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牡丹亭》这出戏与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2022-08-31 14:35:00 禧妃 孝德显皇后 慈安 咸丰 慈禧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贾元春省亲点的四出剧目,最后一出是《离魂》,出自《牡丹亭》,与《仙缘》的《邯郸记》一样,都出自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红楼梦》中涉及了非常多的戏曲,大都对情节有伏笔和影射的促进作用。脂砚斋批语就提及《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贾元春省亲接近尾声,戏曲收尾是为古人特殊寓意。往往剧目在高潮中结束,也代表“曲终人散”。

image.png

  《离魂》伏林黛玉之死,对林黛玉死因有分歧的观点,基本可以作为参考。

  《离魂》出自《牡丹亭》,讲述十六岁的杜丽娘因爱生愁,因愁生病,于中秋佳节之夜临终前对月长吟:

  一曲长歌绝世缘,香消玉陨好婵娟。

  悲情女子离魂去,入意男儿在哪边。

  明月夜,问冰蟾,牡丹亭梦几时圆。

  幽光残照秋风里,呜咽声中已泫然。

  杜丽娘“慕春而死”,死于相思。所谓“因爱生愁,因愁生病”,正是林黛玉一般!贾宝玉也说她:

  (第三十二回)“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人为情死,往往于真疼真爱真怜真惜中,每每生出难解之心病。林黛玉因情而病,为贾宝玉泪尽而亡,是自然而死。就像杜丽娘一样,绝不会自绝于世,所谓“上吊”“沉湖”观点不免牵强。

  《牡丹亭.离魂》中,有【集贤宾】曲牌,唱腔凄婉,洞箫呜咽,意态缠绵,如泣如诉,直教人听得心头发颤,潸然泪下……

  贾母后文两次命人于水中月夜吹洞箫助兴,就与这《牡丹亭.离魂》之《集贤宾》对应。

  (第五十四回)贾母道:“……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指湘云道:“我象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比这个更如何?”

  《寻梦》同样出自《牡丹亭》,芳官后文在贾宝玉生日当晚又唱一出《赏花时》,则出自《邯郸记》,将宝黛钗三人姻缘故事囊括。

  小戏子芳官重要,她姓花,与袭人身具钗黛基因类似,以至于她归了贾宝玉。而她最后出家为尼,也是癞头和尚度化林黛玉不果的延续。

  中秋节贾母叫人萧管鸣奏,那呜呜咽咽的声音传来,贾母为之留下了泪水,更引开了妙玉。而林黛玉和史湘云听着“萧音”联诗,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二句谶语般诗句。

image.png

  “冷月葬花魂”,毫无疑问暗示林黛玉死于一个月圆之夜,与《牡丹亭》中杜丽娘中秋夜相思而死的情节对应。

  林黛玉的情感,也源自《西厢记》和《牡丹亭》。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林黛玉与贾宝玉情感分水岭,对她情感触动极大。

  可惜,林黛玉终究还是与贾宝玉有缘无分。她最后远嫁异国为妃,就像那被贾赦八百两银子买来的嫣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既是大观园的悲歌,也是林黛玉的悲歌。

  综上,林黛玉的一些重要人生线索,《牡丹亭》都有伏笔,属于曹雪芹抽丝剥茧的借鉴。

  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曹雪芹将之设定为“三生三世”的爱情故事,都是再续前缘之意。当然,林黛玉与贾宝玉最终的了悟,并非《牡丹亭》,而是秦太虚的《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因秦太虚,而有了秦可卿和《红楼梦》之情,更有了太虚幻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