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孝文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六月,未央宫。
卧榻之上,弥留之际的汉文帝刘恒,眼前仿佛在放幻灯片一样,一幕幕地回放着他这四十六年来的人生。
他本来不应该是皇帝,至少在他出生时没有人觉得他能当皇帝——其母薄姬只是刘邦众多夫人中的一个,还曾经侍奉过魏王魏豹。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就被父亲送到代地去当代王去了。
代地这里,从来都不是什么风景秀美经济发达的地方,把他扔到这里基本上和流放也没啥区别。果然,在刘恒做代王的第二年,刘邦便病逝了,其嫡子刘盈继位为惠帝;而刘恒则啥也没变化,除了给老爹服了会孝以外,他还是做他的代王。
当然,苦寒之地也不是没有好处。比如,在吕后逐步排除异己甚至诛杀刘氏宗亲的时候,刘恒就没受啥影响;又比如,在吕后驾崩后,汉朝以陈平、周勃等人为首的老臣“拨乱反正”,发动政变处死了吕氏族人,随后便把刘恒立为了新皇帝。
立刘恒,明面上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刘邦在世的儿子里最年长的,实际上远没有这么简单:刘邦的孙子有一大堆,他们比刘恒小;此外还有个淮南王刘长,也是刘邦的儿子。按道理说,小的总比大的好控制,但是在这里却不是这么回事:刘邦的孙子们里有不少都参加了诛灭诸吕之战,功臣集团们自然不能让他们当皇帝以分权;而刘长则是吕后抚养长大的,让他当皇帝就是要自己的命。所以选来选去,只有那个在北部边陲喝西北风的刘恒最适合当皇帝。
于是,刘恒一个代国的王,就接到了长安的通知,说三公九卿(其实主要就是陈平和周勃)已经公推请您来当皇帝了。对于这个消息,彼时的代国朝廷是一片哗然,都觉得这个时候让代王去当皇帝肯定不是好事。然而,在一片反对声中,刘恒还是选择了前往长安,接任皇帝。
对于这位大汉帝国的新任皇帝而言,眼前的形势恐怕不能算好:
朝堂上,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宿将们有着再造刘氏江山的功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掣肘着中央乃至刘恒本人的决策;
地方上,那些刘氏诸侯王们也在蠢蠢欲动,意图再来一场政变让自己也过把皇帝瘾;
民生上,刘邦时期年年打仗,搞得民生凋敝;惠帝和吕后时虽说与民休息,但是也没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局面;
对外关系上,白登之围后北方的强敌匈奴一直虎视眈眈,几乎连年入寇,边民苦不堪言,军队也疲于奔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只能是“内忧外患”。
而这一切,都压在了一个仅仅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肩上。在此以前,他只有统治一个边陲诸侯国的经历(也很难称得上是“统治”)。
然而,刘恒用他生命中余下的二十三年,将这一切都重现改写了一遍。
功臣集团把持朝政吗?没问题,那我就各个击破。绛侯周勃自恃自己三朝老臣,又有拥戴之功,那就从他入手:先是令其之国(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又找个理由将其治罪要把他下狱处死,直到把周勃收拾的服服帖帖才罢休;自己的亲舅舅薄昭逐渐与功臣集团勾结,那就让他自裁,彻底断绝自己母家与汉初功臣集团的联系。经过这样一套组合拳,刘恒总算是让汉初那帮骄兵悍将俯首帖耳,像当年尊崇父亲和嫡母(吕后)那样听自己的话。
诸侯王们蠢蠢欲动吗?没问题,那我就大棒加胡萝卜。一方面,刘恒假借抚恤宗亲的名义,增加诸侯王的数量(实际上是在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和实力);另一方面,他又对和他的大政方针拧着来的诸侯王绝不心慈手软,哪怕是他那个唯一还在世的弟弟淮南王刘长。
民生凋敝百姓很苦吗?没问题,那我就大力发展经济。尽管刘恒继位是打着反吕的旗号,但是他很清楚吕后所秉持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是正确的,而且力度还不够。因此,他的为政风格就是黄老之术,即国家不干预民间的经济发展,反而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大量豁免民间应缴纳的钱粮;同时,他还放开了民间的铸币权,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西汉初年的经济。在他统治中后期,确定了“三十税一”的纳税比率,可见当时汉朝的富庶程度。
匈奴屡次犯边掳掠百姓?这个问题很大,但是我会尝试解决。终文帝一生,他都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一直在努力地一边减少国家损失,一边积蓄力量。一方面,刘恒采取了晁错的意见,用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百姓屯边戍敌;另一方面,他又重新开放和亲政策,用宗室女子去换取匈奴人暂时的偃旗息鼓。重要的是,此时汉朝每一年的财富积累和GDP增长,都在为日后漠北犁庭、燕然勒铭积蓄着力量。
纵观刘恒这一生,私德方面他确实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尽管“二十四孝”里有他一席之地,但是在母亲尚在的时候就逼死亲舅舅确实谈不上有多孝顺,更遑论对唯一的弟弟也没有手下留情;在位后期,他还出现了刘邦家族普遍存在的现象——养男宠,甚至到了把铸币权授予其宠臣邓通,以令邓家的“邓氏钱”遍布天下的程度。
从政治上,对当时人来看,刘恒的统治恐怕也不能让他们满意:在刘恒的打击下,诸侯王们虽然暂时被压制,但是其积蓄的势能终将爆发,并且在刘恒驾崩后迅速开启了一场七国之乱;而匈奴人则更是几乎年年都来打秋风,最凶险的一次甚至逼近首都长安,逼得刘恒自己都得亲自披挂前往京畿附近巡阅军队。至于“屈贾谊于长沙”之类的故事,我们就听得更多了。
但是,仍然没有人能否认,刘恒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他力求节俭,休养生息,在京城发生惊天动乱之际接手皇位,然后尽己所能将动荡不安的大汉政局拉回了正轨。终汉文帝一朝,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实打实地让百姓收获了好处。他与其子汉景帝刘启的统治时期,被视为中华帝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刘恒去世后一年,刘彻出生。这位后来被尊称为“汉武大帝”的皇帝,正是站在了祖父和父亲的肩膀上,完成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丝绸之路的开拓、独尊儒术的兴起、以及踏平匈奴的丰功伟绩,其根源都是在于文帝、景帝时期所打下的物质基础。当卫青、霍去病驰骋在草原上时,历史不会忘记,正是有着文景之治的大背景,才能有如此大的丰功伟绩。
而这一切,刘恒已经看不到了。他的临终诏书除了确定继承人外,就是对官员百姓的谆谆告诫,要百姓三日便终止服丧,恢复生产秩序;切勿强迫百姓到宫廷官府来哭灵;陵墓就按照山川形胜来修建,切莫浪费民力,等等。
几十年后,生活在武帝时代的一位史官,在《史记-孝文本纪》的最后如此赞曰:
孝文在代,兆遇大横。
宋昌建册,绛侯奉迎。
南面而让,天下归诚。
务农先籍,布德偃兵。
除帑削谤,政简刑清。
綈衣率俗,露台罢营。
法宽张武,狱恤缇萦。
霸陵如故,千年颂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吕乂在蜀汉的地位如何?一生有何功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详情
众所周知秦桧是奸臣,并且在赵构的包庇下权倾朝野,那么身为武将的韩世忠质问秦桧详情
在古代,御医是一个高危职业,他们为皇帝及其皇帝宫廷中的家眷治病,这些人中不管详情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相比,谁麾下的人才含量最高?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详情
曹参(?—公元前189年),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详情
对刘备遇见诸葛亮前,为什么昏招频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详情
诸葛亮借寿,魏延打翻七星灯到底是不是故意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详情
三国曹魏政权中,除了荀彧外谁会是第一功臣?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详情
对魏延的胆子有多大,他为何要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详情
项羽为何会被记载入帝王的“本纪”中?真相是什么?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详情
历史上魏延真的有反骨吗?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详情
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都有很多王朝,但是中国历史上却有一项非常特殊的情形,那就是详情
民间都说“脏唐乱宋”,大唐王朝到底有多脏,又脏在什么地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隋朝覆灭之后,杨广的后人去了哪里?都是什么下场?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详情
对人们常说“脏唐乱宋”,这个宋朝到底有多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情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接详情
历史中的庞统到底如何,是否对得起“凤雏”之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详情
牛仙客(675-742年),字仙客,泾州鹑觚人。唐朝时期宰相,泾州刺史牛意仁详情
项梁,生年不详,姬姓,项氏,名梁,秦末楚地反秦起义军首领,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详情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详情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详情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在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全球性足球体育赛事中,德国队长期作为实力强劲的队伍,被广大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郑国在繻葛和周室联军之间爆发了一次战争,以郑详情
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是许攸献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详情
元朝末期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黄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王昭君身为一个大美人,却在汉元帝的后宫当中默默无闻,多少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详情
历史上真有董白这个人吗?她跟董卓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详情
众所周知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详情
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崇祯十七年(164详情
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很多心腹大臣,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是谁?他的心腹大臣们并没有拥护详情
众所周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家是江宁织造署的管理者,雍正在登基5年后详情
历史上李世民与李元吉正妻杨氏之间有哪些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详情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中国古详情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详情
古代妃嫔被打入冷宫之后已经没有翻身可能,入了冷宫的她们都会被皇帝直接降级或者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华佗的五禽戏分别指的是哪五禽?有什么作用?其实华佗五禽戏的传详情
风水之说流传千年,那么老古话说的“屋角两不放,富走家财丧”是什么意思?首先老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详情
红楼梦中焦大醉骂时说的养小叔子指的时哪两个人?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兴唐传》小说又名《大隋唐》、《兴唐全传》,相关古典小说有清乾隆年间英雄传奇详情
红楼梦中贾雨村有过几个学生?分别是谁?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详情
红楼梦中王夫人的真实形象如何?为何说她佛口蛇心?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详情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什么病?这个病是如何影响她的?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详情
红楼梦一书中是如何描写过年这一场景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详情
红楼梦中媚人是什么人物?她最后的结局如何?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