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最信任重用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骁勇善战的魏延,另一个则是掌管军务的杨仪。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诸葛亮临终前,安排杨仪、费祎、姜维等组织退军,其中以杨仪为首,并希望魏延领军断后。
诸葛亮死后,杨仪让费祎去刺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希望杨仪可以护送诸葛亮灵柩回成都,自己率军抗击曹魏大军,并明言不会居于杨仪之下。
杨仪获知魏延的态度后,却不管不顾,马上就迎军退走,魏延大怒,带兵来追,并和杨仪同时上奏章给刘禅,互相弹劾对方谋反。
于是有了《三国志·魏延传》中的这段记载: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这段记载文字不多,但其中却隐藏着深意,本文就聊聊这段记载背后的故事。
一:魏延的奏章和杨仪的奏章有何区别?
魏延和杨仪都上奏章给刘禅,指责对方谋反,但奏章的性质截然不同。
杨仪是没有军中职务的,他有绥军将军的头衔,但这个是军衔,不是职务。
他的实职只是丞相府长史,算是诸葛亮的幕僚,平时在军中,诸葛亮给他安排的也都是后勤方面事务,《三国志·杨仪传》中记载:
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因此,杨仪要搞掉魏延,必须要有明确的罪名,并获得上层的支持,否则,他没有资格制裁魏延。
而当时在成都,辅佐刘禅主政的,全是和杨仪一个圈子里的荆州系官员(魏延也是荆州下属的南阳郡义阳人,但不入士族圈子)。
虽然杨仪和他们的私交未必很好,但执政理念是一致的,对魏延的态度也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杨仪的奏章,与其说是给刘禅的,实际上是给在刘禅身边的蒋琬、董允等人看。
杨仪是通知蒋琬、董允等:我和魏延开干了,你们要支持我,说服刘禅,坐实魏延谋反,我好名正言顺的动手。
而魏延上的奏章,同样是弹劾对手谋反,可意义大不同,杨仪是必须要上奏章,魏延却未必一定需要上奏章。
魏延当时是有直接擒获或斩杀杨仪的权力的,早在蜀汉建兴八年,魏延就“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不谈魏延的军中职务远远高于杨仪,最关键的是魏延有“假节”的权限,他可以用皇帝的名义斩杀不尊军令者。
也就是说,魏延实际上不用状告杨仪谋反,他直接就能持节名正言顺的抓捕或斩杀杨仪。
如果魏延拿出符节,杨仪、费祎、姜维等人除非公开谋反,否则,杨仪只能束手就擒。
即使他们带着军队退走是遵从诸葛亮的遗命,丞相大还是天子大?
诸葛亮活着当然是丞相大,可他毕竟死了,即使不死,面对“假节”的魏延,也需要按照规则讲道理。
所以,魏延从权限上来说,要搞掉杨仪,没有必要给成都上奏章,可他为何还要写篇奏章去成都?
其实,魏延在和杨仪等人翻脸后,也考虑到翻脸的后果,他面对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杨仪,还包括整个荆州系掌权的官员。
一个人抗衡一个集团,魏延也知道自己承受不起,所以,他并没有贸然行使自己的权限,杀掉杨仪简单,杀掉后该如何面对荆州系官员?
杨仪毕竟执行的是诸葛亮的遗命,荆州系官员全部是以诸葛亮为尊,他们肯定是站在一起的。
魏延放弃“假节”的权限,而是上奏章去成都,实际上是希望获得刘禅的认可和支持。
他一个人搞不定荆州系官员,如果加上皇帝呢?没准可以搏一搏。
哪怕刘禅最后和稀泥,魏延也有台阶可下。
从权力更迭的角度来看的话,诸葛亮死后,魏延是否能联合刘禅一起打击荆州系?先从军中下手,搞掉杨仪、费祎、姜维等诸葛亮的嫡系,然后帮助刘禅把权力夺回来?
因此,杨仪上奏章说魏延谋反,是希望荆州系官员帮自己坐实罪名,而魏延上奏章说杨仪谋反,是希望刘禅出来帮助自己说话。
魏延是在给自己争取盟友,他需要刘禅的态度。
二:刘禅的考虑,他为何放弃魏延?
魏延和杨仪的奏章到了成都后,很快就有了结论,“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蒋琬和董允当然是力挺杨仪,他们也不希望军队落到魏延手中,不是一路人。
而刘禅其实可以考虑支持魏延,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魏延和荆州系官员的矛盾,有利于皇帝掌握权力。
如果全是荆州系官员说了算,那和诸葛亮在世时有什么区别?刘禅这个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
对于刘禅来说,巴不得双方不停争斗,当然是可控下的争斗,然后皇帝居中调解,使得皇权独大。
魏延的奏章,就是名正言顺地给刘禅递上了刀子。
但是,刘禅却不敢接受,原因是,他这个皇帝暂时没权。
诸葛亮生前,把朝政大权、军权都收归丞相府,朝廷上上下下掌管实权的都是诸葛亮的人,他才刚病死,刘禅还没来得及收权。
魏延、杨仪的奏章到成都后,刘禅是向蒋琬、董允询问意见。
蒋琬是诸葛亮指定的第一接班人,诸葛亮曾向刘禅密奏:“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诸葛亮在北伐前线时,丞相府大大小小的政务都是蒋琬在处理,诸葛亮死后,朝政大权毫无疑问掌握在蒋琬手中。
而董允实际行使的职权虽然不如蒋琬,却更加重要,诸葛亮给他安排的职务是:“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
整个皇宫的安全,以及刘禅的人身安全,都掌握在董允的手中。
董允还不是个唯唯诺诺的官员,他不但担负皇宫安全的职责,连刘禅的生活都要管,刘禅都有点怕他,《三国志·董允传》中记载:
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
刘禅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掌握着宫廷宿卫的董允是他越不过的坎。
多找几个妃子不是原则问题,还好过关,涉及到政治斗争,就很难说了。
因此,有蒋琬和董允支持杨仪,刘禅即使想支持魏延,也毫无办法,没准他的圣旨都出不了皇宫。
刘禅当时根本就不敢支持魏延,他不敢跟荆州系官员翻脸,他拥有的皇权很弱小。
另外,即使刘禅支持了魏延,也能顺利把自己的意图传递出去,可刘禅也无法保证魏延掌军后,自己能控制得住魏延。
万一魏延的胃口变大了怎么办?行“操、莽之事”怎么办?刘禅也不敢赌。
所以,综合考虑,刘禅只能默认蒋琬、董允“保仪疑延”,史书都没有记载他的态度,因为,他的态度真不重要。
蒋琬掌朝政,董允掌宫廷宿卫,刘禅能怎么办?
刘禅当时最需要的不是魏延递来的刀,而是时间。
可控的斗争,刘禅可以参合,不可控,还是算了吧,无非牺牲一个魏延,刘禅也习惯了。
三:魏延的无奈
魏延和杨仪的奏章上去后,结果应该是很快就传到双方的军中。
魏延没有得到任何来自上层的支持,他也不敢行使“假节”的职权。
行使了也没用,没有刘禅背书,能不能管用且不说,即使管用,能杀掉杨仪,之后该怎么办?等着荆州系官员来报复?
没有刘禅背书,他也未必能掌控得了全部军队,军中也非魏延一家独大。
魏延也没法去投降曹魏,不说家人都在成都,他也带不走多少士兵。
汉中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蜀中迁移过去的(当初,曹操输掉汉中之战后,把汉中的人口都迁移了),不会跟着他投降曹魏。
成都支持杨仪的决定到了前线,魏延的军队马上就散了,“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杨仪一方就嚣张得多,王平指着魏延的鼻子骂、马岱拼命追杀魏延,这都是刘禅放弃魏延后,给他们带来的勇气。
没有可靠且有力的政治盟友,魏延应该很无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大清是被乾隆败光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纪晓岚与和珅真的是“死对头”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详情
对纪晓岚的最高职务,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详情
对内有粮草外有援兵,刘禅毫无危险,为什么就急急忙忙开城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曾经被黄忠斩杀立威的夏侯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的故事详情
对刘备2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详情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惨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详情
张松是怎么死的?他对刘备早期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详情
众所周知赵构和秦桧后期联手一起谋害了爱国将领岳飞,那么之前为了抵御外敌,赵构详情
崇祯苦苦哀求百官捐钱无果,为何他不效仿李自成,直接抄官员的家,这是很多读者都详情
还不知道: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为什么死在唐玄宗手里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嘉庆的口碑不差,但为何清朝在他手上走向了衰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详情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手下五大猛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详情
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为何不去救?后来的夷陵之战也没有参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张飞没死,他能在夷陵之战中获胜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明已经看破空城计,司马懿为何甘愿撤军的故事,感兴趣详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九宫山遇难后,数万大顺军为何按兵不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正始十年(249详情
对古代官员犯罪后,抄家是怎么抄的?家人又会被如何处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全球性足球体育赛事中,德国队长期作为实力强劲的队伍,被广大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详情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详情
元朝末期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黄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历史上真有董白这个人吗?她跟董卓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详情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详情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详情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很多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家是江宁织造署的管理者,雍正在登基5年后详情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详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详情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华佗的五禽戏分别指的是哪五禽?有什么作用?其实华佗五禽戏的传详情
风水之说流传千年,那么老古话说的“屋角两不放,富走家财丧”是什么意思?首先老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红楼梦中宝钗生活在薛家,都学到了哪些本事?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红楼梦中元春的一生都在被人操控着?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详情
红楼梦中贾政的书房在哪里?梦坡斋的背后有何含义?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详情
红楼梦中湘云和黛玉叫宝钗姐姐,是什么意思?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详情
红楼梦中宝玉如果和史湘云成婚,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详情
红楼梦中袭人是个会撒娇的人?她是如何做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