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在宋朝,明确规定“七十致仕”,为什么仍有官员到了年龄不退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致仕,还禄位于君。”这是古人对于退休的认知,从这个描述来看,似乎有点单方面的幽怨感。因为这句话说的很明显,当官就有禄位,不当官就什么都没有。所以当官就好像跟皇帝签订了优越的条款,退休以后这个条款就还给了皇帝。所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古代官员很不想退休。
但是,我们稍微了解一点历史就会发现,哪个朝代都明确的规定,官员到了退休的年龄都必须要退休。特别是到了宋朝时期,关于退休居然还有了年龄界定,所有达到70岁的官员必须退休,不管你是什么级别。这就让人觉得宋朝非常的现代化,已经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挂钩。
但是奇怪的是,政府明文规定“七十致仕”,但为何仍有大部分的官员到了年龄却不想退?
到底是什么样的理由使得这些人敢于为了退休的事情与皇帝对抗呢?带着这个疑惑,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宋代的致仕与官员的冲突。
一、“致仕”的由来
其实在最早的年代里,我们并没有关于官员退休的讲究。答案非常简单,因为社会体制并没有严格的行程,因此在春秋战国的年代里,一个官员往往都是做官做到死。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非常简单,一个是人才无法进行选拔,另一个就是有经验的人治理国家更好。但是这后来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人才选拔机制已经完,而且这些经验丰富的治理国家的大臣,也在慢慢的走向堕落。
其一是他们倚老卖老与皇帝对抗,其二就是这些官员太老了,没有进取精神,只知道保守和自保,结果就是国家没有活力,那么整个社会不会有发展。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官员如果不退休,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世家大族的力量,这对于皇帝建立起自己的班子很不利,而且这些官员人数一多,必然会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因此皇帝必须要对官员致仕处理。这就是宋朝时期实行致仕的讲究。
既然皇帝这么做有道理,那么大臣是否体谅呢?
二、大臣们的反抗
对于宋朝的大臣来说,他们是普遍认可这一观点。因为在宋朝以前,大家面临着都是非常可怕的门阀制度,所以大家都迫切的希望这个制度可以实行。但是当门阀制度被瓦解,寒门士子可以自由出入的时候,结果这些从寒门达到高层的学子,也成为了当年的门阀势力。这些人坚定的反对致仕制度,并且认为根本就不能够退休,大家要当官就当到死。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现象,基层官员人人支持,高层官员人人反对。
宋仁宗本着一个死贫道不死道友的精神,于是还是推广了这个制度,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制度执行下来,突然之间变成了上下都反对。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上层的这些老干部,人人都拥有着很大的权威,所以皇帝在执行的时候往往就推广不下来,于是就变成了上面70岁的老头蒙混过关,下面刚到70岁的人直接被踢掉,没有任何情面。
于是,原先的改革居然变成了上下一致反对,所以当时关于宋朝致仕制度真的遭到了很大的冲击,连那些想要挤入其中的人都觉得不可支持。据说当时宋仁宗遭到了很大的冲击,改革一度停滞,这就是当年官员们的反扑。
三、致仕背后到底有哪些秘密
按理来说,致仕这个事情似乎只是官员退休,人老了,头脑不灵活的退休也是应该的,为什么大家对于这个事情如此的重视呢?
后来,查阅《宋史》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制度背后有着太多的讲究,真的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改革任务。要知道,根据史观的记载,宋朝官员的待遇应该是历史上所有官员待遇最好的,这首先第一点就是,宋朝官员工资非常高,就算是根本不贪污的包青天,他本人一个月的收入折合成现在也应该在10万左右。
而且更为可怕的是,一个守城门的官员,在当时据说他的工资已经超过了欧洲的某个小国家的君主。拥有如此巨额的工资,哪个傻子才会退休?只要家里有个当官的,真的可以支撑起整个家庭产业。
还有第二点原因也非常重要,一个官员不仅工资高,而且政府对他的福利待遇也是真的好。
按照史书记载,一个7品官员在宋朝就已经能够获得,政府特别置购的田产和地产的收入。也就是说一个人当官以后,政府会专门给他种田的补贴和房屋的补贴,就算工资差了那么一点点,但是解决了吃住问题,那么请问一下还有什么麻烦?
而且,还有历史记载,一个5品官员的待遇已经顶破天了,过节时经常有上面的补贴,而且这位官员,全家人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包括了。小孩子上学的学堂补贴,还有出行等等费用都囊括其中。至于说一个高级官员,就算他每天不来上班,政府也会定时给他各种福利待遇,有的时候皇帝还需要亲自的去问。
所以说,一个简简单单的致仕,背后有着太大的利益蛋糕,官员们对此是乐此不疲,而皇帝对此就是头疼不已。
四、皇帝的无奈
对于这一现象,宋朝皇帝非常担心,因为一个是这些老官员太多了影响国家的生态环境,而且这些老官员都是倚老卖老,新生代的官员挤不进来,老生代的官员要经常性的斗得你死我活,皇帝想要插手其间,那可是千难万难。
还记得当年明神宗想要改革的时候,富弼老先生已经垂垂老矣,经常性的是一问三不知,甚至上班打瞌睡。但要知道当年这位老先生可是改革先锋,但几十岁的人了,也慢慢的伴随着年老体衰不行了。所以,皇帝必须要把这些人给拿掉,才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班底才能够在当年的改革热潮中拥有绝对的实力。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死霸着官位不退休,使得国家对于官员的开支已经达到了一个巨大的数字。一个是政府的分权制度,使得官员本来就没什么事情干,在一个官员不退休背后又占用太多的国家资源,所以宋朝变得积贫积弱,皇帝也必然对这些人非常不满。
不过可惜的是,宋王朝没有真的把这个制度给执行下去,该霸占官位的还在霸占官位,在底下上不去的还是上不去。最终宋王朝只能靠着底层的官吏,支撑起整个头重脚轻的虚浮王朝,而这样的时代也伴随着外来民族的入侵而灰飞烟灭,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小结
所以从这一段历史来看,宋朝的致仕制度真的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70岁的官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如果长期把握朝政,必然会导致国家的徘徊不前。而且一个国家必须要保证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有朝气蓬勃之态。
可惜的是,这个致仕制度背后有太多的利益,还有宋王朝本身的制度加剧了这一现象。这就使得宋朝最终变成了一个极度富裕的国家,但政府手上却没有多少钱,而且这个国家非常的繁荣,但是对外却没有一丝丝的底气。
这是宋王朝的一个悲剧,这也用生动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官员退休制度必须要严格执行,因为这样对大家都好,不要把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利益机构,否则的话,宋王朝的案例真的是前车之鉴。
参考资料:《宋史》《中国古代制度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三国是个暗潮涌动、豪雄猛将不断涌现的时代,其中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很无奈详情
你真的了解刘娥离女皇仅一步之遥,为何没效仿武则天称帝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情
对唐朝为何没对开国功臣赶尽杀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详情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要迁都长安,为什么赵光义坚持反对?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详情
赵光义夺取了皇位,为何没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详情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最后为何无人可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刘备生前为何只有法正一人得到了谥号?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详情
你真的了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弟弟赵光义吗?趣详情
刘备没有重用马超是因为不信任他?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详情
袁绍在汉末三国时期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没能统一天下?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详情
在这场名为巫蛊的灾难中,卫子夫利用皇后的权力,让太子刘据用中厩车架,从军械库详情
李世民在玄武门诛杀亲兄弟,为何不害怕皇帝李渊?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详情
刘邦能成功建立汉朝,韩信有多少的功劳?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详情
朱元璋成逆袭成为皇帝时因为郭子兴的帮助?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蒯通(生卒年不详),秦末汉初辩士,本名彻,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而在《史记》《汉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详情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这是很多读者都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详情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趣历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全球性足球体育赛事中,德国队长期作为实力强劲的队伍,被广大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详情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详情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为江淮地区爆发了激烈战争,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史称石亭之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历史上真有董白这个人吗?她跟董卓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详情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详情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详情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很多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家是江宁织造署的管理者,雍正在登基5年后详情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详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详情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详情
郭嘉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代表,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这两位详情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唐朝时详情
还不知道三公和三省六部有什么区别?其实所谓三公,就是秦制下中央的三位最高长官详情
众所周知在皇权独大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决策相关的辅助机构以及监察官制度,那么这详情
众所周知“赘婿”就是“倒插门”的女婿,不论古今,他们的地位都不是很高,那么在详情
众所周知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央管理人才的轮换,古代社会除了完善人才选拔制度以外,详情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详情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新唐书·本纪·卷一·高祖》记载:“戊辰,隋帝进唐王位相国,总百揆,备九锡,详情
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公元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详情
红楼梦中贾母从没主动提起过宝玉的婚事,是为何?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详情
红楼梦中贾府的抄家与秦可卿的葬礼有何联系?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详情
红楼梦中薛蟠与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贾赦、贾政的表现为何不一样?今天趣历史小编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红楼梦中芳官最后为何会沦为丫鬟?最后的结局如何?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详情
红楼梦一书中出现的三个春天,背后有何含义?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详情
红楼梦中王夫人没有得到过贾府的管理权,是她不想要吗?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