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大器晚成的代表,他在文学方面有何成就?
2021-08-04 15:23:16 苏洵 苏辙 苏轼

  苏洵,以文学著称于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大器晚成”的榜样,也为后世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苏洵早年间不好读书,其父苏序对他也是“纵而不问”,青年的苏洵颇有任侠之气,常年游荡在外,不务正业。而当苏洵二十七岁后,突然性情大变,开始勤奋读书。

image.png

  于是,《三字经》在谈到古人勤学读书的时候就引用到苏洵的典故:“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个看起来,苏洵似乎更像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教材。

  苏洵发奋学习一段时间后,想通过考试来证明一下自己,但在参加进士及特殊才学的考测中,都没有如愿以偿地榜上有名,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

  北宋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苏洵的《衡论》、《权书》等文章上呈给朝廷,朝廷将这些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阅。宰相韩琦非常欣赏苏洵的才华,于是向朝廷举荐奏苏洵,之后苏洵任职秘书省,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那时他已经51岁了。

image.png

  于是,苏洵很感激韩琦,专门写过一首诗来感谢韩琦的知遇之恩,这首诗就是《九日和韩魏公》: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苏洵说,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头萧萧的白发。惭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在曲台编的那本书消磨了几多年华。多少回重阳节从忧愁中过来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壮心偶发。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

  这首诗作于英宗治平(1065)重阳节。十年前,苏洵四十八岁,自蜀入京,受到名臣韩琦、欧阳修的奖誉、荐举,但一直未得到朝廷重用。十年后的重阳佳节应邀参加韩琦的家宴,席间韩琦赋《乙巳重阳》诗,苏洵当晚回来后便写下了这首诗。

image.png

  这首诗,首联为谦恭之辞,登门不才为自谦,华发映罍为颂韩。颔联又延展谦恭之意,意为不堪承受丞相邀人东阁宴饮的盛情,又愧列诸老儒于曲台。颈联言其感谢丞相的惠泽,表明丞相邀饮不但消解了佳节思乡的愁绪,而且激发了自己的壮心。尾联延展壮心:暮归后,面对寒雨反而兴奋得难以入睡,干什么呢。自把新诗百遍开。说写新诗,暗寓业进之意。

  这首诗在内容上“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深刻反映了宋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苦闷;艺术风格上也是“婉而不迫,哀而不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所以这首诗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宋代著名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明允诗不多见,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婉而不迫,哀而不伤,所作自不必多也。”

  相对于诗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其散文影响力更深,以语言犀利而著称,对北宋社会的阴暗毫不留情地揭露和鞭挞。他就像独具匠心的工程师,精心布局文章结构,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为此,欧阳修及曾巩等人对苏洵的散文深爱有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