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所作的《九日登高》吧。
刘禹锡被贬10年后作首诗,题目是《竹枝词二首》
原文是: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过既然是“二首”就说明是两首诗,上面这只是其中的经典的一首,第二首为: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两首诗的意境
整体来说,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都非常深入,全诗体现了诗人作诗时的心理意境和个性。
比如第一首诗中,先描写了一个青山绿水的江边,少女听见悠远的歌声从江水上传来,日出雨水相伴,不知道到底是晴天还是雨天。其中的“有晴”又暗含了谐音“有情”,十分的欢快有趣。同时,少女的心情非常复杂,既害怕天气的变幻又害怕情郎的心思,不但扣人心弦,而且深触情感,十分精妙。
第二首诗又有所不同,这首诗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这个异乡人的身份,一面感触巴蜀地区的气候变幻,也感触巴蜀当地人的风俗与自己不同。自己这个外来人十分想念故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这种浓郁的思乡之情跃然与诗歌之间,让人听起来都不得不有些动容。
诗的来历
其实,刘禹锡创作的诗歌一共有11首,分为《竹枝词九首》、《竹枝词二首》,是在822年至824年在夔(kuí)州任职刺史时,根据当地风俗和自己的情感抒发。
这个《竹枝词二首》就是咱们上面提到的两首经典七言绝句。《竹枝词》这个名称其实是来自巴蜀地区的传统民歌,虽然形式上也是七绝,但内容和写法上与中原的七言绝句是不同的。刘禹锡用此起名,也是入乡随俗了。
作者的成长
刘禹锡生于772年,父亲是江南小官。他从小接触诗书礼乐,读书刻苦,再加上天赋不错,很快就及第登科。后来,刘禹锡凭借才华,仕途顺利,还因为好友受到唐顺宗赏识,一度任职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唐朝财政工作,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但唐顺宗和刘禹锡、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属于改革派,他们改革政策触及了大量藩王地方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极力攻击。805年,唐顺宗不得已让位唐宪宗李纯,改革派受到极大打压和伤害,当时唐顺宗身边的8位改革派都被贬为司马、刺史,史称“八司马事件”。
按照唐朝级别,虽然从京城被贬到地方,但是当了司马刺史其实也算封疆大吏了,应该不错才对。其实,刘禹锡等人被贬的地方都是十分偏远的山区边地,不但环境不好,而且发展也不好,看似是个刺史,其实是重重的“贬官”了。
10年后,刘禹锡奉诏回长安,看见物是人非,又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诗一出,立刻引起当朝权贵震怒,再次重重把他贬官到播州。原来,刘禹锡借着诗歌,再次讽刺了那些保守官吏,暗含自己的不满。后来,刘禹锡又任连州刺史、夔州刺史(此时作诗《竹枝词》)、和州刺史。直至826年,55岁的刘禹锡才奉诏返回任东都尚书。后又外放任多地刺史,直至64岁以后,才回长安任闲职,于71岁终于洛阳。
诗歌背后的深刻情感
《竹枝词九首》、《竹枝词二首》正是刘禹锡被贬官10余年后,再次被贬官所作。作为一个满腹经纶,满腔报复的士子,连续多年的被贬使他极为郁闷难过,只有通过不断的创作诗歌来抒发情感。尤其是这句“东边日出西边雨”,成为经典,还被王安石、刘伯温作诗时直接拿去借用。
从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系列的诗: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有一种命运难改的不甘,还有一种时局难测的惆怅,隐含其中,不用明说,却暗暗有所体会。
这其实才是作者刘禹锡真正的人生感悟,这才是诗与情的完美结合,除了闻者痛惜以外,也许这才是他可以成为诗坛大家的真正精髓所在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详情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详情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详情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详情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详情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详情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详情
赵串珠(111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女。封号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吗?历史上二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详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第一个诸侯国就是齐国,周天子封其为侯爵,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地详情
文体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文景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诏书:“详情
还不了解:秦国和齐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与齐地,吕尚是谁,他还有个详情
蒙恬,一位值得后人赞叹的忠臣良将,他为巩固秦朝统一立下丰功伟绩,出生将门世家详情
对古代打仗和城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
《施公案》,清代民间通俗公案小说。早期版本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