨龙最强大时的小尾巴,引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里有最开化的民风、百花齐放的文明、直言不讳的贤臣;亦有仗势欺人的权贵、祸国殃民的奸相。这些,就都被李泌给赶上了。

  先说好的:

  李泌六岁,机缘巧合,与四度被贬,三度为相的张说讨论哲学,因举一反三,才思敏捷,被对方夸赞。

  大一点儿,结识了宰相张九龄,且被后者称“小友”。张九龄曾因同僚太耿直而感到厌恶,李泌直言不讳“你就是因为耿直才做到宰相的,今天竟然厌恶耿直的人?”张九龄听后,为之振动。

  再大些,成了太子座上宾。

  当然,但凡功成名就的人,追溯其少年时,总会有些“不平凡事迹”,这几乎是史书定律。同时李泌少年成名,多少也跟他来自一个了不起的大家族有关。而真正令他成就“不凡”的,是这以后的挫折、崛起,以及无数次选择。

image.png

  一,遭遇诬陷,放纵自我

  年少有为,且与太子私交甚好,这时候的李泌是“轻狂”的。这里的轻狂,不是贬义,而是指一种外放的精神--喜欢批判,喜欢点评,喜欢否定。看不惯安禄山杨国忠之流,好,那我就写首诗讽刺。

  这种行为当然很快迎来对方的反击,在安禄山诬陷之下,李泌被送到了蕲春县。好在,宦海沉船,李泌也没在怕的,隐居名山,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

  安史之乱,再度被用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转折,军事、国际甚至朝内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玄宗退位让贤,唐肃宗继位。这个新皇帝面对一盘散沙的江山,急需“自己人”帮忙,于是请出来昔日好友兼老师李泌。

  在李泌的布防下,平叛工作有序进行,而更加难得的是,在山间“修炼”一番,他不仅通兵法,好像也明白人情世故了。肃宗想要设立元帅一职,当时广平王李俶已经是太子了,为了权衡,大家都推荐建宁王,但是李泌却认为,一定要让太子做元帅。

  究其原因,战乱时代,有军功的皇子会格外有威望,若是最后没有让军功大者继位,一是容易滋生反心,二也是会令太子难做。(这有点像当初李隆基和李成器的关系。)

image.png

  再度归隐,急流勇退

  两京被收复后,国家渐渐太平,各路权臣开始窝里斗,玩弄权术。以李辅国为首,觉得李泌跟皇帝太亲近,又是太子的心腹,早晚阻碍自己的前程。而李泌似乎也感应到了风波,主动请辞,再度归隐。

  唐代宗即位后,将李泌请回,彼时宰相元载又拿他当了眼中钉。无可奈何之下,李泌又离开朝廷了,直至德宗时,他才被拜宰相。多此被贬,多此用,第一次离开长安,是被政敌排挤,而后面,却是自愿选择了。

  《长安十二时辰》有这样一幕:李必对张小敬陈述自己的志向,是有朝一日,入朝为相,护卫这盛世太平。说到激动处,振臂高呼,激扬文字,甚至口沫四溅。

  有人觉得,这太夸张了,至少李泌不会如此。

  可事实是--李泌确是如此。

  他年轻过,骄傲过,他把出将入相想成人生巅峰,而这巅峰,他终是爬上了,可是却踏过了刀山火海,成堆白骨。过来了,再回首,心情依旧澎湃,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护卫山河,与是不是宰相,实际上没太大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