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秦国心头大患的楚国,为什么逐渐衰落了?

  战国中前期,楚国曾是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国,为何逐渐走下神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

  五国伐齐之后,齐国损失惨重,国势大衰,其对外政策由积极制衡转为消极中立,秦齐对峙的局面结束,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并逐步确立起对六国的绝对优势。

  秦在谋划攻齐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巴蜀地区的经营,置蜀郡,设蜀守,以期巴、蜀稳定之后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后,秦接连进攻魏国赵国,相继征服了三晋,同时加紧攻掠楚国。

  其时,秦统一天下之势已势不可挡,因而楚国无意进取,对秦的政策也处于反复之中,一面防御秦国,一面又讨好秦国,具体表现为两国时战时和。楚国的这种矛盾态度终使得楚国国力大减。

image.png

  一、鄢郢之战秦攻破楚国首都

  在赵国未崛起之前,齐、楚两国是秦国的心头大患,于是秦国在战胜齐国这个强大的对手、一家独大之后,便加紧了对楚国的进攻。在这一过程中,秦、楚鄢郢之战最为关键。

  为了集中力量攻克郢都,秦昭王与赵惠文王相会,暂时停战;其次从巴、蜀和武关两个方向钳制楚国,接连攻占鄢城、邓、西陵,使得郢都完全陷入了孤立被动的局面;最后由白起率军深入,一举攻克楚国国都郢,火烧楚先王墓所在地夷陵。

  楚人震惊,陷入混乱,士兵败散,不能再战,楚顷襄王只得退到陈城以求自保。这次战争,“楚国失去了国都郢及云梦以西的全部领土”,楚国更加衰弱下去。楚国此时国势危急,但秦国却就此停下了攻打楚国的步伐。

  后来,韩非子见秦昭王时也曾论及此事。当时,若秦国可以“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民足贪也,得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由此便可一举成就霸王的功名。但是秦国当时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与楚国讲和,给了楚国喘息的机会。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楚国迁都陈城后,攻楚增加了难度。不管当时秦国是出武关还是选择沿黄河南岸进攻楚国,都是十分困难的。

  况且,陈城与中原各诸侯国相距较近,若秦国真的攻打楚国,楚国还可以向中原各国求助。因此,楚国迁都陈城之后,秦国暂时放弃了对楚国的进攻,转攻三晋,楚国得到苟延残喘的时机。

image.png

  二、楚顷襄王的亡羊补牢

  1.回光返照

  早在郢都陷落之前,大臣庄辛曾向楚顷襄王谏言:“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然而,顷襄王却认为庄辛在妖言惑众,庄辛无奈,只好前往赵国避难。郢都陷落以后,顷襄王后悔没有听从庄辛的建议,便命人前往赵国迎回庄辛。

  庄辛以“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劝谏顷襄王,并言明正是因为顷襄王疏远良臣、骄奢淫逸,不顾国家大事,所以才会有如此下场。顷襄王听后决心痛改前非,封庄辛为阳陵君。与此同时,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在襄陵相会。

  当时,秦国欲将注意力再次转向三晋,因而希望与楚讲和,避免秦国分心;楚国则为了缓解眼下的困境,答应把青阳以西割让给秦国。楚顷襄王自任用庄辛后,先是听从他的计划,“举淮北之地十二诸侯”,随后又“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使得楚国国势稍振。

  2.饮鸩止渴

  秦昭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顷襄王趁秦国对魏用兵之际,集结了十万余人,收复了江旁十五邑。楚顷襄王虽听从庄辛的建议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未真正改过自新,依旧淫逸安乐,偏安于一隅。秦自襄陵之会与楚国达成和解后,便再次将斗争矛头转向三晋。

  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在迫使韩、魏服侍秦国之后,秦昭王计划与韩、魏共同伐楚。当时,楚顷襄王担心秦国会一举攻灭楚国,所以急忙派黄歇向秦昭王进言,陈述秦、楚联合的好处,直言秦、楚相攻只会使韩、魏、齐坐大。

  黄歇指出,韩、魏两国只是表面上与秦国友好,实际上秦与韩、魏积怨已深,因此秦国打败楚国只会让韩、魏得利。况且,秦国攻打楚国,需向韩、魏借路,韩、魏可能趁机攻秦。而且,秦国一旦发兵攻楚,韩、魏、齐便会联合起来,趁着秦国和楚国交战之际掠夺土地。

image.png

  所以,当下之计,“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王壹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如此,秦国便可“一经两海,要约天下”了。

  春申君的这一计策实则是把楚国面临的危机转嫁到了三晋的头上。秦昭王听后,派人送厚礼拉拢楚国,与楚国建立了联盟。第二年,楚太子元入质秦国,两国修好,秦国得以全力对付三晋。黄歇的游说不止解决了眼下的危机,也使得秦国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没有攻打楚国,为楚国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使得楚国的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但是黄歇的这一建议为秦国日后兼并各国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案,从根本上来讲,这对楚国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另外,楚国虽被秦国削弱不少,但是基础雄厚,实力仍存,面临秦国的威胁时,楚国统治者并未奋起反抗,也未联合其他国家合纵抗秦,而是一味地妥协退让,无疑是饮鸩止渴。

  三、最后的余晖

  1.坐失良机

  楚考烈王即位前后,除秦之外,当数赵国较为强大,秦、赵之间的矛盾成为列国间的主要矛盾。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攻赵,两国僵持于长平达三年之久,但是楚国始终没有趁此大好机会包抄秦国的后路,给秦国沉重的一击,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秦军攻破郢都,对楚国已形成了心理上的威慑,再加上秦国势大,楚国担心此时出兵截断秦国的后路,日后会遭到秦国更加强烈的报复;二是当时秦、赵是当时各诸侯国中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两国相争,无论谁胜谁负,都可以互相消耗实力,减小对楚国的威胁;三是秦国正如日中天,而楚国有所衰败,无法与秦国抗衡。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国继续攻打赵国,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军民奋力抵抗,秦军久攻不下。在此危急时刻,赵国丞相平原君借姻亲关系向魏安釐王信陵君求救。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春申君带兵前往邯郸支援赵国,并与魏信陵君相互配合,击退了秦军,解除了邯郸的危机。

image.png

  次年,楚国继续与韩、魏两国配合救赵新中。楚考烈王继位后继续实行亲秦的政策,但是邯郸之战时,楚国与赵国合纵攻秦,再次与秦结怨,再加上楚都陈距魏国较近,若秦联合魏攻楚,那么楚国将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楚考烈王于秦昭王五十四年(公元前253年)将国都迁到钜阳。

  楚国自与三晋合纵之后,逐渐意识到了当下的危急局势,因而不再任秦国摆布。对于秦国来说,在“韩王入朝,魏委国听令”、各国均已削弱的情况下,楚国已经失去了它的利用价值,此时的楚国是秦统一天下的阻碍,秦国攻灭楚国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不可同日而语

  秦国在一家独大之后,便加快了东进的进程,加紧攻击楚国。在这样的形势下,楚顷襄王和楚考烈王虽然对秦作战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依旧一蹶不振,苟且偷安,虽数次合纵,却只满足于收复土地和将秦打退,无法真正地打击秦国。

  秦国在关东各国均已衰弱的情况下,一统天下之势渐成,只是由于楚国疆域较大,秦国无法立刻攻占楚国,才导致秦国对楚国的策略以逐步蚕食为主。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由于秦、楚实力的变化和秦统一之势渐成,秦国在秦楚关系中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各国均已削弱、对秦威胁较小的情况下,楚国对秦的作用大大减弱,和、战皆由秦国主导,无须过多顾及楚国的态度。纵观秦昭王时期,秦国一直秉承“和于此则必战于彼,和于彼则必战于此”的原则,有效避免了秦国两面作战,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为之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昭王凭借其杰出的贡献成为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在秦昭王的谋划下,秦国进一步打击和削弱楚国,获得了楚国的大量国土,同时击败了当时六国中最为强劲的赵国,至此,秦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与秦昭王的励精图治相比,楚顷襄王和楚考烈王仍无进取之志,依旧亲秦附秦,致使楚国江汉本土丧失殆尽,偏安一隅,楚国更加衰弱下去,直至最后灭亡。

image.png

  因此,《荀子·议兵》篇曾评论楚国道:“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秦、楚两国国君素质的差异,成为秦战胜楚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从秦孝公至秦昭王时期,秦国的四代君主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四代君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并能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及时根据局势调整战略方针,有效地打击了楚国,在处理秦楚关系时游刃有余。

  反观楚国,自楚怀王中后期开始,楚国的三代君主楚怀王、楚顷襄王、楚考烈王进取之心大大减弱,缺乏政治上的主见和远见,多次认敌为友,楚国内部虽有贤臣,却始终得不到君主的重用,致使楚国利益受损,在秦楚关系中多处于被动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