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高炽先死,朱棣真会传位给皇太孙吗?

  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病逝了。可以说朱棣寿命在长一点,就会出现朱高炽先于朱棣病逝的情况。假如朱高炽先于朱棣去世,朱棣会直接传位给皇太孙朱瞻基,他到底会这样做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虽然皇太孙在皇位继承的顺序来讲仅次于皇太子,大概率会成为未来的皇太子。但中国的皇帝继承永远不能按照某些国家的皇位继承顺序排名来决定未来的皇帝是谁,而是由在位皇帝决定的,在位皇帝想传给谁,完全可以打破常规,这就是皇权的体现。也就是朱瞻基能不能即位,要看朱棣的想法。

  朱棣喜欢朱瞻基是人所共知的,但他是真没有胆量传位。假如朱高炽早死,传位于朱瞻基。这和朱元璋直接传位给朱允炆是非常相似的,朱棣如果脑子正常,他绝对会后怕,朱明王朝万一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朱棣可能面对子孙残杀的局面。在朱高炽去世的时候,朱瞻基只有20几岁,虽然古代人成家立计都比较早,几岁做皇帝的一大把。但别忘了,朱允炆即位的时候也是20几岁。并且经过了异常精明的朱元璋的调教,还为他铲除了异己,留下了一套好班底,可以说朱元璋千算万算没有算自家人。最后的结果还是被他这个四叔朱棣翻盘。朱棣很显然会周全考虑继承人问题,这也是明明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高煦出力最多,却不得不传位自己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的一个根本原因。虽然朱棣坏了规矩,夺了太祖嫡孙的皇位,但他绝不想这件事发生在自己的儿孙身上,于是他坚决地选择长子做继承人,避免节外生枝。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有被逼迫的成份,但终究是篡位。他可以允许别人篡位,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后人坏了规矩。作为父亲和祖父,即使朱高煦阴谋篡位,他都没有杀掉,印证一句话,那就是虎毒不食子。他更不希望他死后,骨肉相残。他选择朱高炽,就是看到了朱高炽的仁厚,朱高煦的残暴。果然,朱高煦那么能作,朱高炽始终没有下手。而在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试图夺位,作为侄子的朱瞻基最初也没有动手,忍无可忍才下手收拾二叔朱高煦。如果朱高煦即位,则可能出现类似于杨广对哥哥杨勇灭口的事件。

  一旦朱瞻基直接即位,完全有被二叔朱高煦篡权的可能。朱棣就是通过家族内斗取得皇位的,侄子朱允炆虽然在靖难之役后失踪,但毕竟朱棣不正,背后有没有支持朱允炆的势力存在谁也不确定。而朱高煦在朱棣取得天下的过程中出过大力的。朱高煦有没有打败侄子朱瞻基的实力,真的都不好说。而且最关键一点,明朝初年存在的藩王问题才基本解决,一旦朱棣家族发生内乱,宁王朱权等人会不会东山再起,亦或与朱棣一系瓜分天下都是未知数。从多个角度分析,如果朱高炽先死,朱瞻基的继位没有那么强,还有之前的朱棣夺侄子皇位的情况,朱瞻基没有绝对的把握胜朱高煦,而且朱高煦还得到三弟朱高燧的支持,双方实力上难分伯仲。

image.png

  有人拿朱高煦后期的愚蠢行为来说明朱高煦斗不过朱瞻基是错误的。朱瞻基继承朱高炽的皇位合情合理,直接继承朱棣的皇位也没有问题,但属于有瑕疵的合理,对于朱棣在世的嫡子来讲,也有一定的篡位理由。尤其对靖难之役有功的朱高煦来讲更容易获得支持,这很容易造成朱元璋去世后,诸子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局面。本身这个事情就和一个大家族一样,长房长子去世了,长房长孙成为家族继承人可以,长房次子主持家事也未尝不可。而曾经有功于朱棣取得天下的朱高煦如果能够冷静一点,朱瞻基可能就需要费点心思了。

  古代帝王都很迷信,也都很警惕前朝的故事。历史上,祖传孙的例子并不多,成功案例更少,粗略统计了一下共有四次,分别是南朝齐武帝萧赜传位给孙子萧昭业辽道宗耶律洪基传位给孙子耶律延禧元世祖忽必烈传位给孙子铁穆耳明太祖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四次中除了铁穆耳坐稳了天下外,其余三次均失去皇位,萧昭业被杀,朱允炆失踪,耶律延禧还亡国被金人俘虏。可以说,祖传孙的例子,不仅少,而且大多结局都不好,甚至出现亡国的情况。朱棣不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皇孙去挑战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父子相继的皇位传承制度,而且直接传孙并不吉利,甚至有失去天下的危险。

image.png

  如果真的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朱棣一定不会让情感冲昏头脑,一定会选择儿子即位,但是朱高煦不是唯一,皇三子朱高燧可能是一个选择。朱高煦因为作得太狠,被侄子朱瞻基活活烤死,而朱高燧则善终。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朱高燧非常识时务,知道夺嫡无望,收敛了自己,虽然也和二哥朱高煦密谋夺位,但是他没有行动。在没有谋反迹象的情况下,朱瞻基不能拿三叔怎么样,还得优待他。从这些看,朱高燧是很聪明,甚至狡猾的。而朱高煦更多的时候是勇大于谋,容易吃亏。知子莫如夫,朱棣肯定也了解自己儿子的情况,在继承人选择上会倾向于同样为嫡子的朱高燧。

  好在朱高炽坚强地活到了朱棣去世,自己二十多年的太子没有白当,儿子朱瞻基也能够顺利继位。朱高炽在位时间虽短,却开了明朝著名的仁宣之治,而仁宣之后就是土木堡之变了,明朝开始衰落了。可以说朱高炽顺利继位,确保了明朝不再重演靖难之役,也避免明朝可能出现的动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