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统治者对文人也是十分尊重。从表面看来宋朝没有内乱,百姓生活安稳,但实际上大宋也不缺乏蛀虫的存在,就如蔡京、王黼等贪官。那么,宋朝对于贪污是如何整饬?又对后世有何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01宋朝贪污之风盛行
随着唐朝的没落与衰退,五代十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作为一个割据混乱的时代,其社会风气可说是差到了极点。在这个时代中,臣弑君、君杀臣、子弑父等各种乱象频现,忠心二字成为了他人口中的笑谈,自私和武力才是自保和生存的关键。
面对天下乱世,鲜少有人愿意效忠,先装满自己的口袋才是正理,这也使得朝堂之上贪污腐败之气蔚然成风。而这不到百年的时间,也成为了后世不愿提及的一个时代。直到赵匡胤发动兵变,被众人拥立黄袍加身,才为这个混乱的时代画上句号,实现了祖国的大一统事业。
对于赵匡胤当皇帝一事,很多人表示不服,而这其中就有很多后周官员。为了安抚住这些躁动的前朝官员,赵匡胤采用了启用政策,即任用前朝的大臣。赵匡胤此举果真有效,毕竟以前官员可不管谁做皇帝,他们只是在乎自己能不能继续捞钱而已,腐败陋习也因此继续延续。
如果要在历史上找出一个经济上可以与盛唐相媲美的朝代,那宋朝自然是要当仁不让。宋朝时期,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没有了以前诸多的限制,“百业俱兴”一词就可以很好的形容出宋朝时的繁荣景象,经济的高多发展也促使了居民生活水品的显著提高。
正所谓“酒足饭饱思淫欲”,安逸的生活难免会出现奢靡攀比之风。百姓之间的攀比可说是小打小闹,但官员之间的攀比则是“真枪实弹”,不甘落后他人而又没有更加珍贵之物的官员,最终将黑手伸向了无辜的百姓和商户。他们内心的贪婪,犹如无底洞一般难以填满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繁荣程度虽不输唐朝,但皇帝给官员的俸禄却是要比唐朝官员的俸禄少得多。最有趣的莫过于宋朝官员的俸禄有一大半给的是实物,也就是说官员能得到的真金白银其实并不多,这样一来有的官员想要养活一大家子就很困难,难免就有人走上外门斜路。
02宋朝治腐措施
初始时宋朝统治者还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贪的不要太过分,他们也就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就是有的人不满足于现状,贪得无厌,可说是从小贪到大贪再到巨贪,引得百姓连连不满,皇帝自然也就不能再做“睁眼瞎”,毕竟惹得众怒的后果可是十分恐怖的。
为此,宋朝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宋朝官员贪污现象如此严重,无非就是没有法律上的约束。那既然如此,统治者干脆就颁布了相管的法律法规。条规明确规定官员不得进行钱财上的往来,“受贿”“行贿”之事坚决不允许出现,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法律的颁布也确实是起到了震慑的作用,毕竟官员贪财为的就是过上好生活,如果一旦被查出,吃牢饭那都算是轻的处罚,这样一来就有些得不偿失。况且众官员也确实看出了皇帝的反贪污的决心,因此谁也不愿做这个“出头鸟”,所以一时间社会竟是风平浪静。
宋朝的统治者爱才惜才一直都不是个秘密,为此统治者大兴科举考试,鼓励读书人踊跃考取功名。据统计,宋朝每年录取进士300多人,而明清两朝每年进士录取则不到百人,由此可见宋朝百姓当官着实容易。官员多了难免出现小团体,腐败现象也就渐渐滋生。
针对这一问题,宋朝统治者特意设立了奖惩和考核制度。考核官员日常的行为准则以及工作完成度,而且统治者还将是否贪污也放入了考核的内容中。对于表现好的官员进行奖励,对于不合格的官员则处以惩罚,这一举措也让众多官员为了得奖而纷纷争做“好官”。
为防止私相授受的丑陋现象,宋朝统治者规定不允许亲友在同一部门工作,这样的做法意在减少上下级偏袒帮私、沆瀣一气的情况。除此外,负责审判贪污案件的官员也不得是犯案官员的亲友,避免出现徇私枉法的情况,从而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宋朝统治者对于防止和打击官员贪污现象所做出的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宋朝的稳定,改善了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官吏人人自危,百姓生活安稳民心所向,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使得宋朝的经济蒸蒸日上,国力也日渐强大。
不仅仅是对于宋朝影响巨大,其反贪机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元朝借鉴宋朝时期的反贪机制,特别设立了中央监察机构和地方检察机构,分别监察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无法无天的现象。
元朝朱元璋对于贪污之事更是极为厌恶,他除了借鉴宋朝设立相关监察机构外,还大力推崇宋朝的严格律法。只要官员贪污到一定数量的金钱就会被处以极刑,同时百姓如果掌握了官员具体的贪污证据,也可以将其绑到京城治罪,而对于那些清官好官则是会大力表彰。
到了清朝,统治者对于宋朝的反贪机制更是大力推崇,延用了当时很多有效的反贪措施。颁布相关法律重罚贪污官员,特设反贪部门全面监督官员行为,这些对于清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都是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04总结 :
自古以来,贪污之事杜绝不止,各朝各代也都是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而宋朝的反贪机制与前朝来说是空前的巨制,于后世来看也是影响深远,哪怕是对于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借鉴意义。反贪之行虽然道路艰难长远,但也确实是对百姓有益的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