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寿命很难超过300年,汉朝与宋朝属于异数,但宋朝只有320年,而汉朝却独领风骚超过400年。与历代王朝灭亡不同,“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一直强大的汉朝为何灭亡,四百年江山的基业因何而废?
通常,人们认为与两个人关系密切,即张角与董卓:张角掀起黄巾起义,加剧社会动乱,动摇了汉朝根基;董卓进京乱政,造成中央政权的极度混乱,引发汉末诸侯并起群雄割据,这两人一前一后、一下一上,最终毁掉了汉朝江山。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汉朝四百年基业被废,固然有张角、董卓,以及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但更与此人有关,因为此人提出了一条建议,只有四个字,却成了祸乱之源。
此人叫刘焉。
刘焉,东汉末年宗室成员,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由于宗室身份,刘焉成年之后被授予郎中一职,解决了工作问题。
160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司徒)去世,刘焉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做了一名教书先生。教书没多久,刘焉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始于汉武帝),被司徒府征辟,再度步入仕途。此后,刘焉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职,其中宗正与太常是京城办公,宗正是宗室大总管,太常掌管宗庙的礼仪,这两个职位很高,却没什么实际权力。
众所周知,汉灵帝刘宏昏聩无能,导致朝堂一片混乱,政治倾轧时有发生,于是刘焉产生了躲避世乱,离开京城这一是非之地,免得惹火烧身的念头。
但刘焉身为朝廷重臣,又不能随便离开,于是188年刘焉给汉灵帝提了一条建议,关键只有四个字。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刘焉建议意思是,刺史、太守权力太大,所以才能胡作非为祸乱国家,我们不妨收回刺史、太守部分权力,用清廉的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学家将之称为“废史立牧”。
刘焉提出建议之后,还主动请求交州牧,到大汉帝国的最南方去,以躲避乱世。只是,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却听到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于是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汉灵帝一听,刘焉建议不错呀,此前刺史、太守权力实在太大,都不太听话,如果将刺史、太守部分权力收归“听话”的州牧,那么岂非可以顺畅的指点江山了?于是,对于刘焉的一条建议一个请求,汉灵帝统统批准。
然而让汉灵帝始料未及的是,刘焉这一条忠心报国的建议,却毁掉了汉朝400年基业。
所谓“牧”,是管理人民之意,“州牧”最早出现于公元前8年汉成帝时期,但当时并没有太大权力。刘焉给汉灵帝的建议,大大提高了州牧权力,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换言之,州牧就相当于独立的诸侯,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有人有兵有税收,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殷鉴不远,来者可追!一旦诸侯掌握军政大权,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比如周朝分封的诸侯都是掌握军政大权,到了东周之后却是诸侯混战,西汉前期的七国之乱等,都是因为诸侯掌握军政大权,中央王朝难以控制。与诸侯权力一样的州牧出现,必然会形成新的军阀割据,汉朝注定不得安宁,事实正是如此,188年“废史立牧”,189年董卓乱政,此后就进入汉末群雄割据时代。
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前是并州牧,刘表是荆州牧,刘焉是益州牧,袁术是扬州牧,袁绍是冀州牧,曹操做过兖州牧,公孙瓒执掌北方四个州牧......汉末群雄之中,多数或从州牧起家,或有州牧经历。通过朝廷“废史立牧”的改制,他们掌握了一州军政大权,拥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
所以,董卓乱政之后,《三国演义》中说十八路诸侯讨逆,但实际上最多只有12路诸侯,而且其中一心希望驱逐董卓、维护朝廷的州牧,只有冀州牧韩馥一个,其他主要是各地刺史与太守。究其原因很简单,朝廷权威下降,符合各地州牧利益,他们没有理由帮忙恢复朝廷权威。
讽刺的是,刘焉说“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可当他掌握益州军政之后,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驱逐董卓,维护大汉朝廷的权威。更讽刺的是,刘焉当初看上益州,是因为益州有天子之气,的确,益州是有天子之气,只是这天子之气没能落在儿子刘璋身上,而是落在刘备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为何经常打不过诸葛亮,是实力不够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众所周知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那么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的具详情
还不了解:明末毛文龙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陈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先后背叛曹操与详情
天可汗李世民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创的贞观之治?他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在详情
为什么说诸葛亮跟着刘备,既不应该后悔,但又应该后悔?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唐太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还不了解:刘彻和皇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张仪和商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是秦国详情
李世民真实的长相是什么样的?帅吗?关于这位开创大唐盛世的天子骄子的容貌,从史详情
杜甫准备的诗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详情
对孙权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孙权称详情
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是谁?毫无疑问李世民肯定是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房玄龄,作为李世详情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古代最辉煌的朝代,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更是被人颂扬备至详情
最近有人问了这个窦太后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刘启,这个其实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的原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苏武是西汉的大臣,他曾奉汉武帝刘彻之命出使匈奴,但因为匈奴与汉朝不合,被匈奴详情
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着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那就是“新朝”。这个朝代将汉朝一分为二详情
历史上曾经两次打败吕布的勇士是谁?此人就是长沙太守孙坚。三国志中记载,孙坚参详情
吕布为什么注定会失败?首先他勇而无谋有多猜忌,听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并且性详情
秦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嬴政手上,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国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徽县栗川乡的“杜公祠”里供奉的是杜甫吗?确实是这样,祠内供奉详情
还不知道:赤兔马名称的来源是什么?赤兔马,本名“赤菟”(身体大红色,像老虎一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杜甫的七律《客至》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详情
还不知道:杜甫的《旅夜书怀》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详情
杜甫的《登岳阳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详情
杜甫的《兵车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详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杜甫怎么样的心情?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详情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原文是什么?如何鉴赏?这是杜甫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详情
杜甫的三吏三别之《石壕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详情
杜甫的三吏三别之《新安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详情
杜甫的三吏三别之《潼关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此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详情
杜甫的三吏三别之《新婚别》的原文是什么?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详情
杜甫的三吏三别之《无家别》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