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韩王安都投降了为什么还会被杀?真相是什么

  韩王安是公元前238年继位的,此时的韩国已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秦帝国只用了短短14年时间,就彻底结束了东周以来500多年混乱纷争的局面。

  但也许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来不及消化,秦国来不及消化自己新增的土地和人民,六国来不及熟悉自己的新身份,于是统一之后,同样是短短14年之后,秦国全部把吃掉的六国给吐了出来。

  而且连自己的国土也没有保住,秦灭了六国之后,自己很快也灭亡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如此短命,以引发了后人无数的追忆和反思。

image.png

  其中说到秦朝速亡,说得最多的就是秦朝暴虐,这里面证据很多,尤其是秦国对待六国王室的态度,完全不宽容是他没能得到六国人民臣服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的发展都是连贯的,可能一个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而秦国对待六国君主的态度,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就是靳柯刺秦,荆轲怎么呀想不到,自己的刺杀是失败了,但却引起了秦始皇大规模严厉的报复行为。

  (01)被优待的韩王

  春秋战国以来,天子不能再号令诸侯,诸侯国之间开始了无休止的战争,同样也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适应复杂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秦始皇开始灭六国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被占领国家的情况,而且此前已经有无数的大国吞并过小国,秦始皇最初的策略本来也是要优待各国王室的,最先被灭的韩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韩国最为弱小,秦国第一个灭韩国,也是想给其他诸侯国做个榜样,优待韩王本身也是降低各国反抗的一种方式。

  公元前230年,韩国灭国,但秦国对待韩王安还是非常优待的,让他留在了自己的国度新政,而且对于韩国贵族也没有进行清算。

  这一点,从张良家的境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一共辅佐过五位韩王,长期出任丞相。

  韩亡以后,他一家继续居留于故乡,家中有家奴三百人和大量财产,都是祖上留传下来的,并没有被秦军没收。

  秦国对于韩国如此优待,也是出于日后攻灭其他国家的时候,希望不要有那么大的阻力,投降还是有好下场的,但这个时候突然意外发生了,这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02)太子丹差的太远

  在秦始皇为数不多的前期记录里面,燕国太子丹曾经和嬴政一起在赵国做人质,就成了研究秦始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史料。

  同样都是人质,在赵国的境遇可想而知过的都不会太好,他们两个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但书上没写,我们也不好乱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段经历对他们两个影响都很深刻。

  对秦始皇的影响就是赵国对他不好,灭赵之后,特意下令屠灭了当年自己做人质时候,对他们不好的赵国人。

image.png

  对太子丹的影响就是,自己心里落差太大,当年都是性命不保的小孩子,如今嬴政依然是秦王,而他依然还是个太子,国仇家恨再加上心里落差,太子丹终于使出了一个昏招,他要刺杀秦始皇。

  我们现在看来,秦始皇灭六国只需要14年,但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个过程需要多久,自己的国家又能坚持多久,毕竟历史上国家危机到只剩下两个城池还能复国的例子都在,所以谁也不知道,秦国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统一。

  但毫无疑问,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这件事,无疑会惹怒秦王,肯定会加速燕国的灭亡,而且为了让刺杀成功率更高,还献上了秦国的叛将樊於期的人头, 不管他是不是自愿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此后谁还敢投奔燕国。

  这种刺杀本来成功的概率就很小,而且就算是成功了,这跟君王猝死一样,秦国肯定会选出来一个新的秦王的,到时候燕国还是第一个被复仇的对象。

  总之无论刺秦成与不成,太子丹都把自己的国家推向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只要刺杀这个行为做出来,成与不成,燕国都将是秦国怒过发泄的对象。

  果不其然,荆轲刺秦后,秦王大怒,发兵攻打燕国,最终年轻将领李信,率军一路追杀太子丹,最终迫使燕王喜献出了太子丹的人头,但此刻早已无法平息秦国的怒火了,燕国也很快在秦国的一路追杀下亡国了。

  这次刺杀事件,直接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秦始皇对待六国王室态度大转变,从之前的怀柔,开始变得非常严厉,以至于后来的六国的君主,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的。

  而此时早已经投降的韩王安就有点尴尬了,秦始皇防备六国王室的动作,肯定要处置韩王安,于是在秦王政二十年,韩王安被从新郑迁到了郢陈这个地方,这是楚国的旧都,此时属于秦国的地盘。

  信任这种东西一旦破裂,就很难再建立起来,韩王安被迁走之后,更加激发了韩国民众的不满,终于爆发了新郑大叛乱。

  很难说谁是原因,形势一旦变坏,源头已经不重要了,处在最强军力的秦国,王翦很快回师新郑,平定了叛乱,韩王安也被秦国处死。

  不管他是否参与了新郑叛乱,他都肯定会被杀,政治的逻辑就是这么残酷,身为亡国之君,你做了什么根本不重要,对方怎么看你的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你什么都没做,想杀你总能找出理由,一千多年后的李煜最能感受到亡国之君的无奈。

  (03)偶然下的必然

  站在后世看秦朝的短命,我们总能说出来许多的理由,但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当一个全新的国家形态出现之后,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所有的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秦朝的覆灭看似偶然因素很多,但里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image.png

  秦国短时间内吞下了太多的地盘,蛇吞象这种模式,如何消化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帝国要面对的问题,罗马帝国的伟大,是因为他有时间来慢慢消化新增加的领土。

  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帝国的方式是通婚,每征服一个地方,就和当地首领的女儿结婚,这种统治模式有点类似于封建制,留下自己最信任的人来统治。

  但马其顿很快就消失了,也说明了这种松散的统治方式并不靠谱,秦国的胜利靠的是郡县制,这一点在战国争霸中已经显现出来。

  但过去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同样成功,当面积和人口都成倍扩大的时候,郡县制和法家治国,是否还行得通,最初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讨论过。

  但秦国此前太成功了,以至于过度迷恋郡县制和法家之后,谁知道这种突然间的郡县制和法家治国,在新增的上,出现水土不服是很正常的现象,再加上秦二世的各种作死,秦朝速亡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统治如此广袤的地区,是需要非常强大的制度和智慧的,秦朝速亡的最大价值就是,给后世所有王朝做了一个典范,国家应该是这个样子,但同时也拉响了警钟,国家要想维持的久,就必须刚柔并济。

  于是后面的王朝就学聪明了,他们学秦朝,同样学的是秦朝的制度,但是不明说,外儒内法,对外说我们用的是儒家的仁政,对内官僚治理那一套,还是法家的比较靠谱。

  太子丹也许没有想到,自己刺秦失败了,但秦很快也被自己的苛政给弄夸了,历史的车轮从来都有自己的轨迹,你是不是喜欢,它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身不由己是大多是身处其中人最大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