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赏析以及其延伸阅读
2021-10-14 11:41:45 老莱子 寿梦 诸樊 夫概 申包胥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那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image.png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注释]

  1、窥牖:窥,从小孔隙里看;牖,音you,窗户。

  2、天道: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不见而明:一本作“不见而名”。此句意为不窥见而明天道。

  4、不为:无为、不妄为。

image.png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窥牖而可知也。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无在於一,而求之於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不为而成。

  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性之為體,充遍宇宙,無遠近古今之異。古之聖人,其所以不出戶牖而無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為物所蔽,性分於耳目,內為身心之所紛亂,外為山河之所障塞,見不出視,聞不出聽,戶牖之微,能蔽而絕之,不知聖人復性而足,乃欲出而求之,是以彌遠而彌少也。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性之所及,非特能知能名而已,蓋可以因物之自然,不勞而成之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