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背后隐藏着哪些危机呢?

  开元盛世,又称开元之治唐朝在开元年间进入全盛时期,但在这样无与伦比的盛世之下,却隐藏着危机,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712年,李隆基在父亲唐睿宗(李旦)的禅让下即皇帝位,从而成为大唐帝国新一任统治者。自武则天退位以来,宫廷政变多发,政局混乱。李隆基即位后,决心改变这个混乱局面,即位之初,任命姚崇、宋璟等贤能为相,大刀阔斧地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进行改革,从而使大唐帝国走向盛世的巅峰,史称“开元盛世”。

image.png

  首先,第一个就是土地兼并引发的逃户问题。

  唐朝初期,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规定户口不能异地迁移的,这个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和征收税收、征兵役等。然而,自武则天时代开始,大量百姓离开原居住地,向外迁移,到新的地方发展。他们既离开了原户籍地,同时也在新地方登记,这样就造成了管理失控。我们都知道,经济上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一味限制迁移也不是办法,若是不限制,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开荒生活,朝廷却不承认,这样就无法征收税收,这样就会大大限制国家的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改变这个问题,国家亦在土地问题上进行改革,国家执行出台更健全的均田制度,严格限制土地的转移。但是,虽有此制,依然造成豪强兼拼,无复畔限,有逾于汉成、哀之间。改革只满足于形式上的完善,罔顾现实中的社会变迁,不能在制度上进一步创新,这无疑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悲剧。开元之治表面很亮丽,实际上危机暗涌。

image.png

  第二个就是因为人口管理政策的调整而造成的兵役问题

  建国之初的唐朝,采用的府兵制度,这是一种建立在耕战相兼,兵农合一的基础上的兵役制度。这个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国家可以节省大量养兵费用。同时也解决了农民长年征战之苦和军阀佣兵自重等问题。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的增殖和不断迁移,这个制度就不合时宜了。只能够通过调整人口管理政策来应对变化,同时改变兵役制度。

  开元十二年(724)年,在宰相张说的建议下,中央的卫戎部队首先进行改革。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边防军队也进行了改革,国家号召凡兵士家族随军者,可就近分配土地和住宅,使其可以安心在边境服兵役。这项制度最适合那些不习惯农业生产的游牧民族,同时设置边境军区,以游牧民族首领统领军队。亦正是这个制度上的改革,为日后的安史叛乱埋下了导火线,成为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image.png

  盛衰转化的隐忧各有各不同,众观唐玄宗(李隆基)时代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因为制度上的创新不足而引起社会失衡。这就是盛世之下的危机,可惜的是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及时纠正这一问题,从而导致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因此由盛转衰,后续统治者众有力挽大厦将倾的决心,也没法改变大唐帝国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