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之后,宰相刘晏为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趁着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军事空虚时发动了“安史之乱”,这长达八年的时间让唐朝元气大伤,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而且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安史之乱之后,宰相刘晏为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三字经》有云:“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而其中的“唐刘晏”就是唐朝诸多宰相之一的刘晏,他曾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在任期间,刘晏对唐朝的财政进行了改革,包括改革榷盐法、改革漕运和改革常平法等一系列措施。

image.png

  可以说,自汉武帝规定盐铁官营之后,虽然能增加朝廷的收入,但却带来了产品质量低劣、价格昂贵的弊端,所以刘晏上任之后就先对榷盐法进行了改革。首先,他削减了如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将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也就是说朝廷只掌握统购与批发这两个环节,余下的全交给盐商来解决。而且刘晏为了防止盐商哄抬盐价,还特地设立了常平盐仓,以平盐价。

  其次,刘晏还一改之前的漕运模式,将直运法改为段运法,全程分为四个运输段,它们分别是扬州、汴口、河阴、渭口等河道的交界处,要求江船不入汴水,汴船不入黄河,河船不入渭水,可以说是成倍的提高了运输效率。此外,刘晏还让军官负责押运,船工也由以前的经调改为了雇佣。

  最后,刘晏还对常平法进行了改革。他先是选择清廉干练的士人作为新设置的知院官,专门负责管理诸巡院,而诸巡院则负责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的情况。然后,他再采取“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方法,防止谷贱伤农、水旱民散的现象出现。同时,刘晏还让手下的官员购买谷物菽粟运往歉收地区,以低价出售来换取当地农民的土产杂物转卖到其他地区。这样一来,既救了天灾,又不会对朝廷造成损失,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产。

image.png

  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知道刘晏将常平品种由粮食扩大为“万货”的具体情况,但却能根据史书《新唐书·食货志》中的记载知道刘晏是如何推广“常平盐”的。(江岭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至,则减价以集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因此,通过上述所论,人们经常将刘晏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因为他的这些改革内容让唐朝在安史之乱的二十年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