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当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古代当兵没有退伍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首创作于汉魏时期的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15岁参军,80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所见的悲惨情景。几乎每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为诗中主人公感到一种难言的悲戚。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当兵难道就没有退伍制度吗?15岁去当兵,80岁才让回家,这是人干的事?今天小编就来与大家聊聊古代当兵服役的那些事。
古代各个时期的征兵制度都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这里就以秦汉时期的征兵制度作为依据。
在秦代和西汉早期,所有年龄在15到70岁之间的成年男性都会被国家登记在册,跟我们现代人成年后要领身份证差不多是一回事。被登记在册的男性一生必须完成服两年兵役的义务,第一年在京师或是战场前线任“正卒”,第二年在自己所处郡县担任“戍卒”。(另一种说法是第一年在京师任“正卒”,第二年到边郡任“戍卒”。小编推断之所以出现两种说法可能是由于战争与和平时期应对方法不同所致。)
如果是和平年代,男性入伍时间一般会定在20至24岁。因为古人结婚早,20岁前基本已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接下来就该给国家效力了。当然这不仅仅是出于人道考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人口在古代是最宝贵的资源,让成年男性在家乡娶妻生子后再去服兵役,这也适合国家的最大利益。如果是战争年代服兵役时间就得看实际需求,要是真到了前线吃紧的时候,15岁登记在册后就有可能被直接送往战场。
每家每户都需安排一名成年男子去服兵役,但如果家中有人在“二十等爵制”(秦汉时期的爵位制度)中的爵位级别高于九级,或者是被皇帝下诏赦免义务的人,则可以免除服兵役。此外,任何比规定最低标准身高还矮的人都会被登记为侏儒,他们也会被免除服兵役。
由于绝大部分人都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所以古代封建王朝往往拥有一支规模很庞大的常备军。然而稍微了解过一点战争史的人都了解,战场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最勇敢、最善战的那批精锐部队,而不是跟在后面出工不出力的杂牌部队。所以古代士兵在入伍后会依据个人实际情况被挑选分类。以西汉为例,擅长步战、弓弩的士兵会被培养成“材官”,擅长车马骑射的士兵会被培养成“车骑”,擅长水上作战及深谙水性的士兵会被培养成“楼船士”。材官、车骑、楼船士都是属于精锐部队,他们的军饷和爵位都要高于普通士兵。同理,在战场上拼杀的主要也是靠材官、车骑、楼船士,其他士兵则主要负责运输、警戒等次要军事任务。
从综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当兵也是有退伍制度的。普通士兵完成两年服兵役后就可以回家,不过这还没完。每人在服役结束后,每年都需要花一个月时间以“更卒”身份在家乡附近服役,主要任务是治安巡逻,以及给家乡附近的国有大型工程项目做免费劳动力。而材官、车骑、楼船士这些精锐部队的士兵类似于今天的职业军人,他们在服役期满后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军营,也可以选择回归家乡,总之没有硬性规定。
最后再来说回到《十五从军征》,像诗中所描述的这种情况难道是假的吗?当然不假。上文中我们所说的主要都是和平年代的正常服役流程,如果换到战争年代,那制度的弹性就很大了。比如古代士兵要是参加远征,那基本打到哪里就留到哪里。继续开疆拓土或是保住现有领土都需要大批士兵,怎么可能让你一到点就回家。此外,家乡要是在战争中成了敌占区,那即便可以退伍,也很难顺利返回家乡。所以《十五从军征》中那种人间悲剧在战争时期算是常见现象。如今网上许多键盘侠天天喊着打这个,打那个,却完全忽视了战争的残酷。“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