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三绝”指的是哪三首诗?将精神理念寄托在蝉身上

  唐代有三首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被后世誉为“咏蝉三绝”。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蝉是很励志的一种生物,其深藏泥土里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有可见光明的瞬间,有许多蝉出生繁衍之后即逝,一生之经过真是十分悲壮。

  蝉又名“知了”,由于和禅同音缘故,佛家认为此物很有法性,一朝出土便叫嚷“知了知了”,是因为已经参禅悟道,所以与佛法所谓“顿悟”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这与人们把蝉和竹子画一起,寓意“知足(竹)长乐”;将蝉形玉坠挂在腰间,寓意“腰缠(蝉)万贯”,此不过表达了人们内心里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

image.png

  在我国古代即有对其记载:“蝉蜕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司马迁史记·屈原》)人们往往认为蝉生性高洁,晨露为饮,出淤泥而不染,或许有感于此,蝉这种生物很得诗人的欢心,因而留下诸多与蝉有关的诗词。

  蝉成为诗人托物言志的对象,反映着文人对政治、社会、人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在蝉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精神理念。“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唐王勃《饯韦兵曹》)“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唐雍陶《蝉》)“帽檐晓滴淋蝉露,衫袖时飘卷雁风。”(唐杜荀鹤《长安道中有作》)“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宋王沂孙《蝉》)这些都是不错的咏蝉诗歌作品,但最为著名的却是被称作“咏蝉三绝”的三首诗,蝉也因此三首诗而名声大噪,成为后世寄寓情感的良好标的。

image.png

  这三只“蝉”都来自于唐朝,分别是:

  第一只喜悦之蝉,出自于以书法闻名于世的虞世南。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食着清甜的露水,嘹亮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桐叶间传了出来。声音之所以那样响亮并且会传播得很远,不是凭借秋风才产生这样的效果,而是因为蝉使劲往上爬得高才自然如此。蝉犹如此,何况人乎?人想要达到某个位置,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必须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能力,形成某种属于自己的高度。

  虞世南的蝉是一只不断上进、努力拼搏的蝉,用位于一定高度的呐喊时时提醒着大众。

image.png

  第二只高洁之蝉,出自于写出家喻户晓“鹅”的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疏事触怒武后,被诬贪赃下狱。他在狱中写下此诗,借歌咏蝉的高洁品行,表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希望能够昭雪沉冤,本诗比兴寓己,物我一体,用典自然贴切,情感遥深。一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悲苦悱恻之中,暗含愤慨,是一声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也是一种对正义的沉痛呼唤。

  骆宾王的蝉是一只遭受不白之冤、自证清白之蝉,用声声悲鸣发出嘶喊。

image.png

  第三只惆怅之蝉,出自于“无题之王”、“朦胧诗君”李商隐

  《蝉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栖息高处难得吃饱,再叫唤也没用,只是白白辛苦,就这样彻夜悲鸣,无人理会,那些树木依旧碧绿苍翠,无情莫过于此。职位卑微的诗人到处漂泊,故园早已荒芜贫瘠,此时耳听蝉声,同病相怜,由衷而起悲伤之情,因为我也是如此清贫。“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刘勰《文心雕龙》)此诗抓住蝉的特征先行摹写,结合自身直抒胸臆,情感强烈,以蝉起至蝉结,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对蝉的刻画逼真形象,对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两者交融,浑然一统。

  万物无情实有情,蝉鸣有声带寂声。夏日炎炎,在时间之外,仍仿佛听到那一声声从唐朝传到今朝的属于历史的呼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