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和司马懿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止,成为了一对宿命的对手。在这两场战役中,司马懿一直被诸葛亮压制,不敢迎战。但是随着诸葛亮的病逝,司马懿保住了曹魏的边疆。那么,这两位对手的对决,究竟是谁取得了胜利?
一、诸葛亮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司马懿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书中,对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决都有一个公论,那就是司马懿畏惧诸葛亮如虎,根本不敢和他正面交锋。甚至在《晋书宣帝纪》中,对司马懿倾尽了冷嘲热讽。书中记载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为了刺激司马懿出战,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的穿戴。
当时魏军将士对此十分气愤,大家都强烈要求司马懿出击。司马懿没有办法,只得使出花招。他向曹魏的皇帝上表,要求出击蜀军。对此心领神会的曹睿派出使者,持节前往军营阻止魏军出击,平息魏军将士的怒气。
姜维在得知曹魏使者的到来后,对诸葛亮说随着曹魏使者的到来,“贼”不会再出击了。在自己的传记中,被作者借着对手的口称为“贼”,这也是极为少见的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的表现,是何等的鄙夷。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司马懿和诸葛亮对阵后,就没有痛痛快快打过一仗。他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屡次拒绝张郃的建议,对诸葛亮采取逼迫不得已的战术。可是在卤城之战中,出击诸葛亮的魏军被打得大败。在追击诸葛亮撤退的军队时,又战死了名将张郃。
在诸葛亮发动的第五次北伐中,司马懿被诸葛亮的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得顾此失彼。他使出一切解数,才把战线稳定下来。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司马懿死守营垒不出,任凭诸葛亮在自己面前来去自如。当时蜀军为了解决给养问题,公然在战区进行屯田。军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放牧耕作,这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观。
在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追击蜀军的时候,更是把畏惧诸葛亮如虎的本质暴露无遗。他在追上蜀军时,蜀军突然调转矛头,整军迎向魏军,做出攻击的姿态。司马懿见状以为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计谋,慌忙撤退而归。为此,历史上还留下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而司马懿对此也并不否认,自嘲说自己“能料生不能料死”。
我们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在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中,诸葛亮占据了战术的主动权。但是,如果从战略上来看,司马懿却是最后的胜利者。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击破司马懿的军队,夺取关陇地区。而司马懿的战略目标是击退诸葛亮,保证曹魏疆界的安全完整。
在诸葛亮的第四、第五次北伐中,虽然司马懿遭受了战术上的失败,经常损兵折将,但是一直没有让诸葛亮实现击破自己军队主力的战略目标。正是因为无法击破司马懿的军队,诸葛亮最后饮恨而逝,没有能够占据曹魏一寸土地。
而且在与诸葛亮的战争中,司马懿还靠坚忍熬死了诸葛亮。司马懿曾经问过蜀军的使者,诸葛亮的日常起居饮食,以及诸葛亮料理政事的情况。在得知诸葛亮食少事烦的情况后,司马懿判断诸葛亮时日不多。事实果然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不久便病逝了。
对于诸葛亮的死,司马懿的隐忍对峙,也是加重诸葛亮病情的一个重要因素。诸葛亮病逝后,他的北伐大业也因此消亡了。可以说,司马懿消除了曹魏最大的对手,决定了蜀汉灭亡的命运。从战略上来看,司马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在中国百姓心中,诸葛亮永远是胜利者。
随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可是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里,诸葛亮则是真正的胜利者。在大家津津乐道的三国故事中,诸葛亮始终是战胜司马懿的主角。无论是空城计,还是火烧上方谷,司马懿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毫无还手之力。
这是因为在中国百姓的心中,对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十分敬佩。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后,就兢兢业业地为匡扶汉室的事业而奋斗。他把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都贡献给了刘备的事业,最终创建了蜀汉朝廷。
在夷陵惨败后,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的托孤,将风雨飘摇中的蜀汉江山稳定下来。他亲自率军五月渡泸,平定南中。随后整顿军队,连续向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对曹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直到病逝五丈原的时候,诸葛亮依然念念不忘北伐,为匡扶汉室而努力。
相比起诸葛亮,司马懿也是一位出众的人才。他的才能,自少年时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曹操多次征召他,司马懿都托病不去。但是在曹操成为汉朝的丞相,天下大势已定的时候,司马懿马上改变立场,投入曹操阵营。
在曹魏政权中,司马懿见后辅佐过曹操、曹丕、曹睿和曹芳四朝皇帝,三次成为顾命大臣。这种经历,连诸葛亮都自愧不如。在司马懿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为曹魏政权服务。随着他对曹魏的贡献越来越大,他的地位、权力也水涨船高。
在与诸葛亮对决的时候,是司马懿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他虽然深受曹睿的信任,但是有人依然对曹操的警告记忆犹新。在曹睿派司马懿接替曹真抵御诸葛亮的时候,曹魏朝廷中就有人表示反对。只是有了曹睿的坚持,司马懿接管了关陇地区的魏军,掌握了军权。
在曹睿去世的时候,他也学习刘备把幼帝曹芳托孤给司马懿。曹睿还专门让曹芳抱住司马懿的脖颈,让他像诸葛亮辅佐刘禅一样,去辅佐曹芳。但是让大家没有料到的是,没有几年,司马懿就忘记了曹睿托孤的请求,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的政权,为建立司马氏的晋朝铺平了道路。
正是因为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和诸葛亮相比令人不齿。所以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司马懿就算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地位却一落千丈。中国百姓宁愿相信诸葛亮的胜利,也无视司马懿的成功。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在这场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斗争中,诸葛亮永远是胜利者。
结语: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对决,诸葛亮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在战场上打得司马懿闻风丧胆,不敢出战。但是在战略上,司马懿却取得了胜利。他遏制了诸葛亮的攻势,保护了曹魏的边境。而且他还熬死了诸葛亮,为曹魏消除了心腹大患。
但是在中国百姓的心中,诸葛亮却是真正的胜利者。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赢得了大家的敬佩。相比之下,司马懿前后表现不一,为了篡夺曹魏政权不惜毁弃自己的诺言。因此,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战争中,诸葛亮永远是胜利的一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