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银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银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是用来讽刺那些表面装得很清廉,暗地里却中饱私囊的官员的。确实,如果有十万两雪花银摆在面前,那将多么壮观!想要拒绝它的诱惑何其难?所以,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始终保持操守,坚持底线,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雪花银”的身影。《武林外传》当中,佟掌柜和李大嘴都参与了五岳盟主选拔的赌局,最终佟掌柜赢了,用二十文钱换来了二十两雪花纹银,馋的大嘴直流口水。《让子弹飞》中,葛优扮演的汤师爷踩中了地雷,死在了银子堆里。那个场面很震撼,也很讽刺。武侠剧中的江湖豪客们更是动不动就掏出一锭大银,然后跟掌柜的说“不用找了!”其实,这些影视剧都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用。影视剧中使用的银锭大多数都只是锡纸道具,真实的“雪花银”根本没有那么光鲜亮丽!
“雪花银”这个称谓很容易让人觉得银锭子都是雪白雪白、闪闪发光、耀人眼目的。不错,纯银确实是白色的,可是,当它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之后,表面的一层银很容易被氧化成棕褐色的氧化银(Ag2O)。而且,银锭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沾染上很多污垢,导致看起来土里土气的。特别是银锭上,一般都要刻上年号,铸造的厂家等信息,这种刻了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积累污垢的了。
除了雪花银的颜色跟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它的形状也各异。不同的时代,银锭的样子也不一样。虽然大部分银锭都是那种元宝形,就好像一只船舱很大的小船,但不同时代,铸造的尺寸规格不一样。而且平时流通中的银子,上面还会有很多牙印,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商家们要通过咬银锭,来判断它的纯度。
银是一种重金属,化学性质并不活泼,提炼起来难度也不是很大,所以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银子来做器皿和货币了。但是,古代冶金技术毕竟有限,炼出来的银子难免含有一些杂质,再加上有时候银子的流通量不足,铸造银锭的厂家们会故意往里面添加其他的贱金属。咬银锭就像我们现在收到现金的时候,要对着光看看有没有水印一样普遍。但是,咬银锭也只能对银锭的含银量做一个大概的估计,真要了解银锭的具体纯度,就要测算密度了,这也比较麻烦。
除了污垢、牙印,一个整块儿的银锭也可能会被割去一部分,用来当作零钱使用。因为一锭银子的面额是比较大的,在流通过程中十分不方便,不好找零。银子在实际流通中,大部分时间还是通过称重来计算价值,而不是直接数银锭的个数。所以,当时的商家都要准备一杆称,收钱的时候用。
我们在影视剧或者古典小说里也了解,金银的计量单位一般是“两”。那么,一两银子在今天到底值多少钱呢?
这其实也很难说的清,因为不同年代的其他物品也价格不一。就拿我们经常用来换算的粮价来说吧,和平无灾的年代,粮食产量丰富,自然粮价也低,反过来,如果遇上灾荒或者战乱,甚至会出现“米贵金贱”的情况。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40年前后),一斗米只卖200多文钱,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确实很发达,难怪被人称作“贞观之治”了。
但专家们还是综合了各种商品的价格,估算出了各个朝代一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多少。盛唐时期,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2000—4000元,北宋中期则是1000-1800元,明代大概是600多元,清代时,一两银子就只折合人民币200元左右了。
总的规律是银子在不断贬值。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人们的冶金技术越来越发达,自然界有更多的金矿被开采出来,使市面上的银子数量增加了。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大量美洲宫廷的银器、银元,以及美洲民间的银矿被欧洲殖民者掠夺,这些银子通过海上贸易流通到了中国,也增加了中国的银子流通量。
总体来说,银子还是很值钱的。要了解,明代在万历年间的国家财政收入也才差不多300万两白银,所以像《陆小凤传奇》里那样,武林豪客动不动出售几万两银子,实在太夸张了。而《红楼梦》里,贾府的人吃顿饭就要二十多两银子,足见她们生活之奢靡,这在普通农村家里够一家四口一年的开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详情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详情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详情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详情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详情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详情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详情
赵串珠(111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女。封号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吗?历史上二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详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第一个诸侯国就是齐国,周天子封其为侯爵,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地详情
文体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文景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诏书:“详情
还不了解:秦国和齐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与齐地,吕尚是谁,他还有个详情
蒙恬,一位值得后人赞叹的忠臣良将,他为巩固秦朝统一立下丰功伟绩,出生将门世家详情
对古代打仗和城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