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情感真挚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苏轼的《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宋)苏轼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

image.png

  梭(suō):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

  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官况阑珊(lán shān):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

  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白话译文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

  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赏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