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没有出现过迁都的现象,但在清朝帝王驾崩后,埋葬时却出现了两个陵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入关后一共有十位帝王,除了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因为一些原因未以帝王的形式葬入皇陵以外,清朝其他的九位帝王散落地分布在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帝王陵区,这其中清东陵埋葬着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五位帝王,清西陵埋葬着雍正帝、嘉庆帝、道光帝、光绪帝四位帝王(宣统帝溥仪也埋葬在了清西陵,不过只是附近的一个公墓),一个王朝出现两个帝王陵区,这两个陵区有哪些区别呢?
其中第一个区别就在于位置的不同,不然也不会区分为清东陵和清西陵了,清东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市,清西陵在今河北省保定市,两个陵区离北京的距离也不相同,清东陵离北京有125公里,清西陵离北京有98公里。
第二个区别在文章开头也提到了,埋葬的帝王不同,顺带着埋葬的帝王不同也会导致清东陵和清西陵的修建时间也不一样,清东陵是从顺治帝登基后开始修建的,清西陵是雍正登基后自己不想葬在清东陵又选的另外一个福祉。其实清西陵的出现真的可以说是一个意外,在原本之初清东陵的那么大一片区域足够清朝历代帝王埋葬了,但雍正帝继位后以清东陵“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然后派人寻找新的适合帝王埋葬的陵寝,如此这才出现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陵区。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出现让后来继任的乾隆帝很是尴尬,自己葬在清东陵也不是葬在清西陵也不是,为了避免别人说自己不孝顺也为了让清东陵和清西陵都不没落和尴尬,乾隆帝下诏以后各帝陵的修建需按照昭穆次序分别在东西二陵修建,所谓“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宗庙的排列次序,简单来说就是父为昭,子为穆,在宗庙中的座次则是始祖居中,然后子孙分列左右。
不得不说乾隆帝的这个提议很是可行和合适,之后的清朝皇帝虽然没有严格按照昭穆次序来分别埋葬在清东陵和清西陵,但穿插着都埋葬了几位皇帝,直到清朝灭亡。
再回到问题之初,清朝东西二陵的出现,雍正帝才是始作俑者,关于为何会出现东西二陵,雍正帝给出的官方回答是清东陵选址不适合埋葬自己,真实的原因是这样吗?
从后世清东陵继续埋葬清朝皇帝来看,显然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因此自清西陵出现以后各种猜测和怀疑喧嚣尘上,有的说雍正帝是篡位才登基的,不敢死后见自己的父亲康熙帝,所以才另辟新的陵区,有的说规格和顺序令雍正帝很不喜,所以才选择新的陵区,总之各种猜想都有,且都找到了支持自己的论点,可惜猜测总归只是猜测。
雍正帝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窃以为在雍正帝心里康熙帝更多的是君而不是父,他更多的是以臣对君的方式对待康熙帝,而不是以子的方式来恭敬康熙帝,原因很简单康熙帝子嗣太多,雍正帝作为其中的一个儿子并没有被特殊的关照,再说康熙帝最喜爱的儿子也不是雍正帝,可以说父爱在雍正帝那里是奢侈的,如此雍正帝即位后,虽然表现出了孝顺,但在选择陵寝这件事上表现出了自己的叛逆。
从雍正帝的角度来说他已经给出了不葬在清东陵的合理答案,至于后人信不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然乾隆帝也没让雍正帝失望,为此他也给后世子孙指出了一条明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在古代皇帝之下便是宰相了,宰相的权利太大,那么赵匡胤是怎么削弱宰相权详情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那么的崇尚节俭?是当时的国家没有钱吗?下面详情
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分别有哪些?很多人熟知的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军事制度改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详情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关于他的死法有各详情
对宋江和武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江为何详情
王彦章,五代时期后梁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趣详情
关羽战死,人人感到可惜,也给蜀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详情
杨荣,明朝前期大臣,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为什么陶渊明最喜欢菊花?这是因为他是个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详情
陶渊明辞官之后日子真的过得很苦吗?很多人觉得他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详情
历史上陶渊明最后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详情
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详情
毒死李煜的凶手真的是赵匡胤吗?其实不是,凶手很有可能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 约公元前21世纪,黄河泛详情
王昭君出生在西汉南郡的一个普通人家,从小便貌美如花,聪明过人,琴棋书画、诗词详情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我们都知道,中国历来都有追根问祖的传统,而且很多时候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详情
刘裕击桓玄之战,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东晋将领刘裕追击并击败把持详情
覆舟山之战,是晋元兴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东晋将领刘裕等于覆舟山(今南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为什么北宋皇陵选址都很奇特,违反传统风水?这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脑回路异于常人详情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详情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详情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陶渊明的作品类型分别有哪些?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详情
陶渊明的散文辞赋最著名的是哪几篇?主要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陶渊明作品艺术特色详情
还不知道:陶渊明的代表作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今天趣历史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详情
为什么陶渊明叫五柳先生?其实此号的来历是因为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详情
历史上陶渊明做官和弃官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详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详情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原文是什么?怎么鉴赏?此诗表现了的是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的详情
陶渊明所创作的《桃花源记》原文是什么?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理解?这是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