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公孙瓒待刘备如兄弟,收留帮助刘备,为何刘备最终还是离开了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刘备创业时期,有两位贵人相助。一位是他的同宗族人刘元起,依靠他的资助,刘备得以完成学业。另一位则是公孙瓒,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得以从一介平民,成长为一方诸侯。那么,公孙瓒对刘备的帮助如此之大,刘备为何最终还是离开他自立门户呢?
一、经过战火考验的同学情谊。
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可是在他幼年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和母亲依靠织席贩履为生。在他的族人刘元起的资助下,刘备得以投到当时名儒卢植的门下学习。在这里,刘备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人物,公孙瓒。
公孙瓒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低贱,连累了他的地位。也正是如此,他与刘备有了共同语言,双方感情很好。史书记载,公孙瓒的年纪比刘备大,因此刘备把公孙瓒当作自己的兄长。这也是刘备一生中唯一倾心以长者相待的人。
公孙瓒由于有家族的势力帮助,他的事业要比刘备发展得顺利。他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官场,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很快脱颖而出。他在与鲜卑、乌桓的战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功勋。他手下的白马义从成为天下有名的劲旅,而公孙瓒自己也早早被封为都亭侯,后来因击破黄巾军被封为蓟侯。
相比公孙瓒,刘备的道路则坎坷得多。他没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渐发展自己的队伍。有了富商的资助,他才拥有了自己的基本队伍,在东汉末年的战争中崭露头角。由于起步太低,刘备取得的成就与公孙瓒根本无法相比。
在刘备多次遇到危难的时候,他首先想起的就是公孙瓒。而公孙瓒对刘备也十分器重,多次对刘备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在被敌人打败后,刘备投奔了公孙瓒。公孙瓒让他担任别部司马,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袁绍。
在刘备作战有功之后,公孙瓒又让刘备代理平原令,后来担任了平原相。在公孙瓒的帮助下,刘备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刘备建立了一千多人自己的队伍,还收编了大批乌丸杂胡骑和几千饥民。凭借着这支力量,刘备有了开创自己事业的资本。
当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的陶谦派人向田楷求援的时候,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在救援徐州的过程中,刘备的品行、能力深得陶谦的青睐。于是在陶谦去世后,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刘备也因此离开了公孙瓒的阵营,成为拥有徐州的一方诸侯。
二、刘备离开公孙瓒的原因。
我们从刘备成长的过程,可以看到公孙瓒对他的巨大帮助。正是在公孙瓒的庇护下,刘备才得以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在公孙瓒的提拔下,刘备成为有职权的官吏。那么公孙瓒对刘备的恩义如此深厚,刘备为何还要弃公孙瓒而去呢?
首先,刘备是一个拥有自己理想的枭雄。刘备有着汉室宗亲的名分,面对当时的乱世,他清楚地拥有自己的理想。在他年少时,就指着住房旁的大桑树说,自己将来肯定要乘坐皇帝专属的羽葆盖车。刘备以刘邦、刘秀为自己的榜样,企图建立自己的王朝。
正因为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刘备才表现得与众不同。他从起兵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来投靠公孙瓒,是想要得到公孙瓒的帮助,而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屈居人下。因此,一旦条件成熟,刘备就要离开公孙瓒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其次,刘备并不是公孙瓒的部下,他处于半独立状态。当时刘备来投奔公孙瓒,是因为被敌人击破,无处容身。但是刘备在公孙瓒的阵营中,一直以半独立的状态存在着。这与公孙瓒对刘备的帮助态度有关,也与刘备这支军队的性质有关。
刘备和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袁绍的时候,他的军队并不是公孙瓒的配属给他的军队。刘备的军队主力,是他在东汉末年战争中聚集起来的。在此后,他收罗乌丸杂胡骑和饥民,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支军队只听从刘备的号令,并不听从公孙瓒的指挥。
由于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并不是从属的性质,更像是一种合作的性质。公孙瓒为刘备提供庇护的场所,提供粮饷,刘备则率领自己的军队服从公孙瓒的调遣,配合公孙瓒的主力作战。这样,一旦刘备决定离去,公孙瓒也没有办法加以阻拦。
第三,陶谦让给的徐州,是刘备事业的新起点。在救援徐州的战斗中,刘备的品行、能力得到了陶谦的欣赏。为了拉拢刘备,陶谦送给刘备四千丹杨的精兵。有了这支军队的加入,刘备的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已经不需要依托公孙瓒就可以生存下去。这就为刘备脱离公孙瓒阵营创造了条件。
在当时,陶谦面对咄咄逼人的曹操,已经感到无力抵抗。为了自己和徐州的安全,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刘备的身上。在陶谦的百般挽留下,让刘备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选择。继续在公孙瓒那里寄人篱下,还是留在徐州独立发展实力,对于刘备来说,这个答案不难选择。
因此,刘备脱离公孙瓒留在了徐州。不久之后陶谦因病去世,将徐州让给了刘备。从此刘备成长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为下一步开创他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拥有了徐州,使得刘备的事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他成为公认有资格争夺天下的枭雄。
结语:
在刘备创业的道路上,他的同学公孙瓒对他的帮助很大。和刘备有着共同语言的公孙瓒,并不因为刘备的家境寒微而歧视他。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他向刘备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他不但收留刘备和他的部下,还对他委以重任。但是刘备最终还是离开了公孙瓒。
这是因为刘备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他来投奔公孙瓒,只是为了得到喘息之机,并不是放弃理想,屈居人下。因此,刘备和他的军队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不听从公孙瓒的编组。在得到陶谦资助的兵力,离去的条件成熟后,再加上陶谦的许诺,刘备最终选择从公孙瓒阵营离开,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详情
孛儿只斤·术赤(1177年—1225年),蒙古国军事将领。又译拙赤、珠齐、述详情
赵谌(1117年-?),宋钦宗赵桓长子,朱皇后所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全福帝姬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之女。于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之后详情
赵小金(1126年 - 112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详情
赵金铃(112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女。封号详情
赵金姑(1121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女。封号详情
赵赛月(1119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女。封号详情
赵金印(1118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女。封号令详情
赵金珠(1117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女。封号详情
赵串珠(1114年 - ?),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女。封号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详情
还不了解:古代城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吗?历史上二帝曾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详情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第一个诸侯国就是齐国,周天子封其为侯爵,位置在今天的山东地详情
文体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文景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工商业方面,汉文帝下了一个很重要的诏书:“详情
还不了解:秦国和齐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与齐地,吕尚是谁,他还有个详情
蒙恬,一位值得后人赞叹的忠臣良将,他为巩固秦朝统一立下丰功伟绩,出生将门世家详情
对古代打仗和城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利州之战发生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当时益州总管王谦起兵反,遣达奚甚攻详情
杨坚平王谦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至十月,左丞相杨坚命柱国梁睿详情
尉迟迥之乱,又称杨坚平尉迟迥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众所周知文景之治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那么历史上文景时期的与民详情
想知道文景时期的赋税制是什么样的吗?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详情
影视剧《梦华录》正在热播,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始终不明白:宋引章是著名的琵琶女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
《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是明代余象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