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税率太低弊端那么多 统治者为什么还采用这种政策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赋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明代历史的叙述,几乎都有“重税于民,民穷于民”的说法。你一定听说过,明朝赋税特别重,全国各地的赋税都很高,政府收了太多的钱,导致了人民的极度贫困。这种观点恰恰与真实的历史背道而驰。对明朝来说,税率太低,不利于统治。税收是国家的基础。如何征税要看社会现实,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image.png

  明朝赋税到底低成什么样?

  根据数据统计,全国税额最重的是苏州府,约占农村收入的20%。其他的地方一般都在10%以下,比如山东曹县的赋役约占农村收入的9% ,甚至有的地方能低到1~5%。要是把各朝赋税从高到低排个名,明朝一定能够得到倒数。从税收金额上来看,明朝一年的税收相当于宋朝的八分之一或者清朝的四分之一,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绝无仅有了。

  而明朝与当时的英国、日本相比较,也是处于绝对的低税收范围的。以比例而言,同时代的日本,税额占收入的50%。以总额而言, 同时期的英国,人口为500万,税收每年竟达700万英镑,折合约银2000余万两,相当于把中国人口乘30倍以后的税收额!

image.png

  民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国家赋税过重,而在于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律法虽然规定了低税率,但政策一级一级落实到地方乡县中,就走了样。因为底层官吏会加倍征收,大小地主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所以农民并没有收受到实际的优惠。长此以往,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加重百姓生活的困难。

  在底层官吏层层盘剥的同时,税收方式不合理,粮食、布匹甚至是野味、木材都可以用来缴税。用实物缴税的中间损耗太多,可以说许多人力、物力、财力都被白白浪费掉了,政府一直处于低效率的运作当中。并且政府收税收得少,也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建设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就得不到改善,只能长期的处于贫困之中。

image.png

  那明朝为什么还采用低税率呢?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就会疑惑了,既然采用低税率有那么多弊病,为什么明王朝还采取了这种政策呢?

  明朝以前的游牧民族政权对于中原传统的农业社会破坏颇多。所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大臣极力恢复旧制,企图创建一个政府稳定、老百姓安分守己的农业帝国。所以政府少征税,少支出,国家处在一种“低效率”的运转状态。为了减少政府开支,明朝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来保持政府的低耗能,比如其独有的军屯制度、减少大规模公共建设、乡村自治管理。从军费、官俸等方面入手,减少开支。

  这些举措在明初期取得了一定效果,经过战乱的百姓终于可以休养生息,明帝国趋于稳定。明王朝能延续了276年,与这种“低效率”的运转方式不无关系。但是到了明后期,生产力提高,人民需要有公共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比如治水、兴修水利、改善灌溉、修路、进行技术创新等。这些都是明政府无法提供的,虽然有几次改革,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贫富差距加大,贪官污吏百出,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明帝国最终失去了活力,落后于时代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