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描写百合的诗作?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021-09-02 14:17:19 程颢 谢良佐 张舜民 杨时 周敦颐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百合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百合原生长于我国,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百合就被人们作为食用和药用。

  中国的百合传到国外后,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崇。日本人于公元720年曾将百合花作为贡品献给天皇,智利和法国还把百合花作为国徽的图案,鼓励民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繁荣作斗争。

  百合,又名强蜀、番韭、山丹、摩罗、夜合花等,每一株百合都由很多块鳞片合抱而成,古人因此赋予百合“百事顺利”“百年好合”等美好寓意。

image.png

  南北朝时期,梁宣帝发现百合植株挺立,叶似翠竹,花如喇叭,芳香袭人,实在有一番独特的风韵,曾写诗赞曰: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郁。

  ——《咏百合诗》萧察·南北朝

  到了宋代,喜爱和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的窗前有一点土丘,他也没让它闲置,而是从别人那里要来一些百合种上。七十岁的陆游像个孩童般地憧憬着,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可以悠闲地坐于庭前欣赏百合,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并种之》

  一个夏天的夜晚,唐朝诗人窦叔向在表兄家寄宿,深宵酒醒,小雨轻轻地下着,庭院里的百合花的清香阵阵袭来。窦叔向再无睡意,于是和表兄聊起了在纷乱的年代总是聚少离多,那桩桩件件家事,办得是那样凄凉。而明天一早,窦叔向又要乘船去那遥远的地方,想起河桥下那青色的酒幔,窦叔向的心中不由地涌起深深的惆怅: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日。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image.png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非常喜爱百合,他说百合在春末百花凋谢之时开放,它如柿子一样嫣红的花色,吸引得无数的蜂儿蝶儿,在它旁边不停飞舞。杨万里为百合的姿容和气质所倾倒,他多想把它们移到自己的窗前,让百合的幽香陪伴自己写诗读书:

  春去无芳可得寻,山丹最晚出云林。

  柿红一色明罗袖,金粉群虫集宝簪。

  花似鹿匆还耐久,叶如芍药不多深。

  青泥瓦斛移山菂,聊著书窗伴小吟。

  ——宋代·杨万里《山丹花》

  至于那些丈夫远离的闺中少妇,一个“愁”字恐怕是她们生活和情感的主色调,所以在那东风和暖的春天,即使那百合花开得再妩媚,再妖娆,寂寥孤单的她们也无心欣赏:

  斜凭夕阳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唐·白居易《闺妇》

  在明代诗人彭日贞眼里,百合花孤芳自赏,不合花群,但彭日贞为什么还要栽种百合呢?因为彭日贞认为,百合就是自己的化身,他和百合一样清高脱俗,虽然有时难免忤逆世人,但他依然坚持做自己,特立独行,无怨无悔:

  孤芳寡所合,百合种何因。

  恐尔清高病,冥途忤俗人。

  ——明·彭日贞《幽芳记十六首·其八·百合》

image.png

  在百花丛中,百合一枝独秀,典雅高贵,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咏诵赞。

  何逊说:“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韩维说:“真葩固自异,美艳照华馆”;

  王世贞说:“露井香生百合开,夜深明月在青苔”;

  朱庸照说:“百合入夜开,人花两相照”;

  何巩道说:“清似高人还静女,逸如秋水与春山”。

  再过几天,我买的那一大束百合花就要凋谢了,我的屋子里不会再有它们的身影和香气,我是稍稍有点遗憾,但我不会为此伤感。

  因为我知道,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不会永恒,它们甚至稍纵即逝,但正因为它们生命的短暂,才使我们懂得了敬畏,懂得了珍惜。

  人生一趟,看似漫长,其实我们并不能真正地留住什么,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在拥有的时候,好好地把握你手中的一切吧。

  作者:张风莉,笔名雨枫,甘肃省白银市作协会员,《唐诗宋词古诗词》专栏作家。已出新书《生命的突围》。

  举报/反馈

  百合原生长于我国,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百合就被人们作为食用和药用。

  中国的百合传到国外后,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推崇。日本人于公元720年曾将百合花作为贡品献给天皇,智利和法国还把百合花作为国徽的图案,鼓励民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繁荣作斗争。

  百合,又名强蜀、番韭、山丹、摩罗、夜合花等,每一株百合都由很多块鳞片合抱而成,古人因此赋予百合“百事顺利”“百年好合”等美好寓意。

image.png

  南北朝时期,梁宣帝发现百合植株挺立,叶似翠竹,花如喇叭,芳香袭人,实在有一番独特的风韵,曾写诗赞曰: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郁。

  ——《咏百合诗》萧察·南北朝

  到了宋代,喜爱和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的窗前有一点土丘,他也没让它闲置,而是从别人那里要来一些百合种上。七十岁的陆游像个孩童般地憧憬着,再过一段时间,他就可以悠闲地坐于庭前欣赏百合,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并种之》

  一个夏天的夜晚,唐朝诗人窦叔向在表兄家寄宿,深宵酒醒,小雨轻轻地下着,庭院里的百合花的清香阵阵袭来。窦叔向再无睡意,于是和表兄聊起了在纷乱的年代总是聚少离多,那桩桩件件家事,办得是那样凄凉。而明天一早,窦叔向又要乘船去那遥远的地方,想起河桥下那青色的酒幔,窦叔向的心中不由地涌起深深的惆怅: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日。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image.png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非常喜爱百合,他说百合在春末百花凋谢之时开放,它如柿子一样嫣红的花色,吸引得无数的蜂儿蝶儿,在它旁边不停飞舞。杨万里为百合的姿容和气质所倾倒,他多想把它们移到自己的窗前,让百合的幽香陪伴自己写诗读书:

  春去无芳可得寻,山丹最晚出云林。

  柿红一色明罗袖,金粉群虫集宝簪。

  花似鹿匆还耐久,叶如芍药不多深。

  青泥瓦斛移山菂,聊著书窗伴小吟。

  ——宋代·杨万里《山丹花》

  至于那些丈夫远离的闺中少妇,一个“愁”字恐怕是她们生活和情感的主色调,所以在那东风和暖的春天,即使那百合花开得再妩媚,再妖娆,寂寥孤单的她们也无心欣赏:

  斜凭夕阳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唐·白居易《闺妇》

  在明代诗人彭日贞眼里,百合花孤芳自赏,不合花群,但彭日贞为什么还要栽种百合呢?因为彭日贞认为,百合就是自己的化身,他和百合一样清高脱俗,虽然有时难免忤逆世人,但他依然坚持做自己,特立独行,无怨无悔:

  孤芳寡所合,百合种何因。

  恐尔清高病,冥途忤俗人。

  ——明·彭日贞《幽芳记十六首·其八·百合》

image.png

  在百花丛中,百合一枝独秀,典雅高贵,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吟咏诵赞。

  何逊说:“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韩维说:“真葩固自异,美艳照华馆”;

  王世贞说:“露井香生百合开,夜深明月在青苔”;

  朱庸照说:“百合入夜开,人花两相照”;

  何巩道说:“清似高人还静女,逸如秋水与春山”。

  因为我知道,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不会永恒,它们甚至稍纵即逝,但正因为它们生命的短暂,才使我们懂得了敬畏,懂得了珍惜。

  人生一趟,看似漫长,其实我们并不能真正地留住什么,那么就让我们每个人在拥有的时候,好好地把握你手中的一切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