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耆那教

"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耆那教

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

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

  耆那教(qí nà jiào),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i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耆那教(英语Jainism;汉语拼音qí nà jiào),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

  该教有独立的信仰和哲学。相传该教有24祖之说,其中多数无可考证,至第23祖白史婆时,耆那教开始初步形成教团,至第24祖筏驮摩那时(Vardhamana ,前599年—前527年),耆那教开始正式兴起,他早于佛教的始创人释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义主要由他建立。

  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原有24位祖师,最早的创始人名勒舍婆,但无可考证。目前有历史记载的是二十三祖巴湿伐那陀(又译白史婆)和二十四祖筏驮摩那。后者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家庭,属刹帝利种姓,是释迦牟尼同时代人,佛教称他为尼乾陀·若提子(意译离系亲子);耆那教徒称他为大雄(Vardhamana Mahavira。?-前475年)。

image.png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约公元前8世纪。耆那教的第24祖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耆那”(jaina)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战胜欲望的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实际上,正统耆那教只是把大雄当作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在耆那教的创立过程中,有23个已先于他。

  大雄于公元前599年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离(Vesali)45公里的贡得村,其父母属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

  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当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第一年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库马罗等地,公元前568年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在那烂陀他偶然遇见了蒙克利·高夏勒,两人结伴同行。在与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们曾多次被当作密探、盗贼而受到诬陷,后因两人意见分歧而分道扬镳,大雄独自来到了罗啥。他每年除四个月的雨季时需要居住在一个地方外,其余时间都是到各地漫游。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

  大雄成道后,先后组织教团,宣传教义,进行宗教改革活动,长达30多年,他于公元前527年死于巴瓦,终年72岁。他的主要活动地区是今天印度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东部和奥里萨邦等地区。

  耆那教最初的活动中心是恒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由于摩揭陀地区12年连续发生灾荒,于是耆那教开始由北南移,转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区。

image.png

  公元1世纪左右,它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后来两派又继续分裂。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允许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许男女结婚生育等。这一派主要活动区域是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院和庙宇,对白衣派的主张均持反对态度,要求僧侣基本上裸体,只有最伟大的圣人才能全裸。这一派主要活动在南印度的卡纳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从公元8~12世纪,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统治者的重视与支持而得到发展,如在卡纳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别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庙,使非暴力思想广泛传播。到12世纪后,随着当时阿富汗军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兰教的传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杀,不少寺庙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坏。13世纪时耆那教处于衰微状态,但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和卡纳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动。从15世纪中叶至18世纪,耆那教在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改革运动。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发动,其领导人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称郎迦派运动,此运动以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仪式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后来于1652年又出现了以罗瓦吉(lavaji)为领导的斯特纳格瓦西派运动(sthanakavasi),继续从事宗教改革。与此同时,耆那教的裸体派也出现了改革运动,如北印度的裸体派分支毗娑盘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筑富丽堂皇的寺庙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张。其主张遭到以特罗般提派(Terapanthi)的强烈反对,明确地反对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祀活动,对耆那教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诸如当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从事农业。在他们看来农夫犁地也会伤害虫类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的较多,由于他们讲究诚实和道德,他们成了印度优秀的商人或著名财团。著名的瓦尔昌德、达尔米亚和贾恩三个财团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image.png

  17世纪以后,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帜,出现了由多第毗阿领导的郎迦斯运动;18世纪又有维拉吉领导的斯特那迦瓦西派运动。他们主张用人道主义、博爱等观点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教义,并对后期奉大雄为偶像进行崇拜等现象进行了批判。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科学传入印度后,以耆因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们,企图用西方哲学和心理学来解释耆那教的古老概念。在印度约有教徒300万人;白衣派流行于古吉拉特地区,空衣派流行于米索尔地区。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厂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们建立了几十个组织,如耆那教友谊协会、耆那教青年大会、世界耆那教传教会等,并修建了很多庙宇、道院、文化研究机构和学校,出版宣传教义的书刊。在国外也有不少组织,如英国有耆那教兄弟会,联邦德国有传播耆那教教义的图书馆。过去,在中国天津也有耆那教的传道组织。印度耆那教组织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宗教会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耆那教的七谛说有着怎样的主张?他们的教义是什么

  耆那教提出七谛说,即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由灵魂(命)和非灵魂(非命)组成,灵魂包括能动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则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一个器官(皮)的,如植物;二个器官(皮、舌)的,如虫;三个器官(皮、舌、鼻)的,如蚁;四个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个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兽;六个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认为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伤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的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和非法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论学说的派别之一,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是无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复合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两个相结合到无限多个原子相结合,数量和次序都是无限的。原子复合体除具有触、味、香、色的属性外,还有其物理性质:声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状、可分性、不透明、辐射光和热等。认为人们的感觉所以不同,完全由于原子结合的形式不同。这些原子由于重量而运动,不同性质的原子相结合而产生不同的感觉。并且认为,原子的结合是对立的统一,其中一种是消极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种是积极或肯定的原子,结合物的性质完全随结合物双方原子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他们对不定形物质的解释是: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性、变化、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image.png

  耆那教在宗教伦理观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缚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其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是非生命体的物质却常常形成一种障碍,掩盖着灵魂原有的光辉,使灵魂受着束缚。这种障碍称为业。他们认为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这种物质流入灵魂并附着于灵魂即为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遮盖灵魂的智慧;见业遮盖正确的直觉;受业遮盖灵魂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遮盖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的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姓、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这八种业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们系缚在灵魂上,要想解脱就得制御。他们认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宝,实行苦行。五戒是不杀生、不欺狂、不偷盗、不奸淫、不蓄私财。三宝为正智(正确习解)、正信(正确信仰)、正行(正确实行)。耆那教徒还实行各种苦行,他们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脱离轮回之苦,获得解脱。

  在早期耆那教中,第23始祖白史婆最早提出耆那教的教义,即不敬神,反对种姓制度,人人均可得道,不歧视妇女等。

image.png

  在筏驮摩那(即大雄)在时,其进一步完善了耆那教的教义,耆那教认为:世界是永恒的,而非婆罗门教所说的神创论。世界同时在时空上也是无限的,且只有形式上的变化。一切物质都包含两种因子,即物质因子和精神因子。也就是说,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是随意的,无原因的,由自我决定的。善恶轮回,反对杀生献祭。

  此外,耆那教也有“三宝”,即正信、正知、正行,还有“五戒”,即不伤生、不诳语、不偷盗、不奸淫、不贪财。耆那教教徒主张苦修,通过苦修来达到精神上的永久解脱。

  由于耆那教反对婆罗门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杀生和反宿命论,因而得到了一些王公贵族和平民的支持,但是它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于耆那教徒不事农业和其他行业,因此商业成了耆那教徒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耆那教的创始人是谁?他有着怎样的遭遇和故事

  斯拉瓦纳贝拉戈拉,一个不起眼印度的南部小镇,但那里却是耆那教的圣地,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前往,那里有一座大约18米高的裸体石雕像,是为纪念耆那教创始人大雄筏陀摩那所建,建成于公元98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公元前600年前后,筏陀摩那(尊称“大雄”)在吠舍离城出生,比释迦牟尼早些年,属刹帝利种姓。大雄有个当君主的父亲,纯粹的富N代,家境富裕,生活奢华。和佛陀释迦牟尼有相似经历,大雄结婚生女后,似乎也是29岁时出家苦行,外出寻求解脱的道路。

image.png

  大雄苦行游历各地,途中艰难跋涉,到第二年时,身上衣物已破烂不堪,从此他不着衣物,赤裸着身体进行苦修。大雄确实比释迦牟尼更有毅力,坚持苦行修炼,长达12年之久,当大雄开始第13年的苦修时,他在吠耶婆达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据说,后来的释迦牟尼前7年的苦修就是仿效于他。

  大雄得道后,便着手创立耆那教,以“七句义”为基本教理,“命、非命、漏、缚、戒、灭、解脱”。同时他在恒河下游宣传教义,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宗教活动,最后他在比哈尔的白瓦离世,享年72岁。

image.png

  耆那教强烈否定当时婆罗门教的部分教义主张,针锋相对地提出吠陀并非真知,祭祀杀生,只会增加罪恶,婆罗门是不学无术的祭司。耆那教的宣传种姓平等,主张五戒、灵魂解脱等教义使得其吸收大量信徒,并迅速发展。

  耆那教是坚守苦修的宗教。耆那教认为,只有严格实行戒律,经过裸体苦行,才能清除旧业的束缚,达到“寂静”,灭绝情欲,获得“解脱”。哪怕时至今日,耆那教徒们仍有这一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耆那教与佛教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耆那教产生的时代是印度传统宗教中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但真正的奠基者24世祖师筏驮摩那(Vardhamana)与佛教创立者佛陀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耆那教在产生、发展和教义等方面与佛教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现通过耆那教与佛教的对比来研究耆那教的发展特点和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一、耆那教与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对比

  (一)耆那教的产生与发展

  耆那教最初由勒舍婆创立,到24世祖师筏驮摩那真正建立,最初流传于恒河中下游,由于宣扬种族平等,反对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想,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和支持。24世祖师筏驮摩成道后被称为“大雄”,就是“无所畏惧的大英雄”,在他的带领下耆那教发展相当快。等他去世后,耆那教又得到了孔雀王朝几位国王的支持而发展得相当迅速,传播到了印度的各个地方。

  由于内部分裂和伊斯兰教传入印度等原因,耆那教在13世纪时开始衰落。其内部分裂的主要教派有:

  1.白衣派,又称尸吠坦婆罗派。信徒着白袍,重视苦行,提倡男女平等,一切宗教活动只能在耆那教庙宇进行。着白袍已经违背了大雄裸体行乞的戒律,不再严格执行原有的戒律。后又分成三个小派别。

  2.空衣派,又称天衣派,或底甘婆罗派。严格遵守大雄裸体行乞的戒律,生活艰苦,一般生活在远离世俗的地方或寺庙,认为女人不能证得最高境界。

  (二)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是由乔达摩·悉达多于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创立的,他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由于他悟道成佛的经历所起的榜样作用,他的弟子组成的佛教僧团都遵从安贫、持戒、清净修身的誓约,以众生平等的思想招收弟子,有力地打击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后不断发展到海外,成为全球性宗教,但在印度本国却因伊斯兰教的传入和印度教的兴起而衰落。

  (三)耆那教与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对比

  通过对耆那教与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都反对吠陀的沙门思想,主张种族的平等。特别是吸收了大批下层人民,满足了他们通过修行来改变命运的愿望。这也是两个教派能够很快就在全印度风行的原因。

  2.都因为伊斯兰教的传入而开始衰落。两个教派在印度国内发展的同时也传播到周边国家,但13世纪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两个教派都受到打击,开始衰落。

  但是这两个教派在印度的衰落和在海外的传播,情况亦大不相同,那就是佛教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发展得很兴盛,而耆那教虽然在南亚次大陆广泛流传,但终没有像佛教那样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这可以说是它和佛教的最大不同。

  二、耆那教与佛教教义的对比

  (一)耆那教和佛教的经典

  白衣派和空衣派自从从耆那教中分出这宾,就尊奉不同的经典。白衣派尊奉《十二支》,空衣派则尊奉用梵文写成的《吠陀》,主要阐述关于历史、宇宙、哲学和生活规则等方面。两派也有共同尊奉的经典《真理证得经》。

  佛教在佛陀涅槃之后,经过弟子们的几次集结,把各种流传的佛陀的说教,及后人对教义的阐释分门别类按经、律、论总结起来,称为《大藏经》。现在流传最广的要数汉文、藏文、巴利文等语言的版本。

image.png

  (二)耆那教与佛教教义的对比

  耆那教和佛教的教义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经典中:

  1.耆那教的教义

  (1)七谛说

  耆那教的七谛说,包括: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命就是灵魂,又分为受物质束缚的人、动物、植物等动的命和受物质束缚的存在于地、水、风、火中的命,和不受物质束缚的永恒的命(这是耆那教修行的最高目标);非命就是非灵魂,分定形和不定形两种;漏入就是业对人在修行解脱中的干扰和障碍;系缚就是前世的业因对后世的报应;制御包括持三宝和五戒,是抑制情欲的一种;寂静就是清除前世的业(系缚),不造新业;解脱就是要成为不受物质束缚的永恒的命,成为觉者。

  (2)七支论法

  耆那教在反对婆罗门教的基础上提出“七支论法”,也就是认识论上的或然论,即对每一论断加一个可能的前提。

  (3)业报轮回

  耆那教认为有生命的都受到业报,会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和六道(地狱、饿鬼、畜生、战场、人、天)轮回,所以就要持三宝和五戒,求得灵魂的解脱。

  2.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教义融合了印度其他教的教义而不断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和理论化,佛教徒称其为佛法或法。

  (1)四圣谛

  谛就是佛陀教育人们的根本道理,也就是真理。包括:苦、集、灭、道。苦谛认为世界本性中充满着“苦”,具体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八种。集谛指一切造成人痛苦的原因,其中业是导致痛苦的正因,而业又是人平时的行为造成的,也就是人的欲望导致的。欲望又有五种:色、声、香、味、触;烦恼是导致痛苦的助因。灭谛指消灭痛苦,求得解脱,也就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集谛指达到灭谛的途径,也就是修成涅槃境界的方法,有八种,即八正道。

image.png

  (2)八正道

  佛教的这八种方法也被概括为:戒、定、慧。戒包括:正语,就是平时说话要严格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做;正业,就是行为也要按佛陀的教导去做;正命,生活中要符合佛教的戒律。定包括:正定,就是修行佛教的禅定;正念,就是树立正确的佛教四圣谛的观念。慧包括:正见,就是对佛教四圣谛有正确的认识;正思维,就是对佛教四圣谛有正确的思考;正精进,就是在修行时努力,还要注意正确的方法。

  (3)十二因缘

  佛教人生都是由“三世二重因果”构成,这与十二因缘有很大的关系。三世二重因果包括: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四者分别包括了十二因缘的一部分,过去因包括:无明、行;现在果包括: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因包括:爱、取、有;未来果包括:生、老死。十二因缘依次因果关系,在佛教教义中形成了三世流转、六道轮回

  (4)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印证是否真正的佛教义理的三则标准,具体指:诸行无常,世界万有皆变化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皆为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涅槃寂静,信徒要断尽烦恼,即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三法印概括了早期佛教的教义,以后加上“一切诸行苦”,就为“四法印”,再加上“一切法空”(一切现象虚幻不实),就成为“五法印”。

  3.耆那教与佛教的教义对比

  (1)轮回说

  耆那教认为有生命的都受到业报,会在三界和六道轮回;佛教也讲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会让人落入轮回。轮回观念形成于古印度早期宗教信仰,在两教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被吸收进来,逐渐成为各自主要的教义思想。耆那教的主要修行方法就是持三宝和五戒,求得灵魂的解脱。佛教则更注重遵守佛陀的教化,严格遵循出家的规则,制定了戒律更为严格的八正道等,静心修炼以求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超脱生死轮回。有的人习惯于将轮回看作是一种“迷信”而完全否认其思想价值,其实轮回是佛教思想,包括佛教伦理思想不可分割的基础理论,要理解佛教伦理的内在逻辑,就不能回避对轮回的探讨。我国有学者认为轮回表示了人生的不完善状态,被视为苦的表现,超越轮回而解脱成佛则是佛教伦理追求的目标。在佛教伦理的体系中,轮回具有警世和希望的意义,佛教基于人们欣上厌下的心理,以三恶道之苦警示人们如何避免落入其中,以三善道告诉人们趋向善的方法,以超越六道的四圣道向人们提供更高的追求目标。基于轮回的佛教伦理学,既是现世的伦理学,也是希望的伦理学。

image.png

  (2)不杀生

  耆那教认为万物(包括植物、动物和无生物)都有灵魂,所以禁止伤害一切生灵,为避免意外造成生灵的伤害,耆那教信徒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很小心:信徒要面戴薄纱,以免蚊虫飞入口中致死。行路要手执掸子或扫帚,边走边扫路面,口唱“去去去”,以免误踏虫蚁。认为耕稼必伤虫蚁,故教徒不以农业为业;而经商不伤生命,故以商贾为生计者甚众。

  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受到保护,佛教就此提出慈悲为怀,善待一切生命的观念。并以此作为伦理道德的善恶标准,评判和制定众生在来世轮回果报的标准:第一善业就是不杀生,凡行善积德者上天堂,入善道;杀生则是十恶不赦的第一条,凡行恶作孽者下地狱成饿鬼。《华严经》有云: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总之,不杀生是佛教全部戒条的首戒。佛教是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去护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即一切众生,这使得佛教没有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其他生命物种时的傲慢与偏见。

  三、耆那教与佛教的现状的对比

  耆那教与佛教在印度已经形成了千年,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通过对二者现状的对比,来认识其发展的特点。

  (一)耆那教的现状

  耆那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十余个国家,以亚洲信徒最多,又多分布于印度。在印度由一些财团支持,耆那教成立了“耆那教传播会”等,成为印度社会中有重要影响的宗教。到19世纪,耆那教开始传播到其他亚非国家,20世纪开始传播到欧美国家,并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宗教会议和学术讨论,使全世界重新认识这一古老的宗教。

  (二)佛教的现状

  中世纪后,佛教在印度衰落,近代以来有所复兴,但仍没有达到像在其他国家那样的地位。佛教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被尊为国教。在全球来看,佛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信众人数达三亿多,并在对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喇嘛密宗佛教等,对现在世界宗教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耆那教与佛教的对比,区别了两教在产生、发展和教义等方面的不同,也揭示了两教的相似之处。可见二教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印度古代宗教和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二教在教义、教理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因为二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广泛吸引民众的加入和信赖,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修持方法,从而导致他们在印度受到迫害流亡国外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总之,一个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耆那教与佛教的对比,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宗教学者来说,今后对宗教的历史、理论的认识和研究要更加深入和理性;对佛教徒来说,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佛教的历史发展,才能不断从信仰的层面对现世佛教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相关新闻阅读