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野,三家分晋到底有多复杂?
2021-11-03 15:41:03 穆姜 东施 秦开 盗跖

  三家分晋指的是韩、赵、魏三国晋国分离出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问你三家分晋是在哪一年,你会怎么说,先别着急查答案,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历史上,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他的背后蕴含的意义却不简单,比如说三家分晋的时间,你采取不同的立场,可能时间会相差几十年。

image.png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春秋和战国的分野,更是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开始之间,当年司马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头发可没少掉,不是司马光的资料少,而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可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书。

  三家分晋为什么如此复杂,司马光为什么又如此纠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家分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圣人都搞不定的事

  孔子是中国公认的圣人,被尊为万世师表,从第一天读书开始,都要给这个祖师爷磕头,足见孔子在后世的地位之尊崇。

  但是,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却一直是四处碰壁,尤其是在他的祖国鲁国,那日子过得一直都不顺心,让孔子不顺心的就是鲁国的三桓

  所谓三桓,指的是鲁国势力最大的三个家族,因为他们都是当年鲁桓公的后代,所以被称作三桓,这三家在鲁国的势力非常大,而孔子却一直反对这三家的各种僭越行为。

  最著名的那句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只针对三桓说的,说他们不能用国君才能用的舞蹈规格,三桓之所以敢这么放肆,是因为他们的势力太大了。

  有多大呢,一直站在国君一边的孔子,终生都被三桓排挤,抱负无法实现,只能周游列国,最后在晚年才回到鲁国。

  国君的家臣,为什么能有比国君还要大的权力呢,这就要说到周代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就是分一块土地给你,这个土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税收,粮食,人民,而起子子孙孙可以世袭。

  如果单纯只是这样,似乎还不会造成家臣凌驾于家主之上的局面,更要命的是,周代的这种分封有明确的等级限制,天子只能约束诸侯,诸侯只能约束大夫,大夫只能约束比他低一级的贵族。

  简单的说就是,仆人的仆人不是我的仆人,这种逐级效忠的模式,很容易造成割据和尾大不掉,国君只能把命令发布给三桓,三桓如果不听,国君就没有办法了,国君是不能直接下令给下面的具体办事人员的,这是春秋战国时代跟后来最大的不同。

  后世的造反,只要皇帝高喊一句,将士们,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朕是会宽恕你们的,而此时很有可能除了少数造反死硬分子之外,大部分士兵都会放下武器。

image.png

  这是因为无论是兵还是将,他们效忠的都是皇帝,而春秋战国时代的效忠是逐级的,他们只效忠自己的上一级,就算国君把嗓子喊破,也没有士兵听他的,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忠君爱国这种说法。

  所以不管孔子是在朝还是在野,就是拿三桓没有办法,但就算是这样,鲁国还算是幸运的,毕竟国君还在,但当时的超级大国晋国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六大家族

  晋国是春秋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国,而且是超级大国,齐桓公的霸业在他死后,很快就衰落了,而继承齐桓公伟大梦想的是晋国。

  当时南方的楚国锋芒毕露,动不动就要北上,当时楚国可是被认为是蛮夷,而正是有了晋国的强力遏制,楚国这才停止了往北发展的步伐。

  晋国长期作为霸主,活跃在春秋的舞台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常的打仗,晋国国内跟鲁国一样,也出现了势力比较大的六大家族。

  他们分别是,魏家、韩家、赵家、智家,中行家,范家,这六大家族在晋国都很有势力,而其中势力最大的家族是智家。

  这六大家族的来历最早是晋文公重耳建立三军六卿的军政制度,后来就慢慢演变为六大家族,随着时间的推移,杀戮和战争,兼并和混乱已经成了春秋末期的主旋律。

  而智氏作为最大的家族,在范家和就都没了之后,开始联合魏、韩两家进攻赵氏,准备把赵氏的地盘也瓜分掉。

  最终赵简子经过艰苦卓绝的抵抗,在关键时刻,让韩魏两家反水,成功地反杀了智氏家族,并且完全了对智氏家族的瓜分。

  这是公元前453年的事情,这一年韩赵魏三家灭了智氏,瓜分了晋国,从此晋国宗室名存实亡,而韩赵魏三家成了实际的统治者,因为这个三个国家有经常被称作是三晋。

  历史上这点事儿不是很简单吗,不,那是你之前看到的,这里面还有个大问题,如果再问你,三家分晋或者说战国的起点是哪一年,这个问题你有答案吗?

image.png

  难道不是公元前453年吗,可偏偏司马光不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战国的起点应当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而这一年正是资治通鉴的第一年。

  名和实哪个重要

  司马光不是不知道上面我们说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决定了智氏和晋国的命运,但是他坚持把开端放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是有他的道理的。

  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在外人看来很不重要的事情,但在司马光的眼里,却非常重要,这一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从此韩赵魏作为天子承认的诸侯国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实册封什么的,都只不过是个流程,韩赵魏三家早就是诸侯国了,而起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没人敢小瞧他们,尤其是前期的魏国魏武卒非常厉害,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

  但是你要是从法理上来说,韩赵魏三家的确是在五十年里,他们是没有诸侯身份的,这个东西其实他们也不在乎,因为他们早就不在乎周天子了,还要什么册封呀,周威烈王能搞个册封,无非就是锦上添花而已,谈不上雪中送碳,你承不承认,他们都在那里,直挺挺的戳着,你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

  司马光是儒家传统的坚守者,他固执地认为,只有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韩赵魏才能成为诸侯,所以他把资治通鉴的第一年选在了这个有点奇怪的年份。

  这种名分,被司马光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情,君臣大义是宋儒最在乎的东西,当年楚王仅仅是问了问象征王权的九鼎的重量,就被严厉的怼了回去。

  可见当年的周天子还是很看重礼教这个武器的,到了周威烈王这里,则干脆承认了韩赵魏乱臣贼子的地位,看来真的是到了王纲解体,君不君臣不臣的地步了。

image.png

  这种事,齐国起是也发生过一次,齐国最早是姜子牙的封地,他们的国君都是姜氏,但是后来国君的位置,慢慢的就被国内一个很有势力的大夫给取代了,这个篡位者是田氏

  所以我们看到齐国是从西周一直都有的,其实这里面是有过改朝换代的,从姜氏齐国变成了田氏齐国,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391年。

  这一年田和废齐康公,后来又把齐康公流放到大海里面,同一年就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从此姜氏齐国彻底没有了。

  这越到后面越周王室越没有底线了,韩赵魏三家等了半个世纪,才等到了册封,这前脚刚做出放逐国君的行径,后脚就被册封,只能说天下已经彻底乱套了。

  而齐国之所以没有改名字,是因为周天子册封田氏还是齐侯,所以也就不用改名字了,司马光对这种以下犯上的事历来都是痛心疾首的。

  儒家最讲名分,如果你按照实际情况,那么战国的开始就应该是公元前453年,如果坚持儒家的名分说,那么三家分晋战国开始的时间就应该是公元前403年,这中间隔着半个世纪。

  三家分晋,看起来不过就是个简单的事实,但不同的理念,对他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觉得是应该以公元前453年作为三家分晋的起点,还是把公元前403年作为三家分晋这一年呢,欢迎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