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为何曹雪芹家族会与雍正结怨而被抄家?曹家又被抄出了多少家产?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家族被雍正下旨抄家,就这样曾经在康熙时期显赫一时的江南曹家就被抄家了,雍正本以为曹家是家大业大,但是查抄完曹家的家产之后,雍正才发现曹家的家产连填补曹家造成的国库亏空都不够,而曹家之所以欠了国库这么多亏空,却与他老爹康熙有着很大关系。
曹家不过是拿着皇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用罢了
曹雪芹写的一部《红楼梦》名传千古,成为现代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中塑造了豪华奢侈的贾府大观园形象,其实这部小说算是一部写实小说,贾府兴衰正是曹雪芹家族的曹家写照,而大观园也是真实存在的,那正是曹雪芹从小长大的曹家园林。
曹氏家族在清朝能受到康熙器重和提拔,还得追溯到曹家的祖先曹锡远这里,史学界有一种说法是认为曹家的祖先曹锡远本是河北丰润人,由于家族在明朝时期入籍军籍,因此后来随军籍落户到辽宁铁岭。
曹锡远在明末时期为明朝沈阳中卫指挥使,清太祖努尔哈赤发动与明朝的辽沈大战,努尔哈赤最终大胜明军并占领了沈阳,在这场辽沈大战中曹锡远战败被俘,被迫投降了清朝。在投降之后曹锡远的曹氏家族被努尔哈赤编入正白旗包衣,因此曹氏家族算是包衣奴才身份。
后来正白旗一度归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统领,曹氏家族就成了多尔衮的睿亲王府包衣奴才身份,多尔衮去世后受到顺治皇帝的清算,他统领的正白旗也被顺治收归为皇帝直接统领,因此曹氏家族从睿亲王府包衣转为了皇家内务府包衣奴才身份。
在顺治时期,曹锡远的孙子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选为宫廷二等侍卫,曹玺为人忠厚,办事勤恳,因此很快受到了顺治的信任和喜爱。顺治的第三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出生,顺治出于对曹玺的信任,就让曹玺的妻子孙氏给康熙喂母乳,后来孙氏也就成了康熙的奶妈。
曹雪芹祖父曹寅的生母正是孙氏,因此曹寅与康熙算是奶兄弟,康熙继位长大之后对于孙氏的哺乳之恩极为感激,他对孙氏如母亲一般孝顺,逢年过节都给孙氏赏赐,每年孙氏过生日时,康熙都会亲临曹家为孙氏祝寿,并且还对朝臣称孙氏为“我家的老人”。
此后曹玺被康熙任命为江宁织造, 在清朝官制中江宁织造并不是一个高级别的官员,只是一个正五品的官职。不过别看只是五品官,但凡是出任这个官职的人都是皇帝的心腹之人。
江南地区历来都是税赋重地,清朝时期在江南地区设立三大织造署,分别是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三大织造署名义上是归内务府管理,属于皇家内务府的下属机构,替皇家在江南地区经营产业,并收购江南丝织品供宫廷使用,是属于亦官亦商的皇商性质官职。
实际上三大织造署的长官并不对内务府负责,他们是直接对皇帝负责,他们可以给皇帝直接上密折,享有密折奏闻的权力,可以随时监察弹劾江南地区任何官员,即便江南地区的最高长官两江总督都得对织造署长官礼敬三分。
因此江宁织造虽然官职不高,可实际权力却极大,再加上皇商性质,可以公然捞钱,所以这个官职收入很高,权力很大,出任这个官职的人大多是皇帝的心腹之人。而曹玺夫妇正是康熙当时最为信任之人,曹玺才能出任江宁织造之职。
曹玺到任之后,康熙觉得他官级太低,还特意让他加从一品尚书衔,享受一品官的待遇并赏赐蟒袍,并且还在江南地区赏赐给曹玺不少田产和金钱。
孙氏与曹玺所生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由于与康熙是奶兄弟的关系,曹寅长大后直接就被康熙选拔成了贴身侍卫,曹玺出任要职,曹寅成为康熙贴身侍卫,曹氏家族由此在康熙时期从皇家包衣奴才变成为众朝臣争相巴结的权贵家族。
二月河先生创作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中与康熙一起长大深受信任的魏东亭的历史原型就是曹寅。魏东亭是二月河先生结合曹寅的事迹虚构出来的文学人物,历史上的曹寅字栋亭,也说明了曹寅就是魏东亭的原型。
想一想电视剧中魏东亭与康熙的亲密关系,就能勾勒出历史上曹寅与康熙的关系有多么亲密了。历史上的曹寅比康熙小4岁,由于孙氏的哺乳康熙的关系,因此康熙自幼就把曹寅当作亲弟弟一般看待,后来康熙提拔曹寅成为御前侍卫,特意让曹寅每日侍奉在自己身边,两人关系十分亲密要好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江宁织造任上的曹玺去世了,康熙得知这个消息后,亲自带着曹寅跑到江宁为曹玺奔丧。处理完曹玺的丧事之后,康熙当即下旨命曹寅协理江宁织造之职。
曹寅以协理江宁织造的身份熟悉官职职能和官职运作之后,康熙就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下旨正式任命曹寅为苏州织造,两年后康熙又调任曹寅为江宁织造,让曹寅的大舅哥李煦接任苏州织造之职,这等于让曹寅家族一下子就掌控了江宁和苏州两大织造署,这也为曹家积累了大量财富。
此后康熙极为信任曹寅,而曹寅作为皇商就有替皇帝经营私产的职能,皇商如果发现商机是需要给皇帝提案,然后由内务府拨款让皇商代替皇帝经营产业。内务府对于皇商的提案审核都非常仔细,唯独曹寅的商业提案内务府几乎都不用审核,直接递交康熙过目就行了。
康熙对于凡是曹寅的商业提案都是几乎连看都不看直接批准,让内务府拨款就行了,事后不管赚钱还是赔钱康熙都很少过问。不过曹寅的经商才能确实不太高,他给康熙的商业提案基本都是赔钱的,但是仰仗康熙的信任,康熙从来没有为此追究过他或者责问过他。内务府的皇商世家有不少,但是能有曹寅这种待遇的只有他这独一份。
就是因为曹寅不太会经商,所以他不管在经营皇家或自己的生意产业上都是不怎么挣钱,但是由于曹家深受康熙信任,当时已经成为权贵家族,曹寅为了家族门面,在江宁和苏州光置产业,家族生活也极为奢侈,还在江宁织造府西面建造了曹家园林,也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
可以说在《红楼梦》中贾家的奢靡生活那就是曹家的现实写照,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正是因为曹雪芹体验过曹家的奢靡生活经验,他才能创作出奢华成性的大观园生活。
康熙出于对曹寅的信任,他六次南巡有四次都居住在曹家,而唯有的两次没有住在曹家,其中一次是住在扬州,但是这一次也是曹寅负责组织迎驾事务。曹寅频繁接待康熙南巡花费极大,这也使得本就不会经商还生活奢侈的他只能靠挪用公款来接待康熙,为曹家日后欠下了不少国库亏空。
积欠国库亏空也是后来雍正惩治曹家的主要罪名之一,可是要知道曹家的亏空有一多半都是来自于接待康熙南巡所致,实际上导致曹家犯罪的根源是康熙,所以曹雪芹才会在《红楼梦》中贾家落败之后写到:贾家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
曹家如同贾家一般荣宠而衰,雍正又从曹家抄出了多少财产
由于曹寅受到康熙信任,因此曹家成为当时的权贵家族,曹家也与皇家开始联姻,曹寅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皇室宗亲,其中对曹家助力最大的就是曹寅大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后人平郡王纳尔苏。
与皇家联姻,还能四次接待康熙南巡,再加上康熙的信任,这些都使得曹氏家族仅落户到江南地区三四十年就立刻一跃成为江南地区的名门望族,江南百官无不争相巴结曹家。
可是,当时没有人会知道风光的曹家背后是因四次接待康熙南巡和为了维持家族的奢华生活积欠了国库三百余万两白银的空壳家族。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任两江总督噶礼就向康熙弹劾曹寅亏空公银三百余万两,康熙拿曹寅当亲弟弟一般,而且他心里也清楚曹寅的亏空与自己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康熙对噶礼的弹劾奏折置之不理,反而私下把这件事告诉给曹寅,并告诫他一定要尽快把积欠国库的亏空补齐,不要再给人留下把柄。
可是曹寅当时年纪已大,况且他本身也不善于商业经营,在理财方面没有过人才能,所以面对巨额债务,他还不肯缩减家族奢华开支的情况下,又没有特殊的理财技能,他即便竭尽全力也无力偿还国库的巨额亏空。
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曹寅感染了疟疾,病情十分严重,康熙得知曹寅病危之后,立刻派人给他送去欧洲传教士进献给康熙的专治疟疾病的良药金鸡纳霜,同时康熙还给曹寅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在信中康熙嘱咐他如何吃药,叮嘱他要按时吃药保养好身体,康熙对曹寅的关心之情十分真切。
虽然康熙很关心曹寅,还给他送去了良药,但是曹寅却没这个福气了,康熙派人快马加鞭送去的金鸡纳霜还没到,曹寅就已经咽气去世了。曹寅生前虽然竭尽全力填补国库亏空,但到他死的时候还有近百万两的亏空填补不上。
曹寅去世的消息让康熙十分悲痛,同时康熙还得知曹寅有近百万两的亏空没有填补,按照律法,曹寅生前在任欠下的国库亏空填补不上,他死后户部有权去抄没他的家产用以填补亏空。
康熙为了保住曹家的家产,他下旨让曹寅的儿子曹顒继任江宁织造替父亲曹寅继续偿还国库亏空,曹顒也就是曹雪芹的父亲。
曹顒很有才能,文武双全,康熙非常喜爱他,曾称曹顒是老臣子嗣中天资最高的孩子,对曹顒评价很高。康熙很看好曹顒,认为曹顒的才能很快就能替曹寅还清国库亏空,康熙还打算曹顒还清国库亏空之后要重用他。
不过很可惜曹顒接任江宁织造仅两年就去世了,年仅26岁。连曹雪芹这辈子都没见过老爹曹顒,因为曹雪芹是曹顒的遗腹子,曹顒去世三个多月后曹雪芹才出生。
曹顒的去世也注定了曹家要走向衰败,曹顒是曹寅唯一的儿子,当时曹雪芹还未出生,况且即便曹雪芹出生,康熙也不可能让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出任江宁织造,因此康熙需要给曹寅找一个继承人能出任江宁织造,代替曹家偿还国库亏空。
曹寅幼弟曹宣的第四子曹俯(其名为兆頁字,其音、义皆通俯字,由于网站不能显示这个字,故此以曹俯代替)自幼深受曹寅喜爱,被曹寅养育在家中,因此经曹寅的大舅哥李煦向康熙推荐,曹俯就被康熙下旨过继给了曹寅,成为曹寅嗣子,并继承了江宁织造之职,替曹家偿还国库亏空。
曹顒去世时曹家还有亏空80余万两未还上,康熙是看在曹寅面子上想保全曹家,所以才会让曹俯继承江宁织造的职务,同时康熙又让李煦以苏州织造兼署两淮巡盐使,默许李煦挪用两淮盐课帮助曹家偿还亏空。
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李煦的帮助下曹家的亏空终于彻底清还完毕。不过老的亏空还完了,又要造成新的亏空,原来这个曹俯的能力比曹寅和曹顒还差远了,他虽然为人老实厚道,喜好读书,有些文采,但他就是一个木讷老实的书呆子,既不会经商,也不会做官。
曹家的生活奢侈成风,曹俯挣来的钱远不够曹家继续维持奢侈的生活,因此曹俯为了继续让曹家维持奢侈的生活,只能继续挪用公款造成亏空。
曹俯在任上造成新的亏空的事被康熙所知道,康熙以前可以包容曹寅,但是他对曹俯可就没有对曹寅那样的感情了,因此康熙对曹俯十分不满,多次下旨申斥曹俯,从此康熙也逐渐对曹家开始疏远。
曹家之前能成为名门望族完全是靠了康熙的庇护,康熙能庇护曹家是看在曹寅的面子上,现在曹寅和康熙比较喜爱的曹顒都去世了,那么曹家也就逐渐失去了康熙的庇护,没有了皇帝的庇护,那么曹家距离完蛋就不远了。
不过康熙即便疏远曹家,但是看在曹寅的面子上康熙也不会动曹家,可是康熙去世后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事了。
康熙去世雍正继位,要知道雍正是通过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争位上来的,不巧的是,曹寅家族和李煦家族在九子夺嫡中都站在了雍正的对立面上,曹李两家都支持了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
胤禩是康熙第八子,为人斯文儒雅,深得朝臣之心,又与康熙第九子胤禟、第十子胤誐、第十四子胤禵结成党羽参与九子争位,胤禩一党也是皇子中势力最强大的一党,因此曹李两家多与胤禩和胤禟结为姻亲,不过可惜最终却是雍正继位,所以曹李两家在政治上就已经站错队了。
因此在雍正继位后,雍正就立刻对李煦家族动了手,雍正先是下旨在全国官场整顿吏治,要严厉追缴国库的亏空,于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被抄家革职的官员多达百余人,已经70岁的李煦也在这一年被雍正革职抄家发配宁古塔。
李煦家族也就是《红楼梦》中与贾家并称四大家族的史家原型,雍正在调查李煦亏空问题上查出了李煦此前擅自挪用苏州织造和两淮盐课的公款帮助曹家填补亏空的事,于是雍正大怒,派人去质问曹俯。
雍正派户部官员去找曹俯核对李煦挪用公银替曹家填补亏空的事,曹俯最初是想抵赖,但是雍正早就已经掌握了全部证据,最终曹俯只得承认李煦帮助曹家挪用公款填补亏空。就这样李煦挪用的80多万两银子帮曹家填补亏空不再被承认,这也就等于曹寅生前欠的亏空还有80多万两需要曹俯继续代为偿还。
按照雍正收拾李煦的严厉手段,曹俯早就会被雍正抄家发配了,但是雍正对曹俯还算是不错,没有把他立刻抄家发配只让他立下保证在期限内偿还。其实这些都是康熙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的功劳。
原来当初康熙南巡都带上了胤祥一同入住在曹家,曹俯自幼就住在曹寅家,他喜好读书,爱吟诗作赋,就这样随同康熙入住曹家的胤祥就与少年的曹俯相识,胤祥比曹俯大了9岁,但却十分欣赏他的文采,两人在曹家时经常切磋文学,后来两人虽然不在一地,却经常以书信诗词往来,以文相交成为知己好友。
而胤祥又是雍正继位的鼎力支持者,在雍正继位之后深受信任和器重,雍正对他的话极为信任,所以当李煦被抄家发配后,牵扯出了曹俯和曹家,胤祥在雍正面前力保曹俯,恳请雍正给他一次偿还亏空的机会。
就这样雍正才允许曹俯继续留任江宁织造偿还亏空,曹俯没办法之下,只得在雍正二年(1724年)向雍正保证三年之内还清亏空。
有了胤祥的力保之后,雍正也曾对曹俯另眼看待,雍正发现曹俯文采确实不错,尤其是奏折上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还很有文采,因此雍正曾特意下旨让朝臣向曹俯学习,以后上奏折不仅字要漂亮,还得要有文采。
也许文采是曹俯的唯一长处吧,他不会经商不会做官,他曾替内务府在江南地区销售野山参,本来野山参的价格在江南地区卖的要比在京城还贵得多,结果他替内务府在江南地区卖完之后,反而挣的钱比内务府在京城销售挣得还少,这让雍正怀疑他不是中饱私囊就是经商能力太差了。
曹俯不仅不会经商,他也不会做官,江宁织造本来是既要替皇帝挣钱,还要替皇帝监察江南百官。曹俯挣不来钱,还起不到替雍正监察江南百官的职能,雍正想肃清官场吏治,当时江南官场尤为需要整治,但他却不能给雍正提供任何有用的帮助。
挣不来钱,还在政治上对雍正没有任何帮助,久而久之雍正对曹俯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怀疑。而且雍正继位之后提倡勤俭之风,雍正早在还是皇子时期就很反感江南贵族的奢侈生活。曹俯却偏偏没有纠正家风,在雍正提倡勤俭之后,曹家依旧不改往日的奢侈生活,这些都是让雍正对曹俯和曹家忍无可忍的原因。
面对巨大的还款压力,曹俯虽然承诺保证,但他根本还不出来,于是他不专心抱紧胤祥这条大腿,反而还四处求人找关系,他更与大将军年羹尧和九门提督隆科多结交,结果年羹尧和隆科多比曹家垮台还早,而且下场也更惨。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曹俯向雍正承诺的三年之期即将到期,曹俯眼看还无力偿还亏空,他就学了隆科多的一招转移家产,这可是一大昏招,当初隆科多就因为走了这一步,才使得雍正震怒,雍正认为隆科多严重欺君,于是隆科多就被圈禁至死。
而曹俯又玩了隆科多转移家产这一招,企图瞒过雍正,结果还是被雍正查明了,于是这就成了导火索,让雍正这么多年积累的对曹俯和曹家的不满彻底爆发了。雍正大怒,下旨抄没曹家全部家产充公填补亏空。
有意思的是曹家虽然在被抄家前依旧维持着奢华生活,但是当雍正抄家之后,曹家总共被查出有房子四百八十三间,田地十九顷零六十七亩,现金三万多两银子,剩下最多的就是当票。
合着曹家一直是在靠当卖家产维持奢侈生活,而曹俯在任江宁织造期间还陆续造成了不少新的亏空,把曹家的全部家产都变卖也不够偿还所欠下的新老亏空,可以说曹家被抄家时只是一个表面看似奢华的空壳子。
按照曹俯这样表现,他的下场本来要比李煦还惨,不过当他出事后,胤祥第一时间就站出来保了他,还有曹家的姻亲,曹雪芹的表兄平郡王福彭也站出来力保曹俯。最终雍正看在胤祥和福彭的面子上,没有重罚曹俯,只让抄没部分曹家家产,将曹俯罢官并戴枷锁示众一年,相比之下雍正对曹俯的惩罚比李煦轻了很多。
雍正允许曹俯保留在京城的曹家老宅十七间半的房子,还保留了在京城的十顷地,只抄没了曹家在江南的家产,这样一来曹家一百多口人就只能从江南迁回京城生活,年仅13岁的曹雪芹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陪着叔叔曹俯来到了京城。
由于胤祥和福彭在曹家出事后力保曹家,他们俩对曹家的恩德让曹雪芹终身难忘,所以曹雪芹后来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家落难后北静王和西平王怜悯帮助贾家,而北静王和西平王的原型就是胤祥和福彭。
不过由于曹家江南的家产变卖之后也填补不上亏空,曹家还得继续偿还亏空,而曹俯在获罪罢官之后彻底失意,整天萎靡不振靠酒精度日,因此后来替曹家偿还亏空的重担就落在了曹雪芹身上。
曹雪芹为了尽快把亏空还完,他只得将曹家在京城的房产和田产变卖,使得一百多口人的曹家瞬间烟消云散,而曹家也由此彻底走向破败之局。
在曹雪芹变卖京城的曹家产业之后,还欠了国库三百多两银子的亏空,虽然三百多两银子在辉煌时期的曹家不算大钱,可是对于落魄的曹家就成了巨款,曹雪芹当时已经衣食无着,全靠着表哥福彭接济度日,他实在是拿不出钱来还国库了。
幸好雍正去世乾隆继位了,乾隆考虑到曹家确实落魄有困难,于是下旨由内务府掏钱替曹雪芹偿还了最后欠国库的三百多两银子,至此曹家欠国库的债务才算彻底还清。
曹雪芹也由此心灰意冷,此生不敢再踏足官场,以教书为生,从而专心致志著写《红楼梦》。由于曹雪芹没有家产还没有正经工作,所以他的生活过得十分落魄,经常靠亲友接济度日。可以说曹家的辉煌,在曹雪芹这一辈彻底落幕。
写在最后
所以曹家在雍正时期还欠国库八十多万两银子,再加上曹俯所欠的新亏空,估计曹家最后欠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的亏空。而最后抄没曹家的家产,江南家产加上后来曹雪芹变卖京城的家产后还有三百多两银子没还清,这说明曹家的总家产大概在一百多万两银子左右,而雍正抄没曹家江南地区的家产也就六七十万两银子。
但是要知道曹家当时在江南可是奢侈成风,其家族日常生活的奢侈程度比那些富可敌国的江南盐商还要奢侈,可以说曹家的落败除了因接待康熙南巡欠债之外就是被奢侈成性的家风所误。
曹雪芹一生也比较坎坷,他出生时赶上了曹家的落日余晖,到13岁时就赶上了曹家的落败,可谓是生于繁华,终于落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详情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于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详情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孙太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是唐高宗和武则详情
于谦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等重要职务。详情
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景泰帝为何不反抗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详情
于谦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夺门之变中详情
于谦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夺门之变中详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详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详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详情
一、背景介绍 在宋朝历史上,有一些官员因为善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而得到了皇详情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历史上一件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长期的战争和冲突的结束详情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长期的战争和冲突的结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和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教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详情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然而,这部小说是否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岳雷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多次征战北方,取得了详情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内容和影响十分深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详情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在许多方面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详情
近日,有关于包拯不救岳飞的原因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据历史记载,包拯是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主要讲了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双方是汉详情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详情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秦国和赵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详情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详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详情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详情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详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说岳全传》和《岳飞传》都是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但是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一详情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但是,这部小说是否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详情
一、背景介绍 《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为题材的小说,其中涉及到详情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是什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