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事实力真的很弱吗?事实是怎样的?

  在人们眼中,普遍认为宋朝在所有朝代中属于最弱的那一个朝代。对外战争听到的最多的只有败退,逃跑,然后就是割地赔款。宋朝的军事实力为何那么弱?为何宋朝军事实力不堪一击但却存在300年?

  为何宋朝军事实力不堪一击但却存在300年?

  从秦朝第一次大一统开始算,中国历史至今也大约有2240年了,这两千多年,中国经历过多次王朝更换,有繁荣过,也有衰败过。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每朝每代都经历过风雨才建立起来,它们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令后人批评的一面。

  宋朝,可以分为南宋和北宋两个阶段,享国319年。从大一统的秦朝开始算,宋朝是所历经的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的朝代。这不禁让人纳闷,宋朝历史上一直被外敌侵略,军事实力最弱,为何却能存在这么久?这跟宋朝各个方面的发展脱离不了关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也就是这样的繁荣,让这个朝代存活了这么久。

  宋朝在经济上的发展可称第一。在宋代,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都有着重大发展,还有航海业,造船业,这两个方面的发展让我国发展了对外贸易,和许多国家都有经济贸易往来。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好了,国家上的其他方面才会跟着一同进步。

  对于宋朝的文化发展,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对宋朝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么高度的评价,是有事实根据的。宋朝鼎鼎有名的诗人非常多,大家随口张来,像苏轼啊,辛弃疾啊,李清照啊等等,他们所著的词大多都是经典之作,读起来朗朗上口。儒学在宋朝得到复兴,并进入了“新儒学”时代。

image.png

  科技创新和发展在宋朝也上升到一个高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宋朝得到改进并应用,还有沈括的《梦溪笔谈》,也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样的宋朝,如此繁荣,觉得是那么美妙。大家熟知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对宋朝生活的一个展现。怪不得,宋朝能够存活如此之久。

  宋朝在这样几个方面发展得非常不错,然而,宋朝的军事方面倒是让许多人诟病,认为宋朝很弱。不过确实,宋朝在军事方面的确没有做得比其他朝代好。宋朝的皇帝不信任武将,处处限制军事将领的权利,导致战场上的指挥缺少应变能力。

  宋朝在军队的培养上也非常随便,多是培养步兵,而骑兵却特别少;在数量上宋朝也在招兵养兵,但是却不注重质量,军队的纪律没有得到整肃。宋朝对抗北边的其他民族进攻,一直靠防守为主,较少进攻,所以,北方的国土也多次失去。

  不过一个国家,有利必有弊,军事方面弱不代表一个朝代就存活不下去,宋朝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或许,宋朝是一个比较文艺的朝代。

  宋朝的军事实力为何那么弱?

  矫枉过正的经验教训

  “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种军事政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时常发生着。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正因如此,在北宋建立之初,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们成为了赵匡胤的心腹之患。

  为了收回兵权,赵匡胤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成功地架空了那些开国猛将,而那些次一级的军官则用一些资望较浅容易驾驭的人物充任。但是这些手段在赵匡胤看来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为了彻底断绝武将们造反的可能,防止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重演,避免成为五代十国之后第六个短命的朝代,赵匡胤开始着手军事制度的改革。

  “更戍法”是宋朝特有的军事制度,按照“更戍法”的规定将士需常加以易置和调换,如此一来便可以做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借以防范士兵和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彻底了消除唐末五代军事将领以武力称雄一方,威胁到朝廷的隐患。但这样一来也造成了将领们尤其是主将并不熟悉所率领各部队的特性与战斗力,对下属部队亦无威严可信,势必影响作战效果。

  “崇文抑武”政策与尚武精神的衰弱

  赵匡胤除了进行军事制度改革之外,还明确提出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广开科举文选,重用文人,以至于个人科举的成功胜过任何军功,成为踏上仕途的最重要的途径。“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成为了当时的社会写照。

  除此之外,文武官员所受到的待遇也是天囊之别。北宋名将狄青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当时曾与其共事的韩琦尽管官阶和他相等,但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无可奈何之下的狄青发出了“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的感慨。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人弃武从文,古代汉人身上的尚武精神日渐衰弱,北宋的军事实力也逐渐被辽、西夏、金所超越,最终导致了北宋国土沦丧,老百姓家破人亡。

  消极防御的对外政策

  宋太宗曾经提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的观点,在宋太宗看来“内患”远比“外忧”更可怕、也更重要。所以有宋一朝实行的对外防御政策都是“守内虚外”。这种防御政策固然能够避免国内发生重大的叛乱,但是却造成了一旦对外防御失败,就只能是议和妥协,苟且偷安。

  宋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拉开了宋王朝和议的历史,在这之后的每一次议和当中,北宋丧失的不仅是大量的岁币和绢,还有宋王朝的尊严。卑躬屈膝的称臣称侄,虽然换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却也造成了宋军将士的怯战、怯敌心理。一支失去自信的军队,自然是难以在战争当中取胜。

  松弛的军法以及腐败的军政

image.png

  北宋的俊发松弛,在历朝历代可是出来名的。虽然赵匡胤自称军法严格,但是这仅限于军士和普通将校,宋初大将王全斌、崔彦进和王仁赡破后蜀时犯法,经百官集议定罪,一致认为应当处死,宋太祖却特令赦免。自从赵匡胤开了这种以法殉情的先河后,后世皇帝在处理武将的问题上便都犯起了执法松弛的毛病,一支纪律松弛的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除了松弛的军法外,北宋时期军队腐败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北宋中后期武将贪财黩货、兼并土地成风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即便如此那些参与贪污腐败的将领依旧没有受到朝廷的惩罚。

  宋朝军政腐败还体现在私役军事和刻剥军士。据史书记载,当时上层将领私役军士的劳作范围极广,如修造地宅,伐薪烧炭,种植蔬菜,织造缎子、坐褥,做木偶戏人,刺绣,奏乐等等,堪称无所不有。公器私用,让这支军队疏于训练,军不成军,极大损伤了军队的战斗力。

  宋代经济的畸形繁荣和诗词创作虽为古代社会之最,却因军队腐败而亡,这就只能让观此惨状怒发冲冠的有识者“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了。。从历史长河中看,宋代军队走向腐朽,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丧失了进取精神而走向衰败的体现。这一悲剧证明,富国并不等于能强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