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献帝来到关东后,实力最强的袁绍为何错过时机,没有去奉迎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的曹操能够占据政治上的主动,与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有着直接关系。正是他把汉献帝的朝廷奉迎到自己的地盘,才掌握了朝廷大义的名分。如果论实力的话,北方的袁绍集团要比曹操强大得多。为何他们却错失了这个重要的机会?
一、袁绍阵营关于奉迎汉献帝朝廷的争论。
汉献帝和他的朝廷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从关中流亡到了关东。与汉献帝所想的关东豪杰群起欢迎的状况不同,根本没有什么人来迎接他们。汉献帝和他的臣子们居住在洛阳的残垣断壁之间,连温饱都得不到保证。大家都要出去樵采才得以勉强度日,有很多人被活活饿死。
在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就是袁绍集团。他们占据四州之地,袁绍还是四世三公出身,门生故吏遍天下。袁绍以汉室忠臣的身份自居,曾经是讨董联军的盟主。但是,袁绍却没有来奉迎汉献帝,来的却是实力较为弱小的曹操。
其实曹操奉迎汉献帝也是看袁绍的脸色的,他看到袁绍没有奉迎汉献帝的打算,才亲自前来奉迎汉献帝。因为袁绍的实力强大到让曹操提心吊胆的地步,如果袁绍有意奉迎汉献帝,曹操是不敢和袁绍公开进行争夺的。
其实当时在袁绍的阵营中,也为奉迎汉献帝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主张奉迎汉献帝的是袁绍最重要的谋士沮授,不主张奉迎汉献帝的是郭图和淳于琼。沮授劝说袁绍说,你出身四世三公之家,累世为汉室忠臣。现在朝廷颠沛流离,宗庙被残毁。而那些割据州郡的势力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举兵,却只顾扩大自己的势力。
现在我们的控制区已经安定下来,兵强马壮,正好可以把汉献帝的朝廷奉迎到邺城。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天下谁还能抗拒我们。袁绍听了沮授的建议,便想要奉迎汉献帝。
但是沮授的建议遭到了郭图、淳于琼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汉室到今天已经走到了尽头,根本就没有复兴的希望了。现在英雄并起,争夺天下。就如同当年秦末一样,群雄逐鹿,先得者为王。如果我们把汉献帝迎接过来,就要受他的挟制。做个事情就要请示,如果听从汉献帝的意见就会大权旁落,不听从的话就落得个抗拒命令的名声,这不是什么好的建议。
沮授再次争辩说,现在迎接朝廷,会拥有大义的名分,而且也和现在的时局十分契合。如果不早早决定下来,肯定会有他人捷足先登。希望袁绍能够早点下决心,不要错失机会。最终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让曹操把汉献帝奉迎到了许都。当袁绍接到曹操假借汉献帝名义发来的诏令时,才追悔莫及。
二、不奉迎汉献帝朝廷的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看袁绍手下在决策是否奉迎汉献帝时的意见,就会发现沮授的意见与曹操手下荀彧、程昱得差不多。可是曹操采纳了荀彧、程昱的意见,袁绍却拒绝了沮授的意见。难道说是因为袁绍手下反对奉迎汉献帝的郭图、淳于琼的意见理由充分,才让袁绍认可吗?
实际上,我们看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就会发现他们的意见理由似是而非,结论强词夺理,根本就站不住脚。他们看到了汉献帝朝廷的虚弱,无力对天下行使自己的权力。也看到了天下群雄并起,没有人把汉献帝的朝廷看到眼里。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汉室难以再兴,必将灭亡的结论。
在这个结论的前提下,奉迎汉献帝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举动。他们认为现在是群雄逐鹿的时刻,如果把汉献帝迎来之后,做事就不自由了。所有的事情都有向汉献帝报告,如果听从汉献帝的意见,就失去了权柄,不听从汉献帝的命令,就会落下骂名。
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他们一方面强调汉献帝没有用处,迎接他对自己无利。另一方面又强调如果迎接了汉献帝,自己就要尊崇汉献帝的命令,甘心做他的臣子。对于一个没有用的汉献帝,谁会去事事遵从他呢?我们看曹操后来的所作所为,也毫不把汉献帝的政治意见放在眼中,去忠实执行的。
因此,郭图和淳于琼的意见完全是胡搅蛮缠,只是为不奉迎汉献帝寻找牵强的理由。但是,这种苍白无力的理由却被袁绍接受了。袁绍之所以会接受他们的意见,才是袁绍不奉迎汉献帝的根本愿意,那就是袁绍根本就不想奉迎汉献帝,郭图和淳于琼只是揣测袁绍的心思,为他寻找理由而已。
袁绍之所以不想奉迎汉献帝,有着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汉献帝不是袁绍立的,他是董卓进京后,废黜少帝而立的皇帝,这个行为并没有得到过袁绍的拥护。并且袁绍的家族遭到了董卓的屠杀,按照董卓意志而立的汉献帝被袁绍看成一伙的人,自然遭到袁绍的冷遇。
其次,袁绍有自立的野心,要看着汉献帝的朝廷自生自灭。袁绍凭借着自己四世三公的家族势力,在东汉末年就有了自立的野心。他早早就豢养死士,培养自己的势力。随着自己势力的壮大,袁绍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他开始不满足于做一个割据的诸侯,想要登上皇帝的宝座。
在讨袁战争的后期,袁绍就开始拉拢曹操。他把得到的一方玉印展示给曹操看,遭到了曹操的嘲笑。在取得四州之地后,他又指使手下耿包写信劝自己称帝,来试探手下的态度。对于在内心迫不及待想要称帝的袁绍,汉献帝的朝廷就成为了眼中疔肉中刺。
因此在汉献帝处于困境时,袁绍则袖手旁观,希望他们自生自灭。至于沮授所说的有其他人会捷足先登的话,袁绍根本就不予以考虑。因为袁绍实力强大,没有人胆敢忤逆袁绍的意志。
结果袁绍打错了算盘,曹操不顾他的态度,毅然奉迎了汉献帝来到许都。曹操的这一举动,完全出乎袁绍的意料之外。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虽然天下是群雄逐鹿的状态,可是大家还是奉汉朝为正统的。不顾这时袁绍已经失去先机,后悔也晚了。
结语:
在汉献帝来到关东后,袁绍的手下也为是否奉迎他进行了争论。袁绍手下的沮授奉迎汉献帝的建议,被郭图、淳于琼否决。这是因为在袁绍的心中,早就有了代汉自立的野心。对于汉献帝的朝廷,他希望能够自生自灭,以免阻挡自己的计划。
沮授向袁绍建议奉迎汉献帝,也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诱惑袁绍,险些得到了袁绍的同意。不过袁绍自认为实力强大,天下没有自己的对手,对于奉迎汉献帝的好处不屑一顾,也自信不会有人会忤逆自己的意志,奉迎汉献帝。就这样,袁绍失去了奉迎汉献帝的先机,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政治利益拱手让给了敢作敢为的曹操,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朝灭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还不了解:宋江官职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敬敏皇贵妃海城牛庄章佳氏(原称张雅氏),康熙帝的后妃,初为宫女,康熙朝时无册详情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我们都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是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情故事,这是今天趣历史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 白马银枪,七进七详情
还不了解:宋江招安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公元493年,孝武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并改拓跋姓为元姓,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详情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下面趣历史小详情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朱厚照,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下面详情
对古人力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详情
公孙渊,字文懿,三国时期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自立为燕王,年号绍汉。下面趣历史小详情
对宋代和燕云十六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详情
北宋时期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赵飞燕,即孝成赵皇后,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 独创“掌上舞”、“踽步”。她以详情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详情
对梁山好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梁山被朝廷详情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详情
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夏日酷暑时人们可以吹空调吹风扇,吃着冰西瓜或者冰淇淋,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官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红楼梦》芳官与宝玉一起吃饭,晴雯的反应为何那么大?晴雯和袭人的处事风格有什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西汉演义》 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详情
河湟 杜牧 〔唐代〕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