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杀死魏忠贤之后 明朝为什么就垮掉了
2022-04-29 12:15:46 杨涟 左光斗 魏忠贤

  对崇祯魏忠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把魏忠贤一杀,为何明朝就垮了?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兵马踏破城门。崇祯帝带着一把大刀冲进后宫,杀死了诸多后妃和皇子公主,之后又到煤山上找到一棵歪脖子树,结束了自己失败的一生。此时,距离魏忠贤被处死不过十七年的时间。

  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虽说朝政不太理想,可至少还不算太差,为什么崇祯帝兢兢业业工作十七年,最终却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呢?这一切,崇祯的贴身太监王承恩早就看得非常清楚,他的一句话,更是道破了灭国的原因。

  一、新皇登基,处死魏忠贤

  作为明朝史上最奇葩的皇帝明熹宗身在高位,却不喜欢处理朝政,反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木匠方面。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木匠活,明熹宗干脆重用魏忠贤,把朝中大小事务都交给阉人处理。

image.png

  魏忠贤一日掌握朝政,自然得罪了不少人物,其中一位就是朱由检。朱由检身为一个皇子,却时时受到阉人的控制,心里早就把魏忠贤骂了千万遍了,奈何自己的实力比不上魏忠贤,只能忍下所有的屈辱。

  1627年,朱由检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机,这一年,明熹宗因为食用“不老”丹药而亡。之后,身为同父弟弟的朱由检登基,是为崇祯。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魏忠贤的身上,往他身上安排了诸多罪名,将其处死。好不容易一雪前耻,崇祯帝一时之间洋洋自得,丝毫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之后, 不管他怎么努力,国力还是比不上从前,甚至不断往下滑,直到再也支撑不住,最终走向灭国。临终前,崇祯似乎意识到了自己杀掉的是一个助于挽救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说了一句“诸臣误朕也”。

  一国之君都已经死了,身为贴身太监的王承恩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结局。临终以前,他曾说了一句:“若忠贤在,何至于此”。面临死亡,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通通都被激发出来,不管是崇祯所说也好,王承恩所言也罢,都说出了灭国的关键——魏忠贤之死。

  二、上位者争权,害惨底层人员

  崇祯治理天下的方式与明太祖出奇地相似,然而,他模仿得了明太祖的皮相,却无法掌握其中的精粹,缺少了明太祖身上的狠辣。

  崇祯掌政期间,朝中势力主要落到了东林党手上,这些人全是空有治理理念,却无半分诚意的理论家。他们天天向皇帝汇报民间各种问题,却从来不想办法如何解决。

  再者,明朝期间,皇帝免去士大夫的各项税务,导致所有的士大夫不断地圈地。国家田地都到了士大夫手里,国家征收的税务自然越来越少。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收益方式,税收不断减少,国库自然无法饱满。

image.png

  既要保证士大夫的权益,又要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东林党干脆把所有的任务都下达到少数农民百姓手里,不断地增加税收。农民靠天吃饭,本来就已经是艰难度日,偏偏还要面临巨额税务,自然无法对朝廷心怀感恩,甚至越来越痛恨不作为的朝廷。

  关于农民所遇到的问题和农民的想法,东林党从来不放在眼里,他们每日忙着享乐,忙着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甚至忙着从皇帝嘴里抢食。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东林党不顾后果,侵占税收最为发达的南方商业。为了将利益最大化,这些人还打着各种旗号,企图让皇帝取消各项商业税收。

  最可悲的是,崇祯明知道国库空虚,却还听信小人谗言,取消原本合理存在的商业税收。可怜皇帝,丝毫不知道他这样做是在自毁长城。东林党的利益是得到保障了,国家却越来越穷了。

image.png

  崇祯期间,各地灾情不断,国家在关键时刻却拿不出钱来赈灾。面临如此无能的政府,农民又怎么愿意继续追随呢?随着农民起义的第一声号角声响起,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准备推翻恶势力,建立新政权,直至李自成的炮火攻向城门。

  让人意外的是,李自成到了皇宫以后,根本没有找到任何金银财宝。面对一团糟的状况,满心欢喜的李自成像是被泼了冷水,只剩下一句“崇祯实在太穷了”。

  三、魏忠贤到底是忠是奸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崇祯的行为无疑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谁也没有想到,魏忠贤一个阉人,执政能力竟然会强过一个皇帝。可是,此人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image.png

  在明朝还未灭亡以前,魏忠贤一直被人们认定为奸臣,哪怕到了现代,此人的名声依旧不太好听。不过,随着人们对历史解读的不断深入,魏忠贤的声誉竟然开始有所好转。有人甚至提出,魏忠贤虽然看起来像反派,却是藏得最深的忠臣,而且还是有实干的忠臣,明朝的结局之所以那么糟糕,与此人的死更是离不开关系。

  魏忠贤早年是一个无赖,这一点使他在朝堂上受到不少攻击。然而,那些攻击他的“忠臣”并不知道,正是这个不走正常线路的无赖,挽救了濒临毁灭的明朝。

  明英宗好大喜功,在太监的怂恿下前去攻打瓦剌,结果却反被打败。这一战过后,明朝的精锐几乎被消耗殆尽。国力变弱,让周围国家嗅到机遇,随时做好瓜分明朝的准备。

  面对重重危机,魏忠贤以己之力,排除了守旧派的攻击,向西域诸国求援,解决了一场危机。在与外国军队接洽的过程中,明朝学会了西方军事,使国家在军事方面得到了提升。

image.png

  另外,打仗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魏忠贤并没有把这项重担交到农民手上,而是磨刀霍霍向富商。东林党为了利益保护商业大户,魏忠贤却这些商业大户身上刮下一层油,再把钱用到一线部队。

  结语

  关于魏忠贤的“忠心”,崇祯并没有看到,只看到他在朝中排除异己,扰乱朝纲的行为,以及对他下手时的狠辣。最终,整个明朝为崇祯的错误决策埋单。

  所幸,崇祯在临终前总算看到了魏忠贤的价值,王承恩更是从始至终都知道魏忠贤的能力,这才在临死前发出“如果魏忠贤还在,明朝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的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