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乾隆十三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十三年,为何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这段话不仅仅再一次出现在乾隆皇帝的口中,而乾隆帝本人似乎对于十三这个词十分的敏感,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雍正在位十三年就去世,或许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而乾隆帝的预言似乎也十分的准确,在乾隆十三年,发生许多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大事件,而乾隆帝出于未知的恐惧或者又是出于防范于未然。

  在那一年乾隆帝对于国家的管理特别是对于官员的治理,达到了堪称清朝历史上最严苛的地步。而为何说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转折点,乾隆十三年

  雍正十三年,清世宗驾崩,清高宗登基,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乾隆帝可以说是整个清朝最幸运的皇帝,不仅仅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余年,且当时清朝正处于国力鼎盛之时,百姓安居乐业。

  从其父雍正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王朝,乾隆皇帝一开始留给朝廷大臣的印象是宽厚、温和的皇帝,然而这样的场景并没有持久多久,乾隆十三年,是乾隆帝治下风格大变的一年,那一年也发生了许多影响清朝历史进程的大事。

  乾隆十三年,乾隆帝的皇后富察氏去世 乾隆帝十分的悲痛,富察皇后和乾隆帝可以说是伉俪情深,曾经称赞富察皇后为古往今来第一贤后,虽然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嫌疑,但是也可以反映出富察皇后在乾隆帝当中的地位。

image.png

  有一次乾隆帝不幸患病,虽然后来经过太医的治理,得到了好转,但是身体十分的虚弱,需要人服侍百日。

  这原本可以交给手下人去办理,但是富察皇后却亲自搬到皇帝寝宫的外面,对乾隆帝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直到乾隆帝恢复身体之后,才搬回寝宫当中。

  富察皇后可以说是乾隆帝的贤内助,夫妻二人休戚与共。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贤后却在乾隆十三年去世,乾隆帝十分的悲痛。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乾隆十三年清王朝在大小金川的战事当中频频失利。

image.png

  乾隆帝一开始对于征讨大小金川的战事信心满满,但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乾隆帝一巴掌,清朝军队在来到大小金川之时,才发现敌军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形。

  而清朝的军队无法施展开全部的实力,清朝军队采取了掘地道、炮轰击等所有能够想到的战术,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乾隆帝征讨大小金川的信心开始动摇,命令清军暂时休整,不料却被敌军抓住时机,对清朝军队发起突袭,清军死伤惨重,第一次征讨大小金川的战役以失败告终。

  后来乾隆帝再一次派遣将军前去攻打大小金川,但是再一次遭遇的惨败,前线的指挥官避战不前,竟然玩起了遥控战争的那一套,乾隆帝十分的愤怒,前线战事不利,对于好大喜功的乾隆帝而言是有损其英明神武的明君形象的。

  二:最严苛的一年,百官静若寒蝉

  乾隆帝在受到爱妻去世和前线损兵折将的双重打击之后,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特别是由孝贤皇后的葬礼事件引起了一大批官僚被贬谪或者赐死,使得乾隆初年相对平静的宦海掀起巨大的波浪,乾隆的御下风格开始由宽转严。

  按照惯例翰林院负责大行皇后的有关册文的撰写,当时交给乾隆帝的册文当下既然将皇后写成了皇太后,按照以往的惯例,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改过来就行了,但是乾隆帝却因此大发雷霆。

  将掌管翰林院的学士阿克敦革职查办,交给刑部治罪,最后刑部给阿克敦定了一个绞监候,乾隆帝十分的不满,认为刑部的官员有偏袒的嫌疑,于是乎将刑部的大小官员统统革职查办,当时的吏部侍郎等人也因此受到的牵连。

image.png

  乾隆帝不仅仅只是针对朝廷的官员,而是针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孝贤皇后的葬礼之上,乾隆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因为表现得不够忧伤而被乾隆帝痛斥。

  乾隆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并不是孝贤皇后所生,和皇后的感情也不深厚,参加葬礼只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不仅仅是这两位皇子,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种心态。

  但是这种表现在乾隆帝的眼里就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乾隆帝痛斥二人"不忠不孝,枉为人子",直接就宣判这两位皇子从此之后再无缘皇位。

image.png

  对于这两位皇子来说不仅仅是无妄之灾,更是灭顶之灾,正当众大臣以为乾隆帝在处理了两位皇子和一众大臣之后,就此平息,不料这才是刚刚开始。

  乾隆帝给予了孝贤皇后极高的葬礼规格,对此十分的重视,当时的工部官员因为皇后的册宝封面做得不够精美,认为这些官员是对孝贤皇后的不敬,勃然大怒之下将工部尚书等一众官员统统革职查办,交给有司问罪。

  在刑部、工部和吏部之后,礼部也没有逃脱乾隆帝的怒火,在礼部主持孝贤皇后的祭祀典礼当中,因为贡桌子清理的不够干净,乾隆帝直接将礼部上下所有的官员全部降职处理,礼部尚书更是被一撸到底,贬为庶民。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按照惯例在皇后去世的时候是不允许剃发的,但是在此前的历史当中,这项制度并没有完全被落实比如在雍正皇帝去世的时候,不少的官员就在百日之内剃发,并没有受到处罚。但是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乾隆帝特别重视这项规定,要求所有的臣民都必须遵守这项规定。

  但是并没有引起大臣的足够重视,乾隆帝也丝毫不留情,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建、湖广总督两位封疆大吏就因为在这白天之内剃发过,直接被乾隆帝赐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等一众巡抚也因此丢了官职。

  从这个角度来看,乾隆十三年确实是清朝历史上最严苛的一年,因为一点小事就可能丢了官职性命 那么乾隆帝如此严苛的背后有何用意呢?

image.png

  三:严苛背后的深意

  乾隆十三年严苛的背后是乾隆帝从严治理的转变,乾隆帝在继位之初是比较反对雍正朝简单残暴的治理风格的,在上台之后,乾隆帝采取宽和的治理方针。

  但是随着乾隆帝治理的放松,各地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却大大上升,原本在雍正事情开始转好的官场生态再一次恶化,百官懈怠之风愈演愈烈。

  乾隆帝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经过十三年的实际治理国家的经验积累之后,乾隆帝意识到一个合格的帝王不能一味的无限的讲求宽容。

image.png

  特别是在封建专制的政体当中,臣子不可能像皇帝一样对国事上心,而自己有需要依靠这些人来治理国家,从严治理成为乾隆帝不得不选择的一条路。

  乾隆帝对自己手下的臣子满意度越来越低,最终在孝贤皇后的葬礼当中彻底地爆发出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乾隆帝越来越认同父亲雍正的执政风格。

  要想管理这些大臣,必须要宽严相济。而在乾隆帝从严治理之后,清朝上下的大臣不得不谨言慎行,尽心办事,到了乾隆中期,吏治再一次走向清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