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董姓人物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董姓人物,列个名单:董卓、董擢、董白、董承、董贵人、董昭、董胄、董蒙、董遇、董巴、董弼bì、董氏(堂阳君)、董越、董旻、董璜huáng、董箕、董经、董仲连、董衡、董超、董和(魏)、董厥jué、董芬、董扶、董氏(马超妻)、董和(季汉)、董允、董恢、董朝、董奉、董袭、董岑、董嗣。显然董卓是当中最耀眼的那个人,还有董昭、董和、董允、董袭几位列传者。
“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三国志·武帝纪》
【董卓,与他相关的记载留在了众多人物的传记中,曾经权倾朝野】
“长子擢,字孟高,早卒”——《三国志·董卓传》注解
【董擢,董卓之兄,早逝】
“孙女名白,时尚未笄,封为渭阳君”——《三国志·董卓传》注解
【董白,董卓的孙女,渭阳君】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三国志·武帝纪》
【董承,这位是汉献帝董贵人之父,拥有国舅身份,衣带诏一事带领了一场团灭】
“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都亭侯薛洪、南乡亭侯董蒙”——《三国志·武帝纪》注解
【董昭、董蒙、董胄,董昭为曹操提供了众多计策,还曾提议恢复五等爵制,董胄是其子。至于董蒙只是被一笔带过】
“魏王侍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言”——《三国志·文帝纪》注解
【董遇,魏国儒宗之一,以才学著称】
“於是侍中辛毗、刘晔、散骑常侍傅巽、卫臻、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中博士骑都尉苏林、董巴等奏曰”——《三国志·文帝纪》注解
【董巴,参与劝进事宜的众多官吏之一】
“比诏书到,轨以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三国志·明帝纪》
【董弼,曹魏将领,在与轲比能交战时身亡】
“既通,帝曰:‘董寻不畏死邪!’”——《三国志·明帝纪》注解
“母姓董氏,即堂阳君,生三男二女”——《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注解
【董氏,郭女王之母,母凭女贵】
“中郎将董越来就辅,辅使筮之”——《三国志·董卓传》注解
【董越,可能与董卓有些亲戚关系,在其麾下任职东中郎将,举足轻重】
“外有董旻、承、璜以为鲠毒”——《三国志·董卓传》注解
【董旻、董璜,董旻是董卓之弟,董璜是董擢之子,都是在董卓身边效力】
“黄门令董箕等,才人侍疾者,皆所闻知”——《三国志·曹爽传》
【董箕,在司马懿指责曹爽的奏文中被捎带提及】
“议郎河东董经特嘉异节,与先非故人,密往观之”——《三国志·管宁传》注解
【董经,焦先故事中的背景人物】
“诸人各未知所对,吾乃举故太尉荀景倩、尚书董仲连、仆射王公仲并可谓为慎”——《三国志·李通传》注解
【董仲连,仅仅留了个名字】
“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三国志·庞德传》
【董衡、董超,庞德部将,因为在襄樊之战有降心被斩】
“有司奏,王遣司马董和,赍珠玉来到京师中尚方”——《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
【董和,这和季汉阵营那位不是一个人,他是为曹魏效力的】
“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三国志·钟会传》
【董厥,曾受到诸葛亮夸赞,季汉后期尚书令之一】
“军谋祭酒弘农董芬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三国志·华佗传》
【董芬,左慈故事中的病人】
“董扶字茂安”——《三国志·刘焉传》注解
【董扶,擅长谶纬,对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的就是他】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三国志·马超传》注解
【董氏,马超之妻,与儿子马秋一起被留在了张鲁那】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三国志·董和传》
【董和,曾和诸葛亮一起并掌左将军府事】
“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三国志·董允传》
【董允,董和之子,《出师表》中熟悉的名字】
“董恢字休绪,襄阳人”——《三国志·董允传》注解
【董恢,荆州士人,被诸葛亮征辟为丞相府属吏】
“孙亮废,己未,孙綝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三国志·孙休传》
【董朝,在孙皓时期颇受重视,兼领司徒】
“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三国志·士燮传》注解
【董奉,神奇的故事记载于《神仙传》】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长八尺,武力过人”——《三国志·董袭传》
【董袭,江表虎臣,却溺于风浪】
“谨遣亲人董岑、邵南等托叛奉笺”——《三国志·周鲂传》
【董岑,周鲂口中的亲近之人】
“贼帅董嗣负阻劫钞,豫章、临川并受其害”——《三国志·周鲂传》
【董嗣,被周鲂收拾的地方贼寇】
如有疏漏,还望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文学家。在东汉末期烽烟四起的年代详情
还不了解:曹操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对马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马超是个详情
还不了解:陆逊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对丁奉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被丁奉详情
姜公辅(730-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祖籍天水郡冀县详情
姜公辅(730-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祖籍天水郡冀县详情
姜公辅(730-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祖籍天水郡冀县详情
刘从一(742年-785年),字从一,广平郡(今河北鸡泽县)。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历史上忽必烈曾经发兵征伐日本,导致日本念念不忘,于是终元之世,日本不与中国同详情
有人说,三国时期的西凉就是现在的平凉,还有人说现在的平凉不是古时的西凉。到底详情
在《庄子.盗跖》中有一个故事“盗跖斥丘”,在这个故事中,被我们奉为万世师表的详情
看过《邪不压正》的人,一定会记着这个场景,扮演朱潜龙的廖凡和朱元璋比下巴。在详情
说起大清皇帝中,谁最称得上是“风流天子”,那非乾隆帝莫属,而且乾隆帝对后妃的详情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伴随着两大谋士的出山而明朗,诸葛亮出山造就了三分天下的鼎足详情
三国后期,雄踞北方的曹魏经过多年经营,国力日益增强,而与之相峙的吴蜀二国却在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马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详情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这个韩信最先投靠的并不是刘邦,而是项羽,那么韩信怎么厉害的详情
咱们知道三国只有刘备作为主公肯低声下气去请诸葛亮出山,为啥?刘备没背景,无权详情
1673年,康熙作出撤藩的决定后,吴三桂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明朝推行的开中法是什么?有什么用?此法旨在恢复受严重战祸之害的地区的经济。下详情
朱元璋设立的社学具体指的是什么?府、州、县每五十50家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详情
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色目人”兼容了各种文化基因,那么明朝与色目详情
明朝不征之国政策具体指的是什么?“不征之国”是明朝朝贡体系以及海禁政策下的重详情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用?面对倭寇的骚扰,明朝的海防政策的基础是1详情
李白有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明初诗文三大家分别是谁?这个是指我国明朝建国初期的三位文人:宋濂、刘基、高启详情
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夜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此诗表达的是诗人因秋景而生乡情详情
高适的《营州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这首绝句好似风情速写,颇有边塞生活的详情
高适的《封丘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该诗围绕诗人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展详情
高适的《燕歌行并序》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详情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该诗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详情
想知道高适《别董大》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吗?当时的大致情况是高适与董大重逢小详情
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什么可以流传千古?好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详情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整首诗流畅自然,比喻精妙,托物言志,详情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反映出了内心的什么情感?骆宾王自幼就被称作神童,自视甚详情
成语“竭尽全力”出自于哪个典故?“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