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历史中有很多出名的人物,其中诸葛亮北伐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一段,比如第一次北伐的机会就非常好,那时正值曹操刚死,曹丕继位,蜀国也兵强马盛。诸葛亮开启了第一次北伐,前期顺风顺水,可是在街亭这个地方,却吃了一个败仗,直接导致第一次北伐烂尾了。要不然,诸葛丞相直接灭掉魏国也是可能的。
当时蜀国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将了,最终变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孙权那边也是一样的,在周瑜,陆逊,吕蒙这些人全部去世后,就断层了,沒有接任的人才,人才过少了。
在守街亭的人选上,最开始并不是马谡的,是马谡主动请命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才最终同意了的,但是当时诸葛亮账下不乏一些优秀的将领,诸葛亮本来可以有个更好的选择的,我们来看看当时诸葛亮手下有哪些人吧。
首先就是赵云,作为五虎将的最后一人,也是常胜将军,为什么不派赵云去镇守街亭呢?如果赵云前去肯定能万无一失的,而且赵云从不违抗军令,诸葛亮吩咐怎么驻扎他一定会遵从的,但是大家都遗漏的了一个问题,就是赵云的年龄太大了,而且曹真来势汹汹,也必须派一名信得过的大将前去堵截。
所以赵云被派去对阵曹真,牵制住曹真的主力,让他不能来救援就算大功告成了,街亭这边只要按他的要求稳稳守住就行了,所以觉得派赵云去守街亭是大材小用了,故而派赵云作为疑兵去牵制住曹真,待诸葛亮攻破祁山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延有大将的风范,但是属于激进派的将领,而且魏延献了一计,也就是非常出名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认为太过冒险,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所以魏延常常抱怨诸葛亮胆小、太谨慎,自己的才能都被荒废了。所以诸葛亮是不太放心魏延去守街亭的,守街亭的人必须是个老实听话的人才行。
细心去读三国志,诸葛亮其实是想要人去街亭守卫,等待后方粮草供应,然后才一鼓作气打下祁山,守街亭多则六七日,少则三五日。所以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一个事情,只要守住了街亭,就可以消灭魏军先锋,以后趁魏军惨败直捣黄龙直抵长安,那时候派魏延驻守潼关,令关兴或张苞守武关,到时候再联合吴国,同时进攻魏国,一战可定中原,随后挥师南进,灭掉吴国,完成统一。
在数次北伐中,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接近胜利的一次,可是被马谡给糟蹋了,也就是说诸葛亮没有用对人,马谡本身只能算作一个参谋,纸上谈兵还可以,并没有真正带过兵,其实当时诸葛亮账下还有一人是可以胜任这一职位的,也就是王平,有人会说,王平去了的啊,可是王平不是主将啊,所以马谡可以反驳王平,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王平是主将,以他的谨慎,肯定会按照诸葛丞相的安排来驻扎。就算马谡反驳,但是军队是听主将的,只要王平不同意,马谡也是没办法的。
王平是个什么人呢?我们来看看,首先王平是个降将,可能这也是诸葛亮不太信任他的原因吧,派去给马谡打下手。我估计当时在军中很多人都是看不起王平的,三国志里是怎么说的呢?
陈寿: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
王平从小就是在军队中长大的,不识字,也不会写字,所以被看轻是很正常的。但是有大义,为人谨慎忠勇啊,他的一生有三件大事
——街亭的时候,劝谏马谡,马谡不听;兵败,王平鸣鼓自守,张郃没敢动。(张郃作为五子良将之一,名气毋庸置疑)
——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矛盾激化,王平奉命打败魏延。(魏延作为后蜀汉时代的代表人物,名气也是很大的)
——在后来曹爽打来时,王平成功守住了,立下大功。他还会去突袭司马昭,但没敢冒险,最后撤了(曹爽魏国的大将军,名气是相当大)。
我们从这三件事可以看出来,王平完全有不输于上将的实力,而且作战谨慎,认真,从不犯错误。
王平做过的岗位许多,但一大半是监军、护军、典军。由于他认真细致嘛。王平官职一路做到了镇北大将军,属于边疆大将了,他能做到这一步完全是靠他的态度,这样不张扬,很老实的一个人,依照要求去办事,是个很可靠的将领。
可是为什么诸葛亮放着这么一个可靠的将领不用,非要用马谡呢?让王平去做马谡的手下,马谡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的人,培养的接班人,地位是很高的。对于魏延和赵云呢。那全是诸葛亮钦定的跟班。
一个归顺而来、沒有背景的文盲,沒有马谡那样的背景,沒有姜维那么青春年少的才气,沒有魏延和赵云这种追随先帝的经验,那为什么诸葛亮要选你呢?
比如像魏延这类,可以跟先帝侃侃而谈,一张开嘴巴就是说十万之众来为老大吞之的气概,跟诸葛亮一拍胸脯,要五千精英袭击长安这类想法,放在王平这里,他是一辈子都不会说出去的。所以自身的地位决定了诸葛亮的选择,所以街亭之败完全就是诸葛亮的责任,马谡只是一个背锅的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冯异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那么历史上冯异是怎么死的?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众所周知邓禹是东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那么邓禹为什么可以两任司徒?他有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历史上刘秀与刘邦到底是什么关系?刘秀真的是西汉皇族后裔吗? 这是很多读者都特详情
想知道历史上的阴丽华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有多貌美吗?她是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详情
光武帝刘秀的史书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个好皇帝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详情
想知道为什么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吗?位面之子是什么意思?其实“位面之子”就是形详情
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定都洛阳?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详情
历史上刘秀是如何对待西汉皇族的?其实相比那些自相残杀的宗族皇戚之类,刘秀做的详情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王杀开国功臣,基本已经是常规操作了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历史上冯异担当要职,那他与刘秀关系怎么样?是否互相猜忌?其实他长久居外,内心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众所周知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那么后来冯异为什么又选择追随刘秀?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很多人都误解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真正含义,之所以容易被误读详情
想知道刘秀和强项令董宣之间发生过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吗?这事情还要从湖阳公主的详情
秦始皇时期的丞相李斯自幼博览群书,胸怀抱负,又曾跟随伟大的思想家荀子学习,知详情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肯定知道赵高不能留。但他驾崩前却没有杀掉赵高,原因有五:详情
李斯斗不过赵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实际上李斯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却不是一个合适详情
一个国家的灭亡不能说是某个人造成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没有这么大的详情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详情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详情
南北朝时期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兴二年,公元432年),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详情
北魏神鹿加二年(429),北魏军远程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详情
统万之战发生于北魏始光三年(426)九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闻夏主赫连勃勃卒,详情
北魏攻夏统万城之战,发生于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至次年,是北魏详情
西秦攻北凉之战指的是西秦建弘七年(北凉玄始十五年,426年)西秦军攻北凉失败详情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闰正月至二月,宋文帝刘义隆诛杀权臣,派中领军将军到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想知道在古代执金吾是个什么官职?权利大吗?执金吾就是古代保卫京城的官员。西汉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